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賣閑置醫保卡,買藥倒賣賺差價?套現“一條龍”均構成盜竊

作者:光明網

買賣閑置醫保卡,刷卡買藥後倒賣賺差價

套現“一條龍”=盜竊“一條龍”

醫療保險是一項減輕居民醫療負擔的社會福利政策,關系到廣大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卻盯上了企業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後閑置積壓的醫保卡,把老百姓的“保命錢”“救命錢”當作生财之道。短短半年内,李某等7人合謀盜刷1200餘張閑置醫保卡,倒賣大量藥物賺取差價,涉及醫保結算資金17.7萬餘元。近日,經上海市楊浦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李某等7人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各并處罰金6000元至2000元不等。

社保卡在身邊卻收到了刷卡買藥記錄

上海市的新版社保卡具備醫保卡功能。2020年9月底,上海市警察局楊浦分局連續接到幾起報案稱,新辦的社保卡明明一直在身邊,還沒開通就頻繁收到刷卡買藥記錄。

這些報案線索立即引起公安機關的重視。通過大資料偵查分析,辦案人員發現幾名報案人的醫保賬戶均在市區某大藥房有過數次刷卡記錄,而且每次都是同一夥人作案,初步懷疑是盜刷套現醫保卡類犯罪。随後,辦案人員循線追查,一個“收卡-買藥-賣藥”的醫保套現幫派逐漸浮出水面。

勞務公司的閑置醫保卡被盯上了

2020年6月,劉某在和老鄉王某聚餐時,聽聞有人專門收購閑置的醫保卡。如果裡面有餘額,就可以用來購買藥品,再倒賣出去,賺取差價。

劉某立刻想到,自己公司财務任某手裡有大量閑置的醫保卡。同鄉王某得知後,當即表示自己認識專門收醫保卡的“卡頭”,讓劉某趕緊把這些卡弄到手,兩人有錢一起賺。

當晚,劉某就給任某打了電話,得知意圖後,任某爽快答應。當月底,任某就将700餘張無人認領的醫保卡交給劉某,再通過王某交到“卡頭”手裡。

不久,“卡頭”回報,其中三分之一的卡已失效,剩下三分之二的卡裡合計有數萬元餘額。大約一周後,王某告訴劉某可用的卡都銷售出去了,并通過微信轉給他6000元錢。随即,劉某又轉了4000元錢給任某。賺到“第一桶金”後,任某又通過自己的“路子”給劉某拿來了另外兩家公司的幾百張閑置醫保卡。

據悉,上述三家公司均為勞務中介公司,定期為用工企業招募勞務工,并統籌辦理包括社會保障卡“醫療保險專用”(即醫保卡)在内的社會保險事項。醫保卡辦下來後,公司會通過微信公衆号通知大家取卡。然而,很多員工疏于關注相關資訊,且此類公司人員流動性大,很多員工離職後,便把辦過醫保卡的事情忘記了。是以,大量無人認領的醫保卡閑置積壓在了公司财務處。

按照現行規定,上海已将醫保卡和社保卡兩卡并軌,兩者就醫功能相同,也就是說現在辦理的社保卡自帶醫保卡功能,使用社保卡就醫後,原先的醫保卡才會自動停用。然而,也有不少人和幾名報案人情況相似,離職後,雖然新的社保卡下來了,但一直未開通,導緻原來的醫保卡還可以使用,餘額還能刷卡買藥。

套現“一條龍”均構成盜竊

從劉某處拿到醫保卡後,王某直接聯系了“卡頭”李某。當天,李某帶他來到了一個大藥房,逐張查詢卡内餘額,之後便以三成的價格買走了這些醫保卡。除去給劉某的分成,王某也從中賺了1萬餘元。

随後,“卡頭”李某便雇用了梁某、周某等人到市區内的五六家藥店刷卡買藥,之後又聯系了熟識的藥販子(另案處理)分批次低價賣出。

正常情況下,醫保卡隻能由本人在定點醫院看病或在定點藥店買藥時才能使用,然而考慮到行動不便的老人需要子女幫忙買藥等特殊情況,根據相關規定:實名登記的個人每人每天可刷2張醫保卡買藥。為此,李某事先打點好幾家藥房的關系,雇人到定點藥房刷卡買藥。

每次買藥時,梁某、周某隻要象征性地出示證件,藥劑師就按照他們事先列好的藥單把藥配齊。而他們光顧較多的正是警方最初追蹤到的那家大藥房。為了籠絡該藥房的藥劑師于某,已婚的李某還跟對方“談起了戀愛”。疏通了這層關系,李某的醫保卡盜刷套現業務也進展得越來越順利。就在此時,偵查已久的警方找上門來。

2020年底至2021年3月,警方陸續抓獲上述犯罪嫌疑人,并查獲涉案醫保卡1200餘張以及價值2萬元尚未倒賣的藥品。

楊浦區檢察院審查認為,該案被盜刷的資金均為被害人醫保個人賬戶資金,應認定為持卡人的個人财産。劉某、王某利用企業招工管理上的漏洞以及任某的工作便利,将醫保卡低價賣給李某。李某雇用梁某、周某等人冒充持卡人,利用藥店人員疏于職守的漏洞盜刷醫保卡上的資金。而明知李某非法收購來路不正的他人醫保卡盜刷購藥,于某仍為其查詢餘額、刷卡配藥。故上述犯罪嫌疑人的行為系共同犯罪,均構成盜竊罪,且數額巨大。

2021年5月,楊浦區檢察院以涉嫌盜竊罪對劉某、王某、李某等7人提起公訴。近日,法院對7名被告人作出如上判決。

來源: 正義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