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作者:阿麗說故事

漁家女海萍,明朝嘉靖年間人氏,生長于沿海的小漁村,她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過着清苦的生活。

海萍十五歲時,雖然穿的是粗布麻衣,不施粉黛,但她清麗脫俗,出落的亭亭玉立,她雖然不會捕魚,但是她心靈手巧,擅于刺繡,貼補家用。

她和同村的後生明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投意合,明祥的父母早就視海萍為自己的兒媳,準備等海萍年滿十六歲就二人結婚。

然而村裡發生了一件事情,厄運接踵而至,完全改變了她命運的軌迹。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那日晚,村裡的狗狂吠,村民們從夢中驚醒,海萍是個女孩子,是以并未出門打聽情況,爺爺說:“哎,這孩子,年紀輕輕的不學好,竟然來偷魚,被抓了。”

小漁村每家每戶都靠捕魚為生,民風淳樸,可以說是夜不閉戶,但村民們疾惡如仇,一個大概十歲的小男孩,衣衫褴褛,偷魚被抓現行。

憤怒的村民把他痛打一頓,綁在村裡曬魚場旁破屋裡,村民們一來是痛恨竊賊,二來是擔心小男孩是倭寇派來踩點的,準備第二吃過早飯,扔進海裡祭奠海神。

海萍的父母就是被倭寇所殺,她痛恨倭寇,但想着自己也是在十歲左右,父母離世,雖然有爺爺奶奶的疼愛,但沒了父愛和母愛,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海萍的恻隐之心戰勝了對倭寇的痛恨,再說誰也不能肯定小男孩就是倭寇派來踩點的,如果不是踩點的倭寇,偷了魚罪不至死,那可是一個小生命。

于是海萍天剛亮就起床,跑去找明祥去看看那個小男孩,明祥喜歡海萍,對她的要求向來是百依百順,去過之後,渾身是傷的小男孩是苦苦哀求。

小男孩說:“哥哥,姐姐,我是從外地逃難來的,在山上一個破屋居住,家裡還有爺爺奶奶,爹娘,兄弟姐妹,他們都餓得不行,我才來偷點魚給他們吃,求你們放過我。”

明祥說:“即使如此,也不能偷東西,哪怕你們來我們村找我們要東西吃,我們也不會不給。”

小男孩又哀求道:“是我的不對,可是我爹娘遇到歹人,我的哥哥姐姐拼命保護,也受了傷,家裡隻有我沒有受傷,他們需要我的照顧,嗚嗚嗚。”

海萍聽到這裡,忍不住流淚,她想,如果爹娘當時遇害,自己在身邊,也會拼命保護自己,她說:“明祥,我們把他放了吧,他太可憐了,扔進海裡就沒命了。”

明祥說:“不行,大人知道了,會怪我們的,如果他是倭寇派來的,到時候我們村就要出大事。”海萍說:“如果他是倭寇派來的,就更不能扔海裡了,倭寇會報複得更殘忍。”

明祥覺得海萍說得有道理,就背着小男孩到後山坡給放了,小男孩感恩戴德的磕頭謝恩,可是一眨眼消失得無影無蹤,二人雖然好奇,但是可能覺得男孩怕他們反悔,才跑的那麼快。

村民們見小男孩跑了,吓得趕緊跑到山上躲避幾日,怕倭寇前來搶劫,可是連續幾日,并沒有見倭寇的蹤影,漸漸地把這件事情抛在腦後,恢複正常的生活秩序。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可是,突然有天晚上 ,倭寇闖進了村莊,将村民家中的老人小孩集中在一起,挨家挨戶拿錢,拿糧食來贖人,否則刀下無情,村民無奈,隻好照辦。

領頭的人,見錢财到手,示意将村民全部就地解決,隻聽得哭聲一片,忽然有個黃衣老者說:“老大,還是不要殺人的好,一來事情鬧大了,官府不會會四處追殺咱們,二來人沒了,以後我們搶誰去?”

領頭的人聽了覺得似乎有道理,準備走的時候,突然一個倭寇說:“老大,老大,這個小姑娘長得挺俊,别看她臉上塗了鍋底灰,但是一言就能看得出來是個美人坯子。”

領頭的人,讓人把海萍拉了出來,讓人用毛巾擦幹一看,果然如此,冷笑道:“你小子有眼光啊,賞,趕緊綁回去,做我壓寨夫人。”

明祥見海萍被抓住,雖然被他的父母死死的摁住,他還是奮不顧身的沖了出來,要和倭寇拼命,可是剛走幾步,就被倭寇用刀夾住脖子。

領頭的人說:“這小子,還挺有血性的,我剛才決定不殺人的,可你送上門,那我就成全你,來人,給我砍咯。”

海萍苦苦哀求,說隻要放過明祥,她願意什麼都聽倭寇的,領頭的人說,那也不行,黃衣老者再次說道:“老大,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這樣不吉利吧?我看這小子長得挺結實的,帶回去幹點粗活豈不是挺好的?”

領頭的人點頭同意,村民們哭着喊着,求倭寇放了兩個人,可是他們哪裡理會這些?押着兩個人揚長而去,村長去報官,官差說:“你們隻損失了點錢和兩個人,已經萬福了,你們隔壁村,哎,我會禀告縣太爺的。”

海萍和明祥被抓走後,海萍的爺爺奶奶和明祥的父母哭天喊地,一起商量怎麼救他們兩個人,可是平民百姓如何去救啊?況且那些倭寇來無影去無蹤。

大約午飯時分,兩家人在一起,也沒心思吃飯,正在屋裡唉聲歎氣,隻見海萍和明祥跑了回來,大家喜極而泣,海萍爺爺問他們是怎麼跑回來的?倭寇追來了沒有 ,要不要趕緊躲起來?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海萍說:“爺爺,奶奶,沒事了,我們被抓走之後,蒙上了臉,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被關在一個屋裡,忽然間,外面喊殺震天,鬼哭狼嚎的,那個黃衣老者來把我們放了。”

海萍爺爺忙說:“就是那個讓倭寇不要殺我們,也不讓他們殺明祥的那個老人家?那黃衣老者為什麼要救你們兩個人呢?”

海萍說:“我們問了,他也不說,隻是說善有善報,讓我們趕緊回家,那批倭寇現在自身難保,不會去找我們麻煩了。”

海萍奶奶趕緊拉着衆人,朝着屋外磕頭謝恩,然後她說:“老頭子,明祥他爹,他娘,海萍和明祥兩個人死裡逃生,幹脆現在就選好日子,讓他們拜堂成親,然後送到城裡去吧?我們年紀大了,就算了,他們倆個可是我們兩家人的希望啊。”

兩家人都表示同意,標明一個月後的黃道吉日成婚,都紛紛準備這事,但是村民們都不太高興,雖然他們看好這對年輕人。

但是他們也知道那個小男孩是他們放走的,那個小男孩肯定是倭寇來踩點的,所幸的是大家隻損失了錢财,并沒有人是以喪命,才勉強不把他們趕出村。

這件事情沒辦法解釋,海萍和明祥,也不怪村民們,照常生活,誰家有困難,還是去幫助,村民們漸漸地也就忘記了這個事情,來幫助二人的婚事。

海萍和明祥婚禮前幾天,村裡來了個騎着高頭大馬的人,衣着華麗,文質彬彬,見人就拱手問好,身後跟了幾個随從,說是從縣城來的,閑着沒事,來海邊走走。

那人經過海萍家門口時,海萍和爺爺奶奶正在院子裡忙碌,他見到美若天仙的海萍,眼珠差點掉了出來,趕緊下馬,讓随從在外候着,他急匆匆的走了過去。

然後跟海萍爺爺奶奶作揖道:“老人家,在下賈善,途經此地,口幹舌燥,可否讨杯水喝?”

兩位老人沉浸在要嫁孫女的喜悅當中,見來的是個翩翩公子,禮數有加,便招待他喝水,還讓他把随從都叫了進來,又跑進屋拿來為結婚準備的瓜子花生等點心。

隻是賈善并沒有讓随從進來,海萍見賈善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對勁 ,但又不好趕人家走,就自己進了屋裡沒出來,賈善問道:“我看你這屋裡的布置,是有喜事吧?如果猜得沒錯,是要嫁孫女吧?”

兩位老人也沒隐瞞,賈善拿出二兩銀子說道:“相見不如偶遇,既然我來讨杯水喝,遇到了這種事情,這點銀子不成敬意,當時賀喜的,還請務必收下。”

說完,賈善轉身就要走,二位老人不肯收銀子,但賈善堅決要給,無奈,海萍爺爺說:“那就謝謝公子的美意了,如果不嫌棄,我孫女後天結婚時,請你賞臉來喝幾杯水酒。”

賈善說:“老人家,不必了,我來這裡看看海景,今晚之前就會回去的。”海萍爺爺覺得過意不去,忙說道:“那就今晚來我家吃飯吧,我早點做飯,不耽誤你回去。”

賈善拱了拱手,說:“那在下就不客氣了,就有勞二位老人家了。”

賈善走後,海萍責怪爺爺說:“爺爺,這人來曆不明,你不應該收他的銀子,更不應該留他吃飯的啊。”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海萍爺爺說:“孫女啊,我看他一表人才,禮數有加,并無惡意啊,你想多了。”

海萍也無可奈何,本想找明祥商量,可是結婚前不能見面,隻好早早在屋裡準備飯菜,還不到傍晚,賈善就來了,禮畢之後,坐着吃飯。

海萍爺爺在此讓随從進來一起吃,賈善同意了,海萍沒有陪同,在自己屋裡待着,不多時,堂屋有了動靜,聽見爺爺奶奶小聲求饒的聲音。

海萍跑出來一看,爺爺奶奶被賈善帶來的随從用刀駕着脖子,海萍不敢大聲喊叫,隻好哭着問賈善為什麼要這麼做?

賈善冷笑道:

“那日,我的仇家來你們村搶劫回去,有個黃衣老者跟我說他知道仇家窩藏的地點,我派人打探,果然是真,便帶入趁其不備,滅了仇家。

後來有個活口和我說,仇家抓到一男一女,女的美若天仙,但是被人黃衣老者放跑了,又說黃衣老者在村裡的所作所為。

我覺得此事蹊跷,擔心黃衣老者是借刀殺人,下次就會輪到我。我派人暗中來你們村裡檢視,并沒有找到黃衣老者。

你們村才被搶過,也沒什麼油水,我這次來抓你回去,一來是要娶你做壓寨夫人,二來我倒是想看看黃衣老者是哪路神仙,嘿嘿。

現在你爺爺奶奶在我手裡,你趕緊回屋梳洗打扮,一會就跟我走,今晚我們就拜堂成親,我保證你以後吃香喝辣,衣食無憂。

如果你膽敢逃跑,或者喊叫,我立即讓兩位老人家做刀下亡魂。”

海萍無奈,含淚進屋梳妝,忽然一個黃衣女子閃現在自己面前,捂住海萍的嘴,小聲地說:“海萍,你會我替你去,然後你在......”

因為外面有人,海萍不敢細問,隻見黃衣女子,揮了揮衣袖,一轉身,變成了自己的模樣,隻是已經是梳妝打扮樣子。她又在海萍耳邊叮囑了一番。

屋外的賈善開始催了起來,黃衣女子變成的海萍随他們出門,海萍爺爺奶奶,隻能默默地流淚,一方面惹怒倭寇全村遭殃,另一方面海萍在他們手裡,隻能默默祈禱上次那個黃衣老者在此出現并解救海萍。

不多時,海萍從屋裡走了出來,兩位老人又驚又喜,雖然很激動,但是還是克制住自己,怕倭寇沒走遠,聽到屋裡的動靜,趕緊一起到屋裡問海萍怎麼回事?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海萍說:“爺爺奶奶,我先不和你們說了,你們安心在家待着,那裡也别去,想必是黃衣老者又在幫我,他讓我去村口一趟,時間緊迫,我這就走了。”

海萍匆忙來到村口,隻見黃衣老者已經在那裡等候,簡單問候之後,黃衣老人讓海萍閉上眼睛,等她睜開眼睛時,她來到一個大宅院的書房。

隻見一位大人正在和幾名武将正在商議事情,他們看到海萍,以為是刺客,迅速拿出刀劍指向海萍,海萍并不驚慌,而是說:“請問,那位大人是欽差大人?民女有要事禀告。”

武将指了指那位大人說道:“這位便是欽差戚大人。”海萍立即說明了來意,告訴他們倭寇賈善的老巢。

另一個武将說道:“大人,姑娘所說的地方,我們曾經派人打探過,但不能确定,又怕打草驚蛇,沒有行動,我這就派人前去埋伏,如果見到有人帶着一個貌美女子進去,就立即行動。”

再說,賈善帶着假的海萍回到老巢,張羅洞房之事,忽然外面喊殺震天,有人來禀報自己被包圍了,傷亡過半,賈善剛想逃跑,忽然假海萍,化成黃衣女子,将準備逃跑的人熏到在地,被抓。

連續兩夥海盜被剿滅,皇帝大喜,戚大人不敢居功自傲,把得到的獎賞用來犒賞三軍,訓練兵卒,拿出白銀1000兩獎賞給海萍。

但是海萍說自己隻是漁家女子,有了錢财容易引來殺身之禍,還是留給将士們,如今自己父母大仇得報,隻想過平凡的生活。

海萍和明祥的婚禮如期舉行,家裡多了一群姓黃的特殊客人,男女老少都有,晚上明祥問海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怎麼知道倭寇的老巢?海萍細細說來。

原來那日,他們放走的偷魚的小男孩是黃仙一族,他們一家人被獵戶追殺已經有了傷亡,又遇到蟒蛇偷襲,損傷慘重,全家老少拼力保護了最小的黃鼠狼,躲避在一個山洞裡。

小黃鼠狼見家裡除了自己,都有傷在身,饑餓難忍,他就化成小男孩進了漁村,見家家戶戶都沒有關閉門戶,有捕獲的魚,就準備拿一些回去給家人吃。

不想被抓,被打傷,還要丢進海裡祭奠海神,所幸的是被海萍和明祥兩個人給放了,黃鼠狼恩怨分明,決定報恩,家裡人傷勢好轉後,覺得老百姓家裡日子也不好過。

就跑到了倭寇的老巢,那裡糧食充足,後來老黃鼠狼聽到領頭的人要搶劫漁村,化身黃衣老者,和領頭人套近乎 ,告訴他一戶奸商家裡金銀珠寶的藏匿地方,帶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手。

黃衣老者和領頭的人熟了之後,勸他不要搶劫漁村,可領頭的人說,定下來的事情不會更改,他才跟着到了漁村,想尋找機會救海萍,最後勸領頭大人不殺村民,也不殺明祥。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雖然人是救下來了,但是卻被帶到了倭寇的老巢,黃衣老者知道憑自己的能力沒辦法救人,即便是救了,也會引起懷疑,直怕倭寇惱羞成怒,殺回漁村。

于是他假裝受傷,去找那批倭寇的仇家賈善,說自己跟了當家很久,卻不受待見,被排擠,還被打傷,願意告訴賈善那批人的老巢,并知道密道進去。

賈善不放心,派人去查探後,發現黃衣老者所說非虛,就派人剿滅了那批倭寇的老巢,收獲頗豐,後來有個倭寇為了活命,告訴了賈善海萍和明祥的存在,結果去找時被黃衣老者放了。

賈善懷疑黃衣老者的身份,便派人去漁村打探,發現海萍和明祥平安無事,卻不見黃衣老者,而探子說海萍确實美若天仙,賈善知道漁村被打劫過,而且那次同時被打劫的不止一個從,朝廷派了欽差大人戚大人來了。

他就假扮一番,帶着幾個随從,想把海萍給搶走,另外也想引出黃衣老者。

黃衣老者得知此事後,雖然可以救海萍他們,但是考慮到賈善如果死在漁村,隻怕會引來更大的麻煩,于是黃衣老者的女兒,也就是小男孩的姐姐自告奮勇去替海萍。

海萍在黃衣老者的幫助下見了欽差大人,海萍告訴賈善這批倭寇的老巢,并告訴他們有人留下了去老巢的秘密記号,賈善的老巢被一舉剿滅。

此後,海萍和明祥生兒育女,靠着自己的雙手,過着雖然不富裕,但是很幸福的生活,同時村裡一起供奉着黃仙一家。

民間故事:漁家女放跑偷魚賊,被倭寇擄去成親時,女子:我來替你

(故事完)

聲明:本故事旨在傳承民間藝術,勸人為善棄惡,弘揚傳統美德,與封建迷信無關,謝謝閱讀,歡迎點贊評論。

筆者說:

海萍和明祥生活在一個普通的漁村,堅守着那份純真和善良,可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确實很難,他們放了被抓的小男孩,卻收到了小男孩全家的守護,兩批倭寇是以被滅,令人振奮。

有人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意思是說:人如果做善事,雖然并沒有看到福分來臨,但是災禍卻已經遠離你了;人如果做壞事,雖然還沒有看到災禍到來,但是福分卻已經早已遠離你。

大家覺得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