天天看點

如果諸葛亮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三國會怎樣

蜀漢自從關羽失荊州已經決定了結局,蜀漢的政事口号就是漢室中興,偏安一隅如何中興?在當時隻有克服中原,才叫複興漢室!如果諸葛亮在時不能完成這個政事任務,基本上這個任務就不會再實作了。

原因也很簡單,諸葛亮已經是先主創業時期最年輕的股肱之臣,留着這麼大的任務給繼任者,而且這個繼任者還不是創業嫡系,有多少繼任者會堅定不移的執行?諸葛亮心裡很明白,必須在他有生之年北伐中原,即使機會很渺茫也必須試一試,不然怎麼面對先主?

蔣琬費祎還算在執行蜀漢的政事口号,但實際看已經是凝聚民心的手段,小股部隊騷擾,緩和蜀漢内部沖突。

如果諸葛亮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三國會怎樣

姜維大舉北伐的結果就是内部沖突尖銳,蜀漢被魏國小股部隊偷襲後直接投降。曹魏屬于最早崛起,三分天下有其二,隻要拿着大屁股坐,統一隻是時間問題,各方面超出另外兩家太多了。其次,在古代,想出人頭地特别難,那時候又沒有科舉,登上曆史舞台要麼靠世襲,要麼靠兵變。

沒有家資背景人脈,卻能夠在短短幾十年時間登上曆史舞台,靠得是真正的個人實力,不是僅靠什麼仁義道德。再說蜀漢根據地生産力沒有北方強,但是打仗對外發動10年戰争,是要消耗人力物力的,這些東西都從哪裡來?

劉備集團隻能對蜀漢百姓嚴重壓榨,才有對外擴充的能力,後期後力不足,不僅僅是人才戰略的原因,後勤補給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而劉備、諸葛亮的仁義道德,恰恰掩蓋對百姓的殘酷壓榨這個事實。

如果諸葛亮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三國會怎樣

劉備、曹操、司馬懿董卓,其實都是一路人而已,沒有好壞善惡,有的隻是有的人在這方面做成了自己的事業,有的人在那方面做成了自己的事業。再者,曹操、劉備、孫權。三個君主中,劉備打着皇叔安天下的名義,一心實作自己的皇帝夢。孫權對皇帝那名号并不重視,他不管天下如何,隻要孫氏一族能在江東享福就行。

隻有曹操頂着竊漢之賊的名義,心系蒼生,是以最後魏一統江山。但曹操私心過重太多疑,從開始與陳宮逃亡殺同鄉,到強奸降将的嫂子,到夢中殺近侍,再到楊修之死,為一己之私疑造諸多殺孽,天理不容。是以大魏隻享幾十年國運,後被更荒淫多疑的司馬家族篡奪。

如果諸葛亮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三國會怎樣

值得玩味的是,當年司馬懿是曹操親點的,不知道是不是因果。劉備死後,曹魏的勸降信,都是直接寫給諸葛亮的,表面連敵國都認為諸葛亮才是蜀漢實際統治者,要篡位就一句話的事,而且篡位,不會讓自己常年遠離政事中心。

還有李嚴純粹是法正黃權的替代品,真要有實權,就不會被劉備扔在永安遠離成都了。蜀國不是獨立存在沒有外界影響的國家,篡位會引起内部動蕩,單純的内部動蕩還有把握可以壓制,但作為最弱的國家内部一旦發生動蕩,外敵必然動手,内外憂困,死路一條。

如果諸葛亮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三國會怎樣

另外人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大權在握,前提是作為臣子,民心沒有大的問題,一旦篡位,民心所向就不一樣了。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那個年代尤其重要,比諸葛亮更龔斷的權臣如曹操司馬昭,都沒敢在生前篡位。

諸葛亮其實生不逢時,若一心為公安定黎民,則當投曹操,若一心為私則當投孫權如諸葛瑾,若心無挂礙,則隐居山中,遊樂在山水間。可諸葛亮偏偏在隆中被劉備一番表面仁言慈語打動了,想憑一己之力為破落腐朽的漢朝續命,不得不說,是諸葛亮一廂情願的書生意氣,可惜諸葛亮看得見東風,卻看不見天意。

如果諸葛亮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三國會怎樣

七星燈滅,和火攻司馬懿時天降大雨,都是天命所歸。當然作為人類個體而言,無論是能力才學人品,諸葛亮都是無可挑剔的,隻是當一切事過境遷,諸葛亮蓦然發現,自己的一腔熱忱和願景在劉備的仁義和天命面前不過是個玩笑的時候,是否也應如周瑜一般仰天長歎曰:既生備,何生亮呢?是以,哀莫大過于心死,諸葛亮的十字軍北伐成了一種必然,因為對諸葛亮來講,北伐是他還活着的唯一證明。

如果諸葛亮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三國會怎樣

最後,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如果諸葛亮沒有六出祁山,在蜀國一心一意謀發展,魏國邊境無戰事,魏國經濟也會迅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東吳也會選擇與蜀國結成聯盟,東吳經濟也會得到較大的提升。這種情況下,三國依然會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結果是三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