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你,奶奶

作者:綠野清風客

奶奶已仙逝20多年了,可每當想起奶奶的音容笑貌都恍如昨天一樣。

奶奶一生經曆了軍閥混戰,經曆了張宗昌招來俄國大鼻子,老毛子剛走又來了日本小鼻子,老百姓可遭了殃了。再到後來共産黨把老蔣打跑了,才算過上了安穩日子。

奶奶很會講故事,我從小就是聽奶奶的故事長大的。老人家經的事多,講起來一套一套的。她剛記事的時候,男人還時興留長辮子,女孩子都得裹腳。可沒多久就鬧起了革命黨,朝廷小皇帝被推翻了,男人的長辮子都被剪掉了,女孩子也不再裹腳了。雖說是時興放腳了,可奶奶的腳不到十歲就被裹壞了,十個腳趾頭都彎到腳闆底下,打那時候腳就沒再長,放開了反倒站不穩了,隻能靠長長的裹腳布包着才能走路。我問她裹腳後悔不?她說那有啥後悔的,當時都那樣!

别看奶奶是一雙小腳,一輩子可沒咋閑着。雖說是不幹啥重活,可家裡地裡來回奔波。

爺爺年輕的時候給富戶當長工。每到青黃不接的時候,爺爺會給東家讨點麥穗、高粱穗啊啥的,奶奶便一穗一穗搓成粒,拿簸箕扇幹淨,随後拿到大石臼裡搗成米,再扇掉麸皮好下鍋。如果是挖來地瓜,奶奶就㧟着小筐到前街水塘裡一塊塊洗幹淨。由于腳小,每到塘邊都小心翼翼,生怕滑到水裡去。回家以後,要一塊一塊削淨皮,再切成小瓣下鍋。奶奶削皮特薄,生怕浪費了東西。

奶奶手巧,針線活也全。孩子滿百天都要做一雙虎頭鞋,東鄰西舍不斷找奶奶幫忙,奶奶用布邊布頭東拼西湊做得很好看。

那時候生活苦,農村人生孩子不住醫院,就在村裡找個有經驗的婦女做接生婆。奶奶心細膽也大,人緣又好,沒少幫人家接生孩子。

奶奶不識字。等到我上學以後,奶奶就念叨:小,咱家幾輩子都是睜眼瞎,你是咱家頭一個念書的人,可得用心學,我還盼着咱家能出個秀才呢!聽到我會讀課文了,奶奶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

奶奶過了大半輩苦日子,是個很節儉的人。大約在我十多歲的時候爺爺走了,奶奶一個人過日子。大爺和父親分家另過,都不讓奶奶下地了。俺們家孩子多勞力少,掙的工分少,幾乎年年缺糧食。盡管日子苦,大爺和父親也盡量讓奶奶吃飽。可奶奶不忍心,每到麥秋兩季,她就㧟着筐到地裡撿麥穗或豆粒。她說伺候棵莊稼不容易,瞎到地裡可惜了。雖說是一雙小腳,走到地裡倒看不出來太笨。

奶奶吃飯不講究,粗菜淡飯都吃得下,還很會湊合。

那時的春天愛鬧糧荒,好在這季節地裡的野菜和樹上的嫩芽比較多。奶奶常常采些榆樹葉或棠梨葉,拿麸皮一拌,有時也會撒上一把白面,上鍋蒸熟就着鹹菜吃。有時我在場,奶奶會放上幾滴油撒幾粒鹽拌一下,給我盛上一碗。看到我狼吞虎咽地吃得挺香,奶奶就顯得挺高興。

奶奶很少花錢,一件新衣服就過年穿幾天趕緊換下。平時穿的衣服,常常是縫縫補補,洗洗漿漿穿好幾年。

每逢麥收時節,奶奶就到麥場刷幾捆麥稭,留着平時掐草辮子。奶奶手快,一天差不多能掐兩拐辮子,一毛錢一拐,能賣兩毛錢,差不多頂一個勞力的工分了。

後來日子漸漸好了,吃上了黃面馍馍,再後來吃上了白面馍馍。奶奶可知足了,常念叨莊稼人有福了,擱過去大戶人家也保不住天天吃白馍馍。

奶奶愛熱鬧,一大幫孫子常來她也不煩。還常囑咐孩子們,在學校好好念書,在外邊别惹事,别打架。還說調皮的孩子長大了不好找媳婦,弄得我們稀裡糊塗的。

奶奶愛活動,脾氣也溫柔,老人們常找她聊天。她還愛趕集,有時候把自己紮的笤帚或掐的草辮拿去換錢,來時買點油鹽醬醋或針頭線腦。

奶奶一輩子沒生過大病,偶爾有點頭疼腦熱就抗過去了。她說她從沒吃過藥,也不會吃藥。

她九十九歲那年,冬天特别冷。她因為換了件衣服着涼了,開始感冒咳嗽,吓得大爺和父親趕緊找來大夫。大夫進家後又是把脈又是聽診,說沒大毛病,就是有點感冒。

大夫要打針,奶奶看見針就害怕,一直央求:孩啊,别給我打針,我沒病,過幾天就好了!不打拉倒吧,吃點藥吧,大夫便開了幾味藥丸。沒想到,奶奶真不會吃藥!本來幾粒半杯開水就送下去了,可奶奶一碗水都喝完了就是咽不下去。弄得藥丸化到嘴裡一半,把她苦得撇嘴,又吐出來了。沒辦法了,害怕也得打針。打針時吓得奶奶捂住眼,一會兒忍不住又想看,越看越嫌疼。

可是打了幾天針病不見輕,一家人便商量着挂吊瓶吧。誰知奶奶一聽說挂吊瓶更害怕了,死活不同意。大爺和父親就連勸帶蒙,說這是甜針不疼,輸上三天就能走路了。奶奶歎了口氣:哎,俺一輩子沒難為過人,這回難為你們了!她終于同意了打點滴。

幾天過去,疼不但沒減輕,痰還多了。奶奶情緒低落了,吃飯也更少了。大爺和父親問大夫有啥好辦法,要不就去住院吧。大夫是熟人,就直說了:哥呀,你們咋還不明白呢!大娘就是老了,好比熟透的瓜了,到醫院也沒啥好辦法。人再長壽臨走不也得借點因由麼?都過了九十九歲了,算高壽了!

就這樣,奶奶像是一盞耗幹的油燈,堅持了二十多天以後,終于平靜地走了。還差兩個月,她就可以吃上新年的餃子!再過兩個月,奶奶就滿一百歲了!

謹以此文獻給我勤儉善良又和藹可親的奶奶,願您老在天堂幸福!

想你,奶奶

圖文無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