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希伯來的昌盛是短暫的,所羅門死時,北部就分裂為獨立的以色列王國

作者:悠閑文東

希伯來人的早期帝國中,掃羅的繼承人大衛要比他有政策得多,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大衛的統治下,希伯來民族第一次看到了空前繁華的景象。根本原因在于他們與腓尼基的提爾人結成了緊密的聯盟。

提爾的君主海勒姆似乎是一個足智多謀、勵精圖治的人物。他要建立一條經過希伯來山地直達紅海的平安的經商通道。以前,腓尼基商人一般都是路經埃及到紅海去的,但當時的埃及正逢多事之秋,國内一片混亂,加上或許還有其他的一些阻礙,是以海勒姆就與大衛以及他的兒子、王位的繼承者所羅門保持着極為密切的關系。

由于受到了海勒姆的保護,耶路撒冷建起了城牆、王宮和廟宇。作為回報,海勒姆王得以在紅海建造航海的船隻。于是,大規模的貿易便南來北往于耶路撒冷。所羅門也是以帶領該民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他甚至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兒為妻。

希伯來的昌盛是短暫的,所羅門死時,北部就分裂為獨立的以色列王國

大衛像,勞托洛作。

但是事情總是相對的。即使在耶路撒冷繁榮的輝煌頂點,所羅門也不過是一個小城邦的小國王而已,其權威不過是昙花一現。在他死後沒幾年,耶路撒冷就被埃及第二十二王朝的第一任法老謝克所占領,往昔的繁榮被徹底摧毀。

許多評論家曾經對《舊約》中《列王紀》和《曆王記》中關于所羅門高貴豪華的描述提出過質疑,他們認為那些都是後世的撰寫者出于愛國心和自尊心而加以粉飾和誇張的。但是,如果細心地去讀《聖經》中的記述,人們就會發現,其豪華的程度似乎不會像初次讀到時那樣使你驚駭。如果去丈量一下所羅門的神廟,就可以知道它并不比一個郊區的小教堂大。但如果我們從亞述人的紀念碑中得知,所羅門的繼承者埃哈曾經派遣一支2000人的軍隊與亞述軍對壘,那麼所羅門的1400輛戰車也就沒有什麼了不起了。

希伯來的昌盛是短暫的,所羅門死時,北部就分裂為獨立的以色列王國

耶路撒冷的所羅門聖殿

《聖經》上還明确地提出,所羅門是個虛榮心很強的人,對人民科以重稅和沉重的勞役。他死時,王國的北部就從耶路撒冷分裂出去,成為獨立的以色列王國,耶路撒冷仍然是猶太國的都城。

希伯來民族的昌盛是短暫的。海勒姆死後,耶路撒冷沒能再得到提爾的幫助。此時,埃及又一次振興了。

以色列和猶太國的曆史,就成了夾在北方先是叙利亞,稍後是亞述,再其次是巴比倫與南方的埃及之間的兩個小國的曆史。這段曆史,不過是些在艱難困苦掙紮、在不幸中苟延殘喘的故事;也是未開化的君王統治着一群蠻荒民族的故事。

公元前721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人全部吞沒,所有人都成了俘虜,以色列從此在曆史上消失。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猶太人繼續苦鬥,直到公元前604年,才和以色列一樣遭受滅頂之災。

在聖經故事中,從士師時代以來的希伯來史,除了在某些小地方可以進行批評和探讨外,大體上都是真實的。在事實上與上個世紀人們對埃及、亞述、巴比倫所發掘遺迹研究的結果是吻合的。

希伯來人是在巴比倫收集整理他們的曆史、發展他們的傳統的。當居魯士下令讓他們回到耶路撒冷時,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知識上,都已與被俘時大不相同了。他們已經學到文明。在他們特有的民族性的發展上,有一種人或者說某種新型的人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先知。對這些人,我們現在必須予以最大的關注。這些先知的出現标志着一種新的、突出的力量,已在人類社會的穩步發展過程中形成了。

(H·G·韋爾斯《你應該知道的世界史》讀書筆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