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淩晨3時17分,正在刑偵大隊疫情研判專班盯着電腦螢幕的黃輝收到了妻子發來的微信,他瞟了一眼,立即拿起手機回了過去。
“好的 兒子醒啦”。
黃輝簡單打了幾個字,他知道,妻子一定是因為孩子半夜吵鬧醒來後看到了晚上這條資訊,她發了四個字過來——“注意安全”。
而妻子沒有想到,這個點發資訊給丈夫,竟然是秒回的速度,接下來那句黃輝對妻子說的“我去休息了”已是早上6點21分。

一個在家中照顧孩子,一個在崗位上連續奮戰,難怪同僚們都開玩笑地說:“你們兩夫妻倒是挺有默契的。”
這不是默契, 而是責任和擔當。
今年29歲的黃輝是餘杭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新型犯罪偵查中隊的民警,主要承擔各類案件的研判和分析,找出隐藏在裡面的線索,為打擊犯罪做好支撐。
疫情來襲後,專業能力突出的他迅速被抽調至疫情研判專班。“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把可能有感染風險的人精準地找出來。”黃輝說,病毒傳播的速度非常快,是以他們要争分奪秒跟病毒搶時間。
1月14日淩晨2點多接到電話後,他立即從床上起來,還沒來得及洗把臉,就來到機關和同僚們投入工作,一直持續到當天下午4點多,第一輪涉疫人員排查完成後才稍作休整。
“第一天睡了3個小時,第二天5個,第三天5個……”他說這幾天就是這麼過來的。
“這樣的強度早已習慣了,大家都一樣在拼的,病毒可不會等着我們。”黃輝說,去年12月杭州暴發疫情以來,他就帶領同僚加班加點,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不間斷開展分析研判資訊,一周多的時間累計查閱各類監控視訊2300餘個小時,排查涉疫線索上千條。
在高強度的工作中,疫情研判專班成立了黨員先鋒崗和青年突擊隊,黃輝既擔任先鋒崗崗長,又是突擊隊隊長,自然承擔了更多的責任。
“我們專班成員年輕人比較多,戰鬥打響的時候,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勁頭十足。”黃輝說,整個研判專班的成員,戰鬥力非常強,他覺得“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就是餘杭刑警的力量。
是以,哪怕妻子淩晨3點多發來資訊,他都能秒回。
“我真是又當爹又當媽。”黃輝的妻子偶爾也會抱怨幾句,但是對于經常幾天見不到面的丈夫,她卻藏不住心裡的挂念。
1月16日下午,妻子帶着5個月大的孩子來到機關,還給丈夫送來換洗衣物和水果。“作息不規律,你要多吃點水果補補維生素。”
黃輝一邊答應着,一邊迫不及待地抱過孩子,親了又親,“3天沒見了,兒子都不親我了!”
“怕是認不出你來了吧!”妻子調侃着說。“那怎麼辦,我還要繼續戰鬥了!”短暫相聚之後,黃輝很快來到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戰鬥。
望着丈夫離去的背影,妻子内心多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援和了解。因為那天丈夫跟自己說起,他從上司手裡接過青年突擊隊旗幟的事情。那一刻,她看到他眼裡有光。
(杭州交通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