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尊友:“物傳人”要造成感染,需滿足這三個條件

作者:京報網

根據國家衛健委通報,1月18日0時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确診病例87例,其中本土病例55例(河南33例,其中安陽市29例、許昌市3例、鄭州市1例;天津14例,其中津南區13例、西青區1例;廣東7例,其中珠海市6例、深圳市1例;北京1例,在海澱區),含2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确診病例(均在天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7例,其中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例(北京1例,在朝陽區;廣東1例,在廣州市)。18日全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63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566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例。

吳尊友:“物傳人”要造成感染,需滿足這三個條件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天津 累計報告本土病例326例

1月8日至1月18日,天津市累計報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診病例326例,在院326例;累計報告無症狀感染者22例,其中尚在醫學觀察12例,轉為确診病例10例。

綜合感染者居住地和活動軌迹分析,本次疫情在津南區辛莊鎮和鹹水沽鎮形成較為集中的社群傳播。累計發現69起家庭聚集疫情,其中出現3起以上家庭聚集疫情的小區涉及津南區辛莊鎮、鹹水沽鎮、雙港鎮。本次疫情處置采取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封(管)控區居家管理、人員流動限制、聚集性活動暫停等措施後,發病人數明顯下降。目前疫情總體可控,但形勢仍嚴峻複雜。

自2022年1月17日16時起,天津市有關區域中高風險地區等級進行調整。調整後的高風險地區為:天津市津南區辛莊鎮林錦花園、林繡花園、鑫昱花園、上悅花園、首創星景苑、鑫旺裡、義佳花園,鹹水沽鎮豐達園、龍湖紫宸、同澤園,雙港鎮欣桃園,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宇泰家園C區。

調整後的中風險地區為:天津市津南區辛莊鎮碧水世紀園、上東苑、汀芳花園、汀蘭花園、昕盛裡、鑫庭花園,鹹水沽鎮春福裡(津九軒小區)、東旺家園、鑫洋園、衆惠裡、寶業馨苑、博雅花園、合力園、金才園、金芳園、水岸華庭,八裡台鎮尚湖苑、麗湖苑,北閘口鎮尚禮園,雙港鎮李桃園、柳景家園、仁和園、仁永名居、善和園,天津市西青區大寺鎮宇泰家園(不含C區),王穩莊鎮盛泰園。

深圳 新增病例為閉環管理人員

18日,深圳市在國際機組人員入駐酒店閉環管理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例行檢測中,發現1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深圳累計報告18例病例,均在院治療,情況穩定。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林漢城介紹,病例18為32歲女性,是國際機組人員入駐酒店的保潔人員。近14天處于閉環管理狀态,1月1日至14日核酸檢測“每天一檢”,結果均為陰性;1月14日換班至隔離酒店集中醫學觀察,核酸檢測“兩天一檢”,1月15日例行核酸檢測為陰性,1月17日初篩呈陽性,1月18日淩晨經市疾控中心複核亦為陽性,已轉送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隔離治療,診斷為新冠肺炎确診病例(普通型)。

該病例工作期間處于閉環管理狀态,密接人員為其閉環管理的同僚,其流調溯源、基因測序工作正在進行中,相關場所已實施管控并完成終末消毒。

記者從深圳疫情防控新聞釋出會上獲悉,門診患者入院就診需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呼吸科、口腔科等門診以及急診患者要同步測一次核酸,無需等待核酸檢測結果。

陝西 無新增新冠肺炎确診病例

1月18日0時至24時,陝西無新增報告本土确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自2021年12月9日以來,全省累計報告本土确診病例2077例(西安市2050例、鹹陽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其中出院1339例、在院738例。

河南安陽市新增本土确診病例29例,全部為湯陰縣病例,20例為集中隔離篩查發現,9例為居家隔離發現。19日安陽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釋出會稱,鑒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特征,為阻斷病毒隐匿傳播途徑,該市将提高隔離、轉運患者能力與效率,社群出現新增确診病例,2小時内轉運定點醫院,确診病例家人、四鄰人員及涉樓棟整單元3小時内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溯源流調發現的其他密接、次密接人員12小時内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本報記者 孫樂琪

新冠病毒“物傳人”風險多大?如何防範?

●北京此前發現的1例本土确診病例,發病前14天内無外省市旅居史,病例自述近期曾收發過國際郵件。經采樣和核酸檢測,疾控人員發現郵件的部分包裝外表面、内表面及檔案内紙張标本顯示陽性。病毒與2021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離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較高。

●深圳當地一起本土病例的病毒基因組與以往境外輸入病例也不同源,與全球資料庫中北美地區上傳較多序列的基因組100%同源。該病例從事境外冷凍試劑收發貨工作,曾接觸和分拆了來自北美的快遞,未做個人防護,不排除由境外輸入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的可能性。

北京市和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在1月17日分别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釋出會上,各自通報了當地本土确診病例的情況,均研判不排除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1月16日,國家郵政局安全監督管理司發出通知,要求各企業要切實做好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消毒、通風等工作,對進口國際郵件快件,要在進入生産處理環節之後,第一時間逐件進行外包裝各面全覆寫消毒,并制定疫情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進口郵件快件疫情防控處置方案。

新冠病毒在低溫下長時間存活并經冷鍊傳播的案例,過去一年多來在大陸部分地區曾先後報道。大陸疫情防控一直堅持人、物、環境同防。

不過,梳理公開報道中的“物傳人”情況,可以發現基本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物傳人”的限定條件較多,并非新冠病毒主要傳播方式。

在此前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物傳人”要造成感染,需滿足三個條件:一是物品污染較重;二是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三是接觸污染物品時未采取适當防護措施。

吳尊友認為,相比受到人感染,受到物感染的病毒量不同,病例容易出現無症狀感染或輕症感染,往往發現不夠及時,可能引發新的疫情。

既往案例中,一度有過部分食品表面檢測出核酸陽性,曾引發“物傳人”擔憂。為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負責人專門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來都可能是核酸陽性。光是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具有傳染性,隻能說明曾被新冠病毒污染過。

疾控專家提示,收取快遞尤其是境外快遞時,做好戴口罩、妥善處置外包裝、對内件做消毒處理後進行使用等防護措施,可有效減小被新冠病毒傳染的潛在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張流波表示,收取快遞最好選擇無接觸方式,或盡量佩戴好口罩和手套。拆除外包裝後,及時摘下手套并清潔雙手,做好手衛生。

龐星火建議,收到境外郵件或物品時,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減少直接接觸和交流。盡可能在固定地點取件,實作無接觸交接。

此外,拆件時盡量在戶外進行,外包裝不必拿回家中,可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劑或75%酒精對内外包裝進行全面消毒。處理完郵件後及時摘下手套,更換口罩,認真進行手消毒或清洗雙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眼、鼻。據新華社

(原标題:天津已發現69起家庭聚集疫情)

來源:北京晚報據新華社

流程編輯:U02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