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命禁區的探索者勇解"頭"等難題 看這支老牌團隊如何實作新跨越

作者:廖昊
生命禁區的探索者勇解"頭"等難題 看這支老牌團隊如何實作新跨越

甯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合影。通訊員供圖

大腦——人體最精密的“儀器”,擁有140多億個細胞,結構複雜、分區精細,稍有損傷,輕則功能缺失,重則危及生命。神經外科也是以成為最具挑戰、最高難度的醫學領域之一,一台神經外科手術往往持續好幾個小時,而手術刀下的戰場隻在毫厘之間……

甯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在全市較早開展神經醫學,其神經外科團隊駕馭着醫學領域中最高、精、尖的一門學科,精通外科和微創介入技術,就像穿越生命禁區的一把“尖刀”,為患者打開生命的通道。

如今,該團隊在專科化引領下,顱底惡性良性腫瘤的内鏡治療、腦血管病的外科治療及神經重症患者的精準化治療三個方面取得較大進步。是以,甯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神經外科也成為全市規模最大、亞專科設定最齊全的神經外科之一,綜合診療水準位列全市乃至全省先列。

“高精尖”專業團隊對抗顱内“不定時炸彈”

顱内動脈瘤就像埋藏在人腦中的一顆“不定時”炸彈,這顆血管瘤随時都有爆炸的危險。甯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神經外科主任陳茂送和團隊不僅要迅速準确找到緻病原因,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個性化治療也十分關鍵。

12歲的小軍因身體不适送醫後,被查出患有基底動脈瘤,已經有出血迹象,當地醫院束手無策。在親友的介紹下,小軍被父母帶到李惠利醫院神經外科,接診的就是陳茂送。

影像結果提示:這個動脈瘤位置深,位于腦幹正中,大小達到4.5mm。由于小軍之前腦部受過傷,受損的血管逐漸形成了這個動脈瘤。

“厘清蛛網膜下腔出血和動脈瘤破裂的關系是基礎。”陳茂送告訴記者,盡快止血才是當務之急。他帶領腦血管疾病亞專科團隊采用神經内鏡技術,不僅對患者瘤體周邊的血管神經損傷少,也縮小了傷口,減少并發症。

術後沒多久,小軍各方面恢複良好,康複出院,回到校園。也就是說,這次“意外”對小軍未來的人生旅途幾乎沒有影響。

小軍康複的背後,依托的則是甯波地區這支“高精尖”的腦血管病專業治療團隊。除顱内動脈瘤、顱内外血管狹窄、腦動靜脈畸形、硬腦膜動靜脈瘘、海綿狀血管瘤、高血壓腦出血、煙霧病、血管慢性閉塞開通等疾病的手術與介入治療外,該團隊還正常開展頸内動脈狹窄的内膜切除術、顱内血管搭橋手術、後循環動脈瘤夾閉術等高難度手術,避免了患者外地求醫之苦。

目前,該院兩大院區均設有進階卒中中心。此外,該團隊深耕腦出血微創治療領域,獨立開展立體定向顱内血腫清除術和神經内鏡顱内血腫清除術,大幅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患者後遺症明顯減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團隊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于影像組學的腦出血微創治療規範化體系建立及應用評價”中,入組病例數僅次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生命禁區的探索者勇解"頭"等難題 看這支老牌團隊如何實作新跨越

該科孫成豐主任帶隊在查房。通訊員供圖

筚路藍縷數十載開創“神外”新時代

1993年,全市首個神經外科團隊整體搬遷至甯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在周宏泉、張三希、謝光天等一衆前輩的努力下,這支團隊的發展邁上了新台階。不僅許多危急的腦外傷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還率先在甯波開展了許多高難度的顱底惡性良性腫瘤手術和腦動脈瘤手術,把患者留在甯波。

進入新世紀以來,站在前輩的肩上,這支團隊進一步發展壯大。在新一代學科帶頭人丁方主任和陳海主任的帶領下,神經外科病房由一個病區擴充為兩個病區,數名醫生已精通顯微神經外科技術,能廣泛開展各類神經外科手術。

如今,科主任陳茂送和兩位病區主任孫成豐、朱光耀帶領團隊日益精進,發展突飛猛進:一方面,神經介入、神經内鏡、神經調控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讓神經外科的疾病譜逐漸擴大,手術的創傷也越來越小;另一方面,神經内科、神經重症、神經影像等相關學科的進步,也為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帶來更大發展。

2016年,金女士因增大的惡性良性腫瘤壓迫三叉神經,在當地進行顱腦手術。但因惡性良性腫瘤位置較深,僅切除部分瘤體,雖然面部疼痛有所緩解,卻也造成了左側面癱。

聽神經瘤是一種生長在聽神經上的腦組織良性惡性良性腫瘤,若不清除幹淨,殘餘組織繼而壓迫周圍腦組織和神經,影響相應功能。絕望的金女士找到陳茂送。

雖然這項治療挑戰重重,但陳茂送并沒有放棄患者。經過多學科協作,陳茂送和團隊通過内鏡下經乙狀窦後入路手術,不僅完整清除了金女士的聽神經瘤,而且将斷掉的面神經精細吻合。這樣一來,金女士終于能閉眼了,也不再頭暈、惡心嘔吐。折磨10年的頑疾被治愈,金女士和家人都十分激動。

據神經外科副主任王洪财介紹,該團隊神經内鏡技術緊跟國内外發展步伐,近年來持續引進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使得神經内鏡技術不僅成為垂體腺瘤、顱咽管瘤等疾病的首選治療手段,更已開始逐漸覆寫神經外科手術的其他領域。

目前,該科已經正常開展神經内鏡下的經鼻顱底惡性良性腫瘤切除術、經鼻篩蝶視神經管減壓術、經鼻篩眶上裂減壓術、經顱深部惡性良性腫瘤切除術、經顱微血管減壓術及顱内動脈瘤夾閉術等手術。由于手術複雜程度高,該科是全市為數不多能夠開展這些先進術式的醫院之一。

完善亞專科老牌強科發起新“沖鋒”

神經外科彙集了最多急危重、疑難雜症病人,每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如同消防員一般,幾乎沒有雙休日和節假日。

目前,李惠利醫院神經外科共三個病區有34名醫生,其中主任醫師9名、副主任醫師7名;包括博士3人、博士在讀3人,碩士22人,其中1名青年醫師入選第一期甯波市衛生健康青年技術骨幹人才。

近三年,該團隊已經在脊髓脊柱、創傷性腦損傷、腦卒中及腦膠質瘤等領域開展相關研究。立項及結題市廳級課題5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0篇及中華系列雜志論文3篇。

作為我市老牌神經外科強科,該科在甯波全市範圍及周邊縣市具有較強區域影響力,并已輻射周邊省份。每年接收區域内上轉疑難重症患者百餘人次,科室專家前往各級醫院會診150餘人次。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科建設,提高神經危重病人救治能力,去年10月,該院神經重症醫學科(NICU)正式啟用并投入運作。陳茂送表示,對于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專科實力的展現,也是醫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必須承擔的責任。

未來,該團隊将完善六個亞專業組:顱底外科和顱腦惡性良性腫瘤、腦血管疾病、神經功能性疾病、顱腦創傷、脊髓脊柱和神經重症監護(獨立NICU)。進一步建設腦血管疾病和顱腦創傷診治兩大區域診療中心,和顱底疾病、垂體腺瘤和膠質瘤三個專病中心,向醫學高點發起又一輪“沖鋒”,實作新跨越。

甯波晚報記者 陸麒雯 通訊員 張林霞

【來源:甯波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