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遺産詳解1︱最新資料:3.46億中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

作者:Beiqing.com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月19日,北京冬奧組委面向社會公開釋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産報告集(2022)》,包括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七個單冊遺産報告。

體育遺産是北京奧運會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遺産。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辦對中國冰雪運動普及與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冬奧籌辦6年來,大衆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大幅增加,冰雪運動在廣大青少年中快速推廣,殘障人士冰雪運動廣泛開展,冰雪運動競技水準跨越式提升,各類冰雪運動賽事蓬勃開展,冰雪運動場地設施加快供給,冰雪運動人才隊伍日益壯大。

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自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24.56%,實作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

本次釋出的報告主要介紹從2015年7月31日申辦成功至今,北京冬奧會在大衆、青少年、殘障人士冰雪運動,以及冰雪運動競技水準、賽事、場地設施、人才隊伍等七個方面所形成的重要體育遺産成果。

看點1

“全國大衆冰雪季”連辦7屆,參與人員規模發展至近億人次

報告顯示,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推動下,中國各級政府不斷優化冰雪運動發展政策環境,調動各方資源力量,組織開展“全國大衆冰雪季”等冰雪活動,推動冰雪運動突破季節和地域限制,積極發展冰雪旅遊,開發線上冰雪運動,推動大衆冰雪運動快速普及發展。

其中“全國大衆冰雪季”從2014年起已經連續舉辦7屆,從第一屆時的10個省市區參與已發展到覆寫31個省區市和超過全國一半的地級市,參與人員規模從2014年的1000萬人次左右上升到第七屆時的近億人次,已成為傳播冰雪文化,推廣冰雪運動,激發群衆冰雪運動參與積極性的重要平台。

同時,冰雪運動在青少年中快速推廣。吸引廣大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是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關鍵一環,也是築牢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根基的重要支撐。北京冬奧會籌辦以來,深入開展奧林匹克教育,截至2020年10月,全國範圍内已認定并命名835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大力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截至2020年,全國冰雪特色校已經達到2062所。推廣冰雪運動旱地化,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在校外廣泛開展内容和形式多樣的冰雪活動,為青少年上冰上雪搭建平台、創造條件。

看點2

組建31支國家集訓隊,覆寫北京冬奧會全部109個小項

在群衆冰雪運動迅速推廣的同時,大陸冰雪運動競技水準跨越式提升。以冬奧備戰為牽引,大陸堅持固強補弱,優化冰雪運動競技項目布局,推動專業運動隊建設,強化後備人才培養,取得初步成效。

國家隊實作全項目建隊,截至2018年底,組建31支國家集訓隊,覆寫北京冬奧會全部109個小項,運動員和教練團隊共有近4000人,比平昌冬奧會周期同比增幅約7倍。競技人才梯隊建設成效顯著,2015-2020年,參加全國性冰雪運動比賽注冊運動員人數實作翻番,從5111名增長為11398名。國内冰雪運動競技水準顯著提升,國家隊獎牌總數已由2015年的42枚增至2019年的69枚,其中雪上項目的獎牌總數增幅更是接近翻番,由2015年的16枚攀升至31枚。

2015-2020年間,大陸殘障人士群衆性冰雪活動内容不斷豐富,活動項目種類逐漸增加,形成了以“中國殘障人士冰雪運動季”為龍頭的品牌活動,截至2020年已舉辦5屆,參與機關由最初的13個省區市發展至26個。冬季殘奧項目競技水準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展的冬殘奧項目由兩個大項拓展至六個大項。

截至2020年,大陸殘障人士運動員參加了59項國際冬季賽事,獲得38枚金牌,特别是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輪椅冰壺隊獲得金牌,實作冬季項目金牌零的突破。同時,奧林匹克教育和殘奧教育在特殊教育中有效推廣,殘障人士冬季運動設施日趨完善。

此外,随着冬奧籌辦的不斷深入,大陸各類冰雪賽事數量逐年增加,規格也不斷提升,不僅為國内冰雪運動員成長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時也在冰雪運動推廣與普及、帶動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提升中國冰雪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報告顯示,全國專業性冰雪運動賽事遍地開花,從2015至2016賽季的45項增長至2018至2019賽季的77項。同時,國際冰雪賽事紛紛落戶中國,如2019年,國際雪聯城市越野滑雪積分賽和國際雪聯中國輪滑世界杯落戶北京。青少年冰雪賽事體系漸趨完善,2018至2019賽季中,全國青少年冰雪賽事超過30項。

看點3

到去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标準冰場、803個室内外各類滑雪場

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對冰雪運動場地設施供給提出了更大需求。以冬奧籌辦為契機,各級政府制定實施冰雪運動場地設施規劃,分類明确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要求,加大公共資源調配力度,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着眼擴大增量、提高品質,在全國範圍内加快推動建設了一批冰雪運動場地設施。

報告顯示,到2021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标準冰場,較2015年增幅達317%;已有803個室内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增幅達41%。同時,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按照充分利用現有場館,建立場館與區域和城市長期規劃相統一的理念,既注重滿足賽時需求,又提前謀劃了場館的賽後利用,賽後将成為值得傳承、造福人民的優質資産,持續助力區域長期發展。

同時,大陸各類冰雪運動人才數量不斷增長,冰雪運動裁判員數量不斷增加,其中全國冰上運動項目國家級裁判員從64名增至357名,國際級裁判員數量從6名增至106名;雪上運動項目裁判員數量從108名增至523名,國際級裁判員數量從18名增至25名。

此外,群衆性冰雪運動組織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12月,大陸正式注冊的各級冰雪運動社會組織共有792個,其中國家級協會8個,省級協會32個,其他冰雪運動社會組織752個,是2015年冰雪運動社會數量的2.89倍。同時,北京冬奧組委會同相關機關提前進行頂層設計,積極建構與國際接軌、符合現實國情的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助力北京冬奧會籌辦。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