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癸「葵」045

作者:語料彙總

鍾葵(锺葵),◆即[鍾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雜志》:“‘鍾馗’字亦作‘鍾葵’。”參見“鍾馗”。

蔠葵,◆植物名。一名“蘩露”、“落葵”。可作菜蔬,也可藥用。○《爾雅‧釋草》:“蔠葵,蘩露。”○[郭璞]注:“承露也,大莖小葉,華紫黃色。”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落葵》。

終葵(終葵),◆1.椎。○《周禮‧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鄭玄]注:“終葵,椎也。”○《後漢書‧馬融傳》:“翬終葵,揚關斧。”◆2.草名。葉圓而剡上,形如椎,故名終葵。見《爾雅‧釋草》[清][郝懿行]義疏。○[晉][張華]《博物志》卷二:“人食終葵,為狗所齧,瘡不差,或緻死。”◆3.複姓。○[春秋]時代有[終葵氏]。見《左傳‧定公四年》。

澤葵(澤葵),◆青苔。○《太平廣記》卷四一三引[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苔錢亦謂之澤葵。”○[唐][陸龜蒙]《苔賦》:“高有瓦松,卑有澤葵。”

憂葵(憂葵),◆相傳[春秋]時[魯國][漆室]有女子倚柱而嘯,鄰婦問她是否想嫁人。○[漆室]女說:我是擔心國君年老而太子幼小。鄰婦說:這用得着你擔憂嗎?[漆室]女說:從前有客人來我家,把馬扣在園子裡,馬跑了,踏壞園裡的葵,害得我們終年嘗不到葵味。今後[魯國]有難,我們即使是女子,難道能避免嗎?見[漢][劉向]《列女傳‧魯漆室女》。後以“憂葵”喻指擔憂國事。○[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小男方嗜栗,幼女漫憂葵。”○[明][邵璨]《香囊記‧賞雪》:“我和你雖隱居無預,恐有剝床之災,未免憂葵之歎。”

鴨腳葵(鴨腳葵),◆植物名。菜的一種。○[唐][白居易]《官舍閑題》詩:“祿米獐牙稻,園蔬鴨腳葵。”○[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葵》:“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

向日葵,◆又名朝陽花或葵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很高,開黃花,圓盤狀頭狀花序,常朝向太陽,故名。種子叫葵花子,可以榨油。

衛足葵(衛足葵),◆即向日葵。○[明][阮大鋮]《燕子箋‧合宴》:“待學丹心的衛足葵,一樣兒向陽捧日。”○[清][惲敬]《釋荍》:“華如菊而大,徑五寸,莖及丈者,曰黃葵,衛足葵也。”參見“衛足”。

兔葵燕麥(兔葵燕麥),◆形容景象荒涼。○[唐][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絕句》引:“重遊[玄都],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宋]程先《鎖窗寒》詞:“但兔葵燕麥,風前搖蕩,徑花成土。”○[清][方文]《宿姜開先衍園》詩:“瑤草瓊花何處覓?兔葵燕麥不勝情。”

兔葵,◆植物名。○《爾雅‧釋草》作“菟葵”。○[宋][葉廷珪]《海錄碎事‧草》:“兔葵,苗如龍芮,花白莖紫。”○[清][陳維崧]《洞仙歌‧途次曹縣》:“眢井畔,兔葵開。”

水葵,◆即蓴菜。蔬類植物。○《後漢書‧馬融傳》“桂荏,鳧葵”[李賢]注引《爾雅》:“茆,鳧葵,葉團似蓴,生水中,今俗名水葵。”○《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漢][王逸]注:“屏風,水葵也。”○[洪興祖]補注:“《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又防風。一名屏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蓴》。

蜀葵,◆植物名。花有紅、紫、黃、白等色,供觀賞。○《太平禦覽》卷九九四引[晉][傅玄]《蜀葵賦》序:“蜀葵,其苗如瓜瓠,嘗種之,一名引苗而生華,經二年春乃發。”○[宋][曾鞏]《次維得禽字韻》:“黃蜀葵開收宿雨,紫桑椹熟轉新禽。”○[明][唐寅]《川潑棹》曲:“碧碧草沿階,海榴半吐綻,蜀葵如錦簇,那更令節蕤賓。”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蜀葵》。

戎葵,◆即蜀葵。兩年生草本植物。花瓣五枚,有紅、紫、黃、白等顏色。供觀賞。○《爾雅‧釋草》:“菺,戎葵。”○[郭璞]注:“今蜀葵也。”○[邢昺]疏:“[戎][蜀]蓋其所自也,因以名之。”○[郝懿行]義疏:“戎、蜀皆大之名,非自戎、[蜀]來也。”○[宋][黃庭堅]《次韻文潛休沐不出》:“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補證條目■即蜀葵。兩年生草本植物。花瓣五枚,有紅、紫、黃、白等顔色。供觀賞。○汪曾祺《葵·薤》:“後來我在濟南的山東博物館的庭院裡看到一種戎葵,樣子有點像秋葵,開着耀眼的朱紅的大花。”

傾葵(傾葵),◆葵花傾向太陽。比喻忠誠。○[明][梁辰魚]《浣紗記‧論俠》:“孝道略盡,忠誠未孚,思欲報寸草之心,申傾葵之意。”○[明][鄭若庸]《玉玦記‧擄掠》:“願俱亡不負傾葵,肯偷生去學飛蓬?”參見“傾陽”。

蒲葵扇,◆用蒲葵葉製成的扇。俗稱蒲扇。○《晉書‧謝安傳》:“鄉人有罷[中宿縣]者,還詣[安]。○[安]問其歸資,答曰:‘有蒲葵扇五萬。’”[唐][李嘉祐]《寄王舍人竹樓》詩:“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閒眠對水鷗。”○[許地山]《綴網勞蛛‧換巢鸞鳳》:“他一手用蒲葵扇擋住當午的太陽……望發出蟬聲的梧桐前進。”

蒲葵節,◆端午節。○明黃周星《新水令·寄泗州戚緩耳》套曲:“曾記得蒲葵節酹騷魂,曾記得萸菊會和新韻。”

蒲葵,◆1.常綠喬木,葉子大,大部分掌狀分裂,裂片長披針形,圓錐花序,生在葉腋間,花小,果實橢圓形,成熟時黑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葉子可以做扇子。○[晉][嵇含]《南方草木狀‧蒲葵》:“蒲葵如栟櫚而柔薄,可為葵笠,出[龍川]。”◆2.指蒲葵扇。○[宋][孫奕]《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異名》:“扇曰六角、蒲葵、白羽。”○[明]徐渭《聞裡中有買得扶桑花》詩之三:“吾鄉惡熱連年更,帶得蒲葵上海航。”○[清][曹寅]《和芷園消夏‧葵扇》:“老槐門巷風猶昔,來捉蒲葵得幾人。”

綠葵(綠葵),◆蔬菜名。○[晉][潘嶽]《閑居賦》:“綠葵含露,白薤負霜。”○[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梁]世有[蔡朗]者諱[純],既不涉學,遂呼蓴為露葵。面牆之徒,遞相倣效。○[承聖]中,遣一士大夫聘[齊],[齊]主客郎[李恕]問[梁]使曰:‘[江]南有露葵否?’答曰:‘露葵是蓴,水鄉所出。卿今食者綠葵菜耳。’”[唐][杜甫]《佐還山後寄》詩之二:“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

旅葵,◆野生的葵菜。○《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紫騮馬歌辭》:“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漢][阮瑀]《失題》詩:“自知百年後,堂上生旅葵。”○[南朝][梁][何遜]《行經範僕射故宅》詩:“旅葵應蔓井,荒藤已上扉。”○[明][王世貞]《自從行送子賢兄判武定》詩:“歸去旅葵堂上多,種將菰米湖田瘠。”

閭葵(闾葵),◆複姓。○[漢]有[閭葵班]。見[明][楊慎]《丹鉛總錄‧人品‧蓋姓有二》。

落葵,◆蔠葵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落葵》。

露葵,◆1.蓴菜。○[戰國][楚][宋玉]《諷賦》:“炊彫胡之飯,烹露葵之羹。”○[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梁]世有[蔡朗]者諱[純],既不涉學,遂呼蓴為露葵。”○[王利器]集解:“《古文苑》載[宋玉]《諷賦》:‘烹露葵之羹。’即指水產之蓴,則[蔡朗]所呼,不無所本。”◆2.冬葵。○《文選‧曹植<七啟>》:“芳菰精粺,霜蓄露葵。”○[張銑]注:“蓄,菜名,此物與葵宜於霜露之時。”○[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葵》:“古人採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今人呼為滑菜……古者葵為五菜之主,今人不復食之。”○[清][方文]《題宋射陵蔬枰卷》詩:“其畦歷落如楸枰,露葵霜薤長滋榮。”◆3.向日葵。○[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賞月延秋桂,傾陽逐露葵。”

龍葵(龍葵),◆一年生草本。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夏秋間開白花,結漿果,圓球形,熟時紫黑色。有小毒。全草可供藥用,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江]南別有苦菜,葉似酸漿,其花或紫或白,子大如珠,熟時或赤或黑,此菜可以釋勞。案:[郭璞]注《爾雅》,此乃蘵黃蒢也。今[河北]謂之龍葵。”○[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龍葵》:“龍葵、龍珠,一類二種也,皆處處有之。四月生苗,嫩時可食,柔滑。漸高二三尺,莖大如箸,似燈籠草而無毛,葉似茄葉而小。五月以後,開小白花,五出,黃蕊。結子正圓,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數顆同綴,其味酸,中有細子,亦如茄子之子。但生青熟黑者為龍葵,生青熟赤者為龍珠,功用亦相仿佛,不甚遼遠。”

葵心,◆1.葵菜的菜心。○[宋][道潛]《次韻子瞻飯別》:“鈴閣追隨半月強,葵心菊腦厭甘涼。”◆2.葵花向日而傾,比喻向往思慕之心。○[唐][元稹]《有酒》詩之四:“葵心傾兮何向,松影直而孰明。”○[宋][蘇軾]《奉和陳賢良》:“望窮海表天還遠,傾盡葵心日愈高。”○[清][孔尚任]《桃花扇‧鬧榭》:“蒲劍何須試,葵心未肯差。”

葵扇,◆用蒲葵葉製成的扇子。俗稱芭蕉扇。○《晉書‧謝安傳》:“有蒲葵扇五萬。”○[唐][白居易]《遊豐樂招提佛光三寺》詩:“竹鞋葵扇白綃巾,林野為家雲是身。”○[宋][範成大]《嘲蚊》詩:“驅以葵扇風,薰以艾煙濕。”

葵傾(葵傾),◆葵花向日而傾。因以“葵傾”比喻向往思慕的心情。○[唐][李商隱]《為大夫安平公華州進賀聖躬痊復物狀》:“心但葵傾,跡猶匏繫。”○《宋史‧樂志十五》:“千官雲擁,群後葵傾。”○[明][屠隆]《綵毫記‧拜官供奉》:“念隱憂漆室效葵傾,鑒先幾曲突徙薪情。”○[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三章:“[信]與[紅娘子]、舍弟[李侔],引領西望,不勝葵傾之情。”

葵甲,◆初生的葵菜。○[宋][黃庭堅]《戲贈彥深》詩:“蔥秧青青葵甲綠,早韭晚菘羹糝熟。”

葵花子,◆向日葵的種子。可以吃,也可以榨油。

葵花,◆1.錦葵、蜀葵等的花。○[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之二:“葵花雖粲粲,蔕淺不勝簪。”○[元][郭鈺]《葵花嘆》詩:“朝見葵花長歎息,暮見葵花重於邑。”◆2.即向日葵。如:葵花朵朵向太陽。

葵誠,◆忠誠;赤誠。○明無名氏《鳴鳳記·三臣谪戍》:“俺想那幾個書生,燈窗勤敏……養就的是丹心,靖獻的是葵誠。”參見“葵藿■”。

荊葵(荊葵),◆即錦葵。也稱“荍”、“芘芣”。草本植物。○《廣雅‧釋草》:“荊葵,荍也。”○《詩‧陳風‧東門之枌》“視爾如荍”[毛]傳“荍,芘芣也”[孔穎達]疏:“[郭璞]曰:今荊葵也,似葵,紫色。○[謝氏]雲:小草,多華,少葉;葉又翹起。○[陸璣]疏雲芘芣一名荊葵,似蕪菁,華紫綠色,可食,微苦是也。”

錦葵(錦葵),◆蜀葵之一種。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腎臟形,夏天開花,紫紅色。供觀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蜀葵》:“一種小者名錦葵,即荊葵也……其花大如五銖錢,粉紅色,有紫縷文。”

黃蜀葵(黃蜀葵),◆植物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黃蜀葵》集解引[寇宗奭]曰:“黃蜀葵與蜀葵別種,非是蜀葵中黃者也。葉心下有紫檀色。”

黃葵(黃葵),◆見“黃蜀葵”。

猴葵,◆海草名。即鹿角菜。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四‧鹿角菜》。

海葵,◆腔腸動物。形狀像圓筒,沒有骨骼。上端有幾圈像花瓣那樣的觸手,顏色鮮艷。固定在海底巖石上,有的依附在寄居蟹所寄居的螺殼上,跟寄居蟹過共生生活。以小魚等為食物。

鳳葵草(鳳葵草),◆傳說中的一種仙草。○《洞冥記》:“鳳葵草,色丹,葉長四寸,味甘,久服令人身輕、肌滑。”

房葵,◆即房苑。○《太平禦覽》卷九九三引[三國][魏][吳普]《本草經》:“房葵……一名房苑。”參見“房苑”。

杜葵,◆即杜衡。參見“杜衡”。

冬葵,◆又名葵菜、冬寒菜、蘄菜。葵的一種。葉腎形,稍皺縮。夏初開淡紅色小花。嫩梢、嫩葉可作蔬菜。莖葉皆入藥。○[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春鵝秋鶵,冬葵溫韭。”○[晉][張華]《博物志》卷四:“人食冬葵為狗所齧,瘡不差或緻死。”○[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葵》:“六七月種者為秋葵,八九月種者為冬葵。”○[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蔬一‧冬葵》:“冬葵,《本經》上品,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種之。”

丹葵,◆向日的葵花。比喻忠君之心。○[明][顧大典]《青衫記‧元白對策》:“聲名一日天下聞,紛紛時彥屬後塵,願展丹葵不負臣鄰。”

楚葵,◆水芹。○《爾雅‧釋草》:“芹,楚葵。”○[郭璞]注:“今水中芹菜。”

采葵,◆語出《古詩源‧古詩》:“采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交莫羞貧,羞貧交不成。”後因以“采葵”喻不恥與貧賤者為友。○[南朝][梁][蕭統]《錦帶書十二月啟‧無射九月》:“既深伐木之聲,更問采葵之詠。”○[唐][駱賓王]《初秋於竇六郎宅宴得風字》詩:“[六郎]道合采葵,嘯懸鶉而契賞;諸君情諧伐木,仰登龍以締歡。”

拔葵,◆見“拔葵去織”。

鳧葵(凫葵),◆蓴菜。○《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茆”[毛]傳:“茆,鳧葵也。”○《後漢書‧馬融傳》:“桂荏、鳧葵。”○[李賢]注:“《爾雅》曰:‘茆,鳧葵。’葉團似蓴,生水中。今俗名水葵。”○[唐][錢珝]《江行無題》詩:“自憐非博物,猶未識鳧葵。”○[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八‧莕菜》:“鳧喜食之,故稱鳧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