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信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内,晶片供應将依然處于緊張狀态

工信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内,晶片供應将依然處于緊張狀态

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 澎湃新聞記者 周頔 攝

1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1年工業和資訊化發展情況新聞釋出會上,有媒體提問:資料顯示,晶片和汽車生産在近幾個月有所恢複,請問意味着晶片短缺問題即将解決,對2022年有什麼展望?

對此,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表示,去年全球內建電路制造産能持續緊張,各行各業都陸續面臨着“缺芯”的問題,對全球産業發展業績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中特别是汽車産業受到的沖擊最大,國内許多家車企是以出現了減産或短期的停産問題。

羅俊傑表示,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随着社會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晶片作為智能裝置最關鍵的組成部分,需求在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蔓延,還有一些個别國家對他國企業進行無理的制裁和打壓,都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鍊造成了嚴重沖擊。綜合多種因素的疊加,也客觀上造成了“缺芯”問題的出現。

羅俊傑表示,随着市場調節機制逐漸發揮作用,以及在各級政府、汽車企業、晶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汽車領域的晶片“缺芯”問題正在逐漸緩解。但是也要看到,全球內建電路供應鍊穩定性依然面臨着嚴峻的挑戰,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内,晶片供應将依然處于緊張狀态。

羅俊傑表示,內建電路是高度全球化的一個産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內建電路市場,中國政府一直秉持開放、發展的原則,緻力于打造全球的緊密合作,持續穩定的産業鍊供應鍊。針對汽車“缺芯”的問題,工信部也一直密切關注并積極應對,多措并舉保障晶片供應,維護汽車工業的穩定運作。

羅俊傑表示,下一步,工信部也将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加強溝通合作,鼓勵國内外的骨幹企業統籌加大投資力度,推動提升晶片全産業鍊供應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新時期促進內建電路産業和軟體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幹政策》,這是國務院釋出的2020年8号檔案,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實工作,全力促進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推動內建電路産業實作高品質發展,助力建構全球合作共赢、共生發展的産業體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