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作者:大灰.子曰

談起藝術,總覺得他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仿佛遠隔着柴米油鹽的生活,是另一個平行的世界。

當我踏入一間藝術作品的展覽大廳,看着那些難以了解的題材,聽着身邊人言必這個流派,那個主義;心裡除了一陣雲山霧繞外,還要小心翼翼地避免露怯。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也許這篇西方藝術史的流水賬,能幫助你在下一次看展時,增加些許知識與自信。

原始時期

西班牙北部境内的阿爾塔米拉洞窟,被發現有上萬年前的洞窟壁畫。人類的祖先最開始使用礦石、碳灰和泥土,摻雜着動物的脂肪和鮮血調和出顔色進行塗畫。

塗畫的内容大多是動物題材。

遠古時期的人相信,我畫下了你,就會占有你;我傷害了你的畫像,也就間接傷害了你本人。這種思維現在也還在,比如《還珠格格》裡的榮嬷嬷紮小人。這是一種典型的原始思維,即“交感思維”。

另一種觀點是“巫術說”。舊石器的人類雖然已經會使用簡單的工具,打磨石器來捕獵。但面對兇猛的動物,并不輕松。為了給自己壯膽和更自信,會畫下這些動物,在畫裡戰勝戰勝他們,用意念戰勝它們。這個也是目前學術界比較主流的觀點。

圖 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圖 受傷的野牛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西方的兩大文明

希臘文明

希臘神話簡單說就是“神的起源、王位争奪、宙斯的情史”這三個部分。

Long long ago,宇宙漆黑、空洞,世界一片混沌。世界上第一個神----大地之母蓋亞出現,無性繁殖出三個神:海洋之神、天空之神和山脈之神。

蓋亞和天空之神烏拉諾斯生了六男六女。因為烏拉諾斯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并把他們投入暗無天日的深淵中。生氣的蓋亞,便訓示小兒子克洛諾斯割掉了烏拉諾斯的“小弟弟”。被丢到大海中的“小弟弟”,和海水的泡沫融合,在浪花中誕生了女神維納斯。呃呃~我們的女神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誕生。

圖 維納斯的誕生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克洛諾斯幹掉了父親兼哥哥後,順勢坐上了神界的王位。但他畢竟做了虧心事,時刻擔心遭到報應,就決定吃掉自己的孩子。他的妻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偷偷把最後一個孩子調包成石頭。這個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就是後來的天神 ——宙斯。

風流的宙斯,日後為藝術家們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

希伯來文明

《聖經》就是一個“人與神(即上帝)不斷約定”的故事。主要分《舊約》和《新約》兩部分。

舊約講述了神和人類的七個約定。

圖 亞當和夏娃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伊甸之約: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規定二人不要吃禁果。

亞當之約:二人偷吃禁果,被趕出伊甸園。上帝在懲罰人類的同時,也答應女人的後裔會成為人類的救贖者。

諾亞之約:離開伊甸園以後,亞當和夏娃生了兩個兒子,但哥哥出于嫉妒殺死了弟弟。失望的上帝認為之前的懲罰沒有效果,對人類很失望,決定用洪水沖走世界。但它的悲憫之心決定,在人類中找一個合适的人,讓他造一艘諾亞方舟載着成雙成對的動物逃生。

亞伯拉罕之約:神意識到,即使當初和他約定的人是可靠守信的,也無法保證他的後代不犯錯。于是采用代理人管理模式:從衆人中挑選最忠誠的人,如果做的好,就可以當萬國之王。第一個代理人叫亞伯拉罕。

摩西之約:亞伯拉罕之後的第二個代理人叫摩西。摩西遵照神的旨意,帶着子民回到祖先亞伯拉罕的土地,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在沿途,神還傳授了十條戒令,稱為“摩西十誡”,它也成為後來西方道德觀的核心。後面也會提到幾次。

巴勒斯坦之約:摩西死後,人們慢慢回到了巴勒斯坦。

大衛之約:大衛統一了巴勒斯坦,建立了以色列猶太王國。

後來,好好的大衛不知道哪根筋抽抽了,做出了一些毀約的事情。上帝意識到代理人也會犯錯,于是将之前的六個約定全部取消,派自己的兒子耶稣降臨人間。

從此,“新約”時代到來。

以神的兒子耶稣出生的時間為界限,開始了人類的新紀元。在《新約》中耶稣受盡了磨難,他這是在為人類伊甸之約的毀約行為而贖罪,隻有信奉耶稣,信奉神,人的罪過才能得到寬恕。

“摩西十誡”分别是:

第一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為什麼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第三誡,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第四誡,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仆婢、牲畜,并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内,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是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第五誡,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第六誡,不可殺人。

第七誡,不可奸淫。

第八誡,不可偷盜。

第九誡,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誡,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并他一切所有的。

生與死

世界從哪裡來?

中華文明:盤古開天地。

希臘文明:世界上第一個神蓋亞創造了世界。

希伯來文明:《舊約》寫道:“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作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從三大文明的描述中,總結概括一下,就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世界忽然就有了。

我們從哪裡來?

中華文明:女娲捏土造人。

希臘文明:普羅米修斯将泥土用河水沾濕,捏出人。

希伯來文明:上帝用地上的塵土捏出人。

大家的意見出奇的一緻,人都是從泥巴中來。也的确,人如果挺久不洗澡,一搓準一身漬泥兒。

我們到哪裡去?

這個大家夥沒有異議,答案隻有一個:死。

古埃及時期

從南至北貫穿埃及的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河,也被稱為古埃及的贈禮。但是這條生命之河,每年都會泛濫一次,對生活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同時洪水退去,又會給人們留下最肥沃的土地。這種周而複始的循環,也對他們的信仰産生了改變,認為生命也會像這周而複始的洪水一樣,可以死後複生。

為了穩固與永恒,建造了地基寬大的金字塔;為了讓死後的靈魂回歸肉體,會把人捆成木乃伊。

在作畫時,力圖儲存最有辨識度的部分,比如人的眼睛,臉的側面;不要求景深,不考慮空間布局,隻要求畫得完整;通過人物的大小和顔色的深淺來區分社會地位。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以後的“死而複生”。

圖 金字塔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古希臘時期

古希臘人在雕刻時會遵照一個比例關系,比如《米洛斯的維納斯》,也就是那個舉世聞名的“斷臂維納斯”。如果以肚臍為分隔點,上下身比例幾乎和0.618的“黃金比例”一樣,頭和身體的關系約是1:8,妥妥的模特身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很完美。

另一方面,古希臘不适合種植農作物,伴随着人口的增多,糧食的供給是個問題。隻能利用自身的港口優勢進行海外貿易,期間也會依靠武力掠奪。這種生存方式,決定了對美的認知,就是更加男性化,更加傾向于對力量的崇拜。

這時,我們再看“斷臂的維納斯”,就能了解為什麼要把女性的身體,也雕刻的那麼有肌肉感。

圖 斷臂的維納斯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古羅馬時期

藝術表現上,強大的古羅馬逐漸替代了古希臘,在羅馬帝國興盛的180年裡,統治者南征北戰,戰功赫赫。這個時期的藝術特點就是宏大且使用。當國家穩定強盛的時候,藝術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統治階層服務。在建築上要展現權力和财富,要極盡華麗。

圖 萬神廟穹頂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中世紀

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持續了近千年,因為社會的動蕩不安,人們把信仰寄托于宗教,認為信奉基督耶稣,在死後靈魂将得到永生。

教會為了傳教,為了讓絕大多數不識字的閱聽人能夠了解教義,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繪畫。

是以這個時期的繪畫,人物樣貌會比較雷同,表情和動作也比較呆闆。摩西十誡中也有提到,不允許偶像崇拜,是以在繪畫中,對于神的形象隻能用心去感受,而不能明确的畫出來。此時繪畫的重點是故事的表達,而不是藝術本身。

圖 面包和魚的奇迹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文藝複興

一個打破中世紀古闆的人------喬托

因為喜歡觀察自然,希望把眼中看到的真實,立體的表達出來。他使用“短縮法”,營造出空間層次感。不僅如此,更大的突破在于,在他的畫中人物終于有了生動的表情。

從這裡開始,中世紀的黑暗裡,終于迎來了一絲曙光。

圖 哀悼基督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作畫像數學一樣嚴謹------達芬奇

達芬奇最為人熟知的大型畫作應該是《最後的晚餐》。

在這幅畫作中,達芬奇運用了平行透視的構圖技巧。将多條透視線集中在耶稣頭上。使得神态平和的耶稣依然占據着畫面的C位。每個人物的表情和動作以及位置,都有着精心的設計和布置,一眼望去,就像是在看一場正在上演的默劇。

圖 最後的晚餐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達芬奇官方認證的對手------米開朗基羅

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的米開朗基羅,自從13歲遇到伯樂洛倫佐後,便開啟了他的開挂人生。

不到23歲,完成了成名作《哀悼基督》,被評價為拔高了“藝術”高度的雕塑;随後的雕像大衛,更是被評價“一旦看過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你就不再需要去看其他任何雕塑家(不管是在世還是已故)的任何作品。”;最令人驚歎的還要屬西斯廷禮拜教堂中的天頂畫,面積達500平米,超過3000個人物的史詩巨作。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圖 大衛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圖 西斯廷教堂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你美的像拉斐爾筆下的聖母------拉斐爾

拉斐爾的聖母形象就像手機行業的蘋果,已經成為這一形象的标杆。以至于,在誇一個人美麗時,會說“你美的像拉斐爾筆下的聖母”。

在他的畫裡,會經常通過三角形的構圖方式,使畫面擺脫呆闆,變得更有條序。比如下面的《雅典學派》,利用中間的大三角和兩側的兩個小三角,使得衆多人物井然有序,沒有絲毫的淩亂。而且很好的利用了景深,展現出大廳的寬度和縱深感。當然,拉斐爾也不忘夾帶私貨,把自己也畫在人群中,偷偷的漏了一小臉。

圖 雅典學派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文藝複興背後的“沒底氣家族”------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的發家,最開始起于放高利貸。但是摩西十誡中有規定,放高利貸的人死後會下地獄。于是,在自己家族的财富通過銀行洗白,家族聲譽變好之後,開始希望向神忏悔,以表達自己的誠心悔意。

主要的行動,就是贊助藝術家為教堂畫畫,修蓋教堂。

贊助的第一位藝術家馬薩喬,使其成為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繪畫的創始者。

他贊助完成了聖母百花大教堂。參與該項目的建築設計師魯内來斯基,後來成為西方近代建築學的鼻祖。

到了孫子洛倫佐時期,贊助了藝術史上大名鼎鼎的波提切利、達·芬奇、委羅基奧、米開朗基羅等人的藝術創作。

這個時期的創作主題,基本圍繞《希臘神話》和《聖經》展開。但是因為拿了金主爸爸的贊助,是以多少也會有點“走樣”,比如把金主的情人,或者弟弟之類的親屬形象,帶到藝術創作中。

美第奇家族最初是希望用回饋教會的方式,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但在這段星光璀璨的文藝複興時期,所資助的這些大牌藝術家,創作了大量藝術精品,很多被保留到了現在,成為留世的經典。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一種永生吧。

圖 美第奇家族成員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逼真的現實感和戲劇的故事性------巴洛克

教堂的富麗堂皇,不僅展現着教會的權力與财富,也在暗示着教衆,加入教會,會有好的生活,前途一片光明。這段時期的藝術作品,一改之前教會繪畫中的呆闆,加入了更多的動感意味。

圖 特蕾莎的沉迷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特蕾莎表情放松且沉醉,衣服靈動的褶皺,在小天使的襯托下,仿佛浮在空中;背後一排排的黃銅管,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反射到雕塑上,更襯托出一種如夢境般的空間感。

基于古典美之上的創新------新古典主義

它是誕生于18世紀的法國,提倡古希臘和文藝複興時期古典美的新畫派。

典型人物大衛和安格爾。

在安格爾的《大宮女》中,裸體更含蓄,更美,讓人聯想不到情色。更多的是對人體美的欣賞,也感受不到明顯的筆觸。他沒有按照古典畫法,嚴格的按照比例,而是明顯的延長了腰線。這也說明安格爾并滿足做一個工匠,而是在傳承古典的同時,也有着強烈的創新意識。

圖 大宮女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對理性的反思------浪漫主義

在之前的藝術創作中,會一直保持嚴謹的構圖,遵照嚴格的比例關系,還會小心翼翼的造型;作為一個理性與感性并存的人類,除了表現理性的一面,就沒有别的了嗎?

這種反思帶來了一種極具詩意的表達----浪漫主義。藝術家們通過描繪令人熱血沸騰和波瀾壯闊的場面,來抒發自己心中的理想。

圖 自由引導人民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深沉質樸關注平凡------現實主義

在經曆了對統治者的歌頌、對宗教的信仰、對人體的迷戀、對心中爛漫理想的抒發後,藝術家們又開始尋找新的主題。是的,在豐富的生活中,一定還有許多沒有涉及的人和物,也許他們卑微,也許他們渺小,但是他們一樣值得被表現,被欣賞。

這時庫爾貝站了出來,他說:“我不會畫天使,我根本沒見過她。”

圖 碎石工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請讓我自由的捕捉色彩------印象派

19世紀中後期,一群年輕人以“無名畫家”的身份,在巴黎開辦了一場簡陋的畫展,展出的作品是一些戶外寫生。這些在畫布上,看似亂塗亂畫的風格,被主流藝術圈罵個半死。然而,這些并不能阻止一個偉大藝術流派的誕生。

圖 日出印象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丢掉了傳統的繪畫手段:線條和輪廓。那在畫布上該如何表現呢?莫奈給出的答案是“顔色”。

比醜,沒有比我更醜-------後印象派

繪畫的藝術之路,在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技法,在不斷的立與破間不斷的演進。在行進到印象派後,前方的路該走向哪裡?每一種規則,總有打破它的人。這一次打開這個潘多拉寶盒的又會是誰呢?

人類繪畫從最開始的平面,單一色彩;從完美比例的身形和細膩的肌膚;到平面上各種騰挪躲閃的技巧;從2d的平面到3d的立體;從豐富動人的表情和肢體到朦朦胧胧的模糊;這一路走來,每一段路都走的很美。

但如今,當審美疲勞出現時,審醜就該出場了。這個時候畢加索來了,他不僅把畫面從3d重又拉回到2d,還把以前的清晰和‘像’,打的粉碎,再有心機的拼接好,讓你感受到審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圖 格爾尼卡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我隻為自己代言------表現主義

進入20世紀,畫的‘像’早已不是首要任務,在畫中融入更多的表達,成為主要的方向。

比如這位畫比人出名的蒙克。

圖 呐喊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從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夾雜着恐懼、驚悚和悲涼的呼喊。不禁使人思考,這是誰?他看到了什麼?呐喊前又經曆了什麼?

蒙克的母親和姐姐在他童年時因為肺結核病故。這幅畫就是孟克在照顧被病痛折磨的姐姐時創作的。而且在創作期間,父親和弟弟也相繼去世。他唯一的妹妹還患有精神分裂症,而蒙克自己也患有肺結核。

上天是因為嫉妒蒙克的繪畫天分,才奪走他生命裡的衆多親人嗎?當他面對這一切打擊的時候,沒有人知道他在心底,積聚了多少的憤怒與壓抑;而此時他能做的,唯有把這一切,統統化作手中的畫筆和顔料,發洩在畫布上。

這時,回頭再看《呐喊》,似乎能感受到畫中人,那撕心裂肺的呐喊,已經呐喊到失聲的撕心裂肺。

天馬行空------超現實主義

如果說表現主義有時會過于刺痛和傷感,并且言之有物的話;那麼超現實主義就是對表現主義一種含蓄的表達,有些話我不說,有些畫裡的話,你慢慢體會。

圖 記憶的永恒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理性的鐘表,遠處的海水山石,并沒有脫離現實;而軟綿綿的鐘表,讓我們看到時間在融化,感受到變質的過程,這些感性又在脫離現實。在畫裡,感性和理性是融合的,是變化的,又是和諧的。

看過了這麼各種藝術流派和各種主義,藝術到底是什麼?

在人類發展的不同階段,藝術的表現題材,表現手法都不同。看似高高在上的藝術,似乎又都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的地方。

在遠古時期,它是戰勝自然的信念;在古希臘時期,它是歌頌力與美的利器;在古羅馬時期,它為統治者歌功頌德;在中世紀,它是傳播教義的主要途徑;從文藝複興開始,它承接着芸芸天才們的思想洪流。再到後來,為世間萬物發聲。

在我眼中,藝術是一種情緒的表達,通過對美的描繪,輕撣去蒙在生活上的那層塵土。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藝術家。

雷諾阿說:“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

是以在最後,讓我們以一張都能看的懂,都能被欣賞的,美美的畫作,作為結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這些閃光的畫作一樣,快樂的站在陽光下,用心裡的光,照亮我們眼前的路。

圖 康達維斯小姐的畫像

了解西方藝術史的各種流派,這一篇就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