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完再投!“易買難保”的網紅隔離險踩坑合集

作者:探其财經平台

反複的疫情讓我們總是感到不安,各地的政策也管理嚴格,為了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隔離是一種很好的防範方式。不過這對于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會帶來一定影響。

是以不少平台都推出了隔離險,尤其是最近幾款網紅隔離險非常火熱。但是隔離險怎麼買,這可要注意了。

隔離險怎麼買?

我們在保險公司官網或是在第三方保險經紀平台也能購買,比如奶爸保、慧擇網、小雨傘保險等等。

不過這裡要提醒大家,在投保之前千萬不能被首頁的隻言片語所迷惑,以下幾點是我們非常容易踩雷的點,建議大家看完再投。

看完再投!“易買難保”的網紅隔離險踩坑合集

【1】隔離原因不符合條件:從主流的隔離險來看,隻有工作地、居住地、旅行途徑地或目的地被劃分為中高風險地區,或者被追蹤為确診患者或疑似患者的密接,被強制隔離才能領津貼。

如果僅僅是次密接,或單純地因紅黃碼而被隔離,保險公司可能就會拒保。而且還往往會規定,僅因各地政策措施而被隔離的,也不能賠付。比如說,過年返鄉,到家後被強制要求隔離,這種情況下,通常就是不滿足賠付條件了。

比如衆惠互相的全民疫,就明确限制在飛機、火車、輪船、汽車上存在密切接觸被隔離才能賠,但是如果我們是在公共場所密切接觸被隔離,不賠!在地鐵上密切接觸被隔離,也不能賠!

看完再投!“易買難保”的網紅隔離險踩坑合集

【2】隔離地點不符合條件:有的隔離險對于居家隔離是不賠的,比如衆安的新冠隔離津貼意外險,隻能保在指定場所進行的集中隔離觀察,我們能夠用上的機會也就少了很多。

不過多數還是在首頁會标注能夠賠付居家隔離,不過這裡的居家隔離和我們自認為的居家隔離有很大不同,具體可以看下一條。

【3】居家隔離的定義有極強的限定:居家隔離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自己在家,不讓出門這種就可以了。總之就是我們心中的“隔離”和保險合同中的“隔離”,完全不同。而且,不同的産品之間,對“隔離”的定義也不一樣。

比如需要本人确診或密接被強制隔離,注意是強制執行,自己關在家裡不算,需要家裡貼了封條等。

看完再投!“易買難保”的網紅隔離險踩坑合集

【4】沒有注意投保門檻:有不少人在看到有隔離險時就按捺不住想要投保,但是對于投保的門檻卻沒有仔細了解,比如在投保前已經得病或者已經成為密接的、被隔離的不能買,比如已經在中高風險地區的不能買。此外可能還會有各種職業或是特殊地區的限制等。

是以大家在投保前一定要仔細閱讀條款,而不是看到隔離、低保費、高保額這些條款就動心,否則這裡的文字遊戲,會讓我們會在理賠時萬般無奈。

總體來看,投保門檻低,理賠限制多是隔離險的通病。不過對于這些隔離險,我們也不能一刀切,其中還是有部分比較不錯的産品,确實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定的保障。我們最好在多産品對比,并且仔細閱讀條款之後,再作出理性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