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典當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小張說典當
小弓長,男,體重180+斤,211重點大學法學科班出道,通過司考,持有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證,坐班廣東典當12載,陪伴典當從經信委轉隸商務廳再到金融局監管,望穿行業起起伏伏,幾家歡喜幾家愁,見人起高樓,見人樓蹋了...雖看淡行業冷暖,寵辱不驚,仍待典當行業如初戀~~

1.“提質增效”初顯成效。

2018年-2021年期間,廣東典當機構減少逾100家,但放貸規模效益是增長的。監管趨勢“登出一批,整改一批,保留一批”。隻有認清行業大勢,有所為,有所不為,調整原有的财務管理模式、内控機制,适應監管的企業,才能成為“剩者”。隻有管理好風險才能獲得預期的效益,隻有敬畏市場才能在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PS:年會時有沒有發現有些往年同桌的人不來了。有沒有發現同一魚塘抓魚的人少了。經營企業無非是活下來,活好點,活久點……)

2.逐漸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複蘇。

2020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社會經濟活動遭遇重擊,典當行業亦難獨善其身,當年業務量、息費率明顯下降,直至2021年穩步回升中。說明随着大陸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社會經濟活動快速複蘇,企業複工複産統籌推進。産業鍊協同是實作企業正常生産經營活動重新開機的重要條件,這也必将給典當行業帶來新的契機。

(PS:腦海中想起那個人說過的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而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3.後疫情時代,穩字當頭,金融風險不可忽視,金融保障不可或缺。

從典當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雖然行業在政策引導下努力回歸本源和推動特色發展,但在市場壓力和疫情打擊下存在風險集中爆發的可能。這是目前典當業乃至整個金融業面臨的重大風險之一。

典當的客戶群體大都是“長尾人群”。客戶特點決定了逾期、違約、絕當幾率較大,要警惕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傳導至典當領域,企業防化“接最後一棒”的風險。

(PS:豈見覆巢之下,複有完卵乎?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這時候集資放貸的,風險很大!很大!)

當然,典當行業要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别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融資支援,要正确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經營風險,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化危為機,推動特色發展。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讓希望的陽光照亮人類!

(PS: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非常欣賞韶關仁傑典當唐總的那句“我們要與人為善”。這也是典當業的起源及初心。典當業起源于什麼?各位看官問度娘吧。)

4.警惕部分區域或商鋪物業“流動性差、房價下滑、樓市下行”造成的房地産典當風險。

據我的好朋友胡教授分析,在2021年,全國樓市一二手房的樓市行情于下半年全面轉據我的好朋友胡教授分析,在2021年,全國樓市一二手房的樓市行情于下半年全面轉向,整體成交量下滑鮮明,價格下降顯著。在6月過後的7月、8月,整個房地産銷售量、到訪量資料都在迅速“暴跌”,連龍頭房企也下降20%甚至更多,這是一手房的情況。至于二手房的資料是比二手房更為慘淡;2021年,廣州市二手市場成交宗數為117103宗(自助網簽 中介促成網簽),同比去年同期(131009宗)明顯回落10.6%。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2021年4月起,廣州二手樓市進入調控密集期,市場交投氛圍明顯降溫。下半年二手成交表現低迷,僅成交41891宗,同比去年下降49.6%,為近幾年的最低位水準。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其一二手房行情均如此“頹靡”“低迷”,這應該是全國樓市一二手房整體行情及前景的一個标志性“縮影”。而從全國二手房交易2021年以來的資料來看,“價縮量崩”“政策凍樓”形勢就更為明顯。

全國樓市一手房的行情可謂更為悲催,地産界都公認:2021年是房企“爆雷”年,不排除2022年、2023年也是。Wind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已有超38隻涉房債券違約,數量超過2020年全年(18隻)。截至8月23日,遞交破産文書的房企累約260家,平均每天約1家房企破産。房企暴雷違約房企已經從不知名的中小房企、百強房企,變為千億房企、頭部房企(比如恒大、華夏幸福、藍光等)等蔓延。而是什麼導緻大中小型的房企開發商,在三季度集暴雷違約呢?顯然是“一手房樓市行情”大幅下滑。

房産是城鎮中小企業或者個人最重要的财産之一,它在金融抵押質押中作為标的物,具有價值高、收益大、需求強、市場容量大等的優質資産特征。因為近年大陸實業經濟發展景氣程度,客戶利用企業或者個人房産,在典當行擷取較大額度的融資,以解決臨時性資金需求;又因大陸樓市十幾年持續看漲保值行情,使得市場上房地産能夠更友善、更安全、更公正進行估價、交易,是以房産典當抵押業務業已成為大中型典當企業占比最大的業務類型。

典當企業既要時刻高度關注典當行業,又要關注房地産行業監管部門的政策動向、行政動态;結合當地自身實際,依照經營合規化、操作規範化、文本标準化等金融監管自律要求,及時修訂房地産典當業務的管理制度、流程操作,法律文書等。

(PS:一樣商品與金融勾搭上以後,價格就可能偏離實際勞動價值,“飄了”,俗稱“站在風口上的豬”。也許因通脹因素房價大趨勢還是呈上升趨勢的。但如果資本退潮,它會不會像股票一樣有起有伏?萬一遇上了伏地魔,你能杠得過寒冬嗎?又或如“炒股如守寡”,你耐得住?)

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近日,央行就《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公開征求意見,以及監管部門也就《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公開征求意見,行業有望迎來有法可依的曙光。新規制仍末正式出台之前,現行《典當管理辦法》仍然有效,且為法院斷争止紛之準繩,政府依法行政之依據,企業經營之準則。

(PS:其實,從我自那年春天進入這個行業時,已開始典當條例和新辦法的征求意見。當然,希望還是要有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法規對企業而言,也是雙刃劍。監管部門的從嚴監管,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也将會讓企業進入新的陣痛期、适應期。)

最後,插播一段消息:2022年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第11點再次明确:“依法規制民間借貸市場秩序。對“高利轉貸”“職業放貸”等違法借貸行為,依法認定其無效。”

(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