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冷兵器戰争四大坐騎:最後一個很少見,隻有“馬”脫穎而出

作者:胖男孩閱讀

騎兵,是人類冷兵器時代,較為重要的一支兵種,比起徒步的步兵,他們的機動性、以及戰略性都相對要強。

曆史上,騎兵是陸軍的主要作戰隊伍,比如正面突擊、側方包圍、追擊、奔襲等等,都需要速度較快的騎兵來完成。

說到騎兵,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騎着馬匹,當然,在古代馬匹并不是唯一的選擇,但到最後卻是馬匹脫穎而出,除了馬騎士之外,還存在着另外三種騎士!

冷兵器戰争四大坐騎:最後一個很少見,隻有“馬”脫穎而出

通用廣泛的馬騎兵

馬騎兵,在古代是作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坐騎,也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大陸也好,亦或是國外,馬匹的作用都極為重要。

冷兵器時代,馬騎兵的重要性,從各種曆史劇中都能看出,古代的軍隊,大多以鐵騎最為強悍,在鐵騎的沖鋒下,敵方很容易會被沖亂陣腳。

當然,用馬匹作為坐騎也是有着各種好處的。

1,馬兒性格溫馴,比較容易馴服。

有些野獸是食肉動物,這些猛獸大多較難馴服,馬兒則不然,馬兒屬于食草動物,起碼不容易傷人。

2,馬兒強壯有力,速度奔馳起來也很快,是充當交通工具的最佳選擇。

3,馬兒很忠誠,曆史上馬兒救主的典故也是有着許多的。

冷兵器戰争四大坐騎:最後一個很少見,隻有“馬”脫穎而出

龐大的巨象

象兵,在人類史上也很常見,非洲和東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國、緬甸等國家都盛産大象,被稱為象的故鄉。大陸的雲南等熱帶叢林地區也是大象繁衍栖息的勝地。

大象的軀體很大,是當今世上最大的陸地生物,不過它們卻并不笨拙,反而很聰明,速度雖然緩慢,但爬山涉水如履平地。

特别是發起狂來的大象,任何猛獸見了,都要畏懼三分。

人類史上訓練象兵曆史悠久,大約有着三千多年的曆史,據說,在公元前600年,古印度亞柏格皇帝曾驅遣300餘隻「象兵」向敵8000餘名重兵據守的希托安要塞進攻。

一群象兵龐然大物,沖鋒前來,不僅具有視覺沖擊力,那種面對巨物的恐懼也讓敵人膽寒。

在大象鼻子的橫掃下,巨象的踐踏下,很快,八千守軍就成為了一堆堆爛泥。

象兵不像騎兵,騎兵都是一人一騎,大象則是像戰車一樣,一頭大象上方可同時騎乘十人左右,《北史.西域傳》“乾陀國(今阿富汗喀布爾)好戰,有鬥象七百,十人一象,皆持兵杖,象鼻執刀”

不過大象也是有缺點的,受到驚吓之後,往往敵我不分,是以,大象并沒有馬匹運用的那麼廣泛。

冷兵器戰争四大坐騎:最後一個很少見,隻有“馬”脫穎而出

駱駝騎兵

駱駝作為沙漠裡的神獸,但駱駝的生存環境,卻不僅僅限于沙漠之中。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駱駝體型龐大,身軀健碩,比馬匹更為強健有力,能馱運很多東西,發情期暴走時速65-70公裡。每小時5公裡速度不吃不喝一次可走5000公裡,從新疆一口氣走到廣東。

不過,在作戰的運用上,駱駝還是不如馬匹,首先就是駱駝膽子很小,容易受到驚吓,驚吓過後的駱駝發起狂來,那還如何作戰。

其次就是沒有馬匹穩健,暴走後的駱駝,人坐在上面都要被反複颠簸個不停。

是以,駱駝騎兵也是很少見的。

冷兵器戰争四大坐騎:最後一個很少見,隻有“馬”脫穎而出

北歐鹿騎兵

比起以上種種,鹿騎兵就更為少見了,它們的确存在過,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一些國家與部落,不過也都是小規模群體,鹿種為馴鹿或駝鹿。

駝鹿是世界上最大鹿種,一般1.6~2.4米,比犀牛還高,大陸駝鹿小點也有400-600公斤,北美駝鹿可達到700公斤,長3米,有記載最大1085公斤。

個子雖然不小,但鹿還是過于膽小,往往看到敵方的沖鋒,就會被吓得四方逃竄,哪怕是再怎麼訓練也不行。

冷兵器戰争四大坐騎:最後一個很少見,隻有“馬”脫穎而出

除了這些之外,歐洲一些國家,甚至還訓練過斑馬、鴕鳥等等,不過最終大都無疾而終。

說到底,任何大型動物都能夠被訓練為坐騎,但由于種種原因,還是馬匹最為實用,是以,唯有馬匹脫穎而出!

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