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曆代王朝的開國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是公認最低的,其實,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之君石勒比太祖的出身還要差,太祖起碼還是有自由身的農民,石勒則是人身自由都沒有的奴隸,曆經數十年的艱苦創業,石勒也完成了一部從奴隸到将軍,再從将軍到皇帝傳奇創業史。
石勒是羯族人,了解五胡十六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羯族作為“五胡”之一,其種族殘暴性和《指環王》系列電影裡的半獸人差不多,石勒算是羯族裡唯一的人類,他出身卑微,健壯而有膽量,雄武而又愛好騎射,替父親石周曷朱監督管理群胡,是以受到胡人部衆的喜愛和信任,衆父老評價石勒說:“這個胡兒相貌奇異,志向和氣度非凡,他的前途不可估量。”西晉太安年間,石勒和一些胡人一起被當成奴隸賣給師歡以充軍費,因為日常表現和其他奴隸的推薦,石勒有機會見到師歡,師歡見他相貌不俗,恢複了他的自由,恢複自由的石勒無處立身,隻能混迹江湖,甚至入山為寇,打家劫舍。最後投奔到前趙皇帝劉淵的麾下,因為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憑借着出色的戰績,在前趙成了獨當一面的将領。在劉淵稱帝第二年,石勒麾下的兵力已經增加到了十多萬人。此時的石勒,已經從打家劫舍變成攻城略地,完成了從奴隸到将軍的第一次身份的轉變。接下來,有了實力的石勒開始了自我創業,也即将完成第二次的身份轉變。
任何時候的創業,都離不開三個要素:人才,資本和方向!處于創業初期的石勒也很明白這個道理。為了吸引漢族的知識分子,在公元309年,出身草莽的石勒,在軍中為漢族知識分子專門設立了一個叫“君子營”的部門。後來還将漢族知識分子張賓奉為謀主。張賓的父親張瑤是中山太守,張賓自幼好學,心懷大志。平日自比張良,隻是苦于沒有遇到自己的明主劉邦。等到石勒出現的時候,張賓對人說:“我一生閱人無數,隻有這個石勒将軍能夠共成大事。”随後,張賓提劍叫門,投到了石勒帳下。一開始,張賓也沒有得到石勒的重用。但在張賓的計策和謀略屢試不爽之後,石勒開始對這個算無遺策的謀士言聽計從。在日後許多關鍵的時間點,張賓也都為石勒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無疑,張賓的到來,不僅讓石勒解決了人才的問題,也解決了創業方向的問題,可以說張賓讓石勒如虎添翼!
人才和方向解決了,就需要解決創業資本的問題,對于打天下來說,創業資本無疑就是軍隊和地盤!公元311年,石勒做了兩件事,大大地擴充了自己軍隊的數量,也讓自己成了前趙最大的軍事巨頭。當時,經曆“八王之亂”後隻剩最後一口氣的西晉還在做垂死的掙紮,國内尚有十萬大軍可以抵禦外敵。三月,西晉東海王司馬越死于軍中,衆人推舉太尉王衍為主帥。可是,王衍做個“清談”的男神還可以,卻沒有能力做領軍的統帥,王衍統兵的結果就是:帶領十萬大軍,在石勒的軍隊面前,直接變成了待宰的羔羊,不是被殺,就是被俘。石勒大獲全勝,借此收編了西晉的殘餘軍隊,軍事實力大增。此時的前趙帝國,除了石勒還有一位軍事統帥王彌,表面上兩位統帥合作無間,實際上内心互懷猜忌。王彌甚至密謀殺掉石勒,不料信使在途中被石勒的部下截獲,陰謀敗露。石勒還沒來得及反擊,王彌的一些部下就叛離他而去,使得王彌的兵力霎時衰退。實力大減的王彌,隻能暫時裝孫子,寫信給石勒示好,過于謙卑的态度,反倒讓石勒更加懷疑。正好此時的王彌正在與變民首領劉瑞激戰,因為兵力不支,求助于石勒。石勒原本打算拒絕,但在張賓的建議下,還是率軍赴援。為此,王彌大喜,并且天真的認為自己與石勒之間的嫌隙可以就此消除。于是在幾個月後,石勒設宴請王彌歡聚。王彌絲毫沒有懷疑,等酒過三巡,石勒突然動手,親自揮刀突擊斬殺了王彌,并且吞并了他的全部軍隊,至此,石勒成了前趙帝國最大的軍事集團首領。殺了王彌還不算完,石勒在事後上書前趙皇帝劉聰,指控王彌叛逆。劉聰非常憤怒,但也奈何不了他。此時前趙帝國内已經沒有人可以在軍事上抗衡石勒,是以劉聰不僅沒有問罪于石勒,反倒給他加官進爵,以作安撫。
有了一支龐大的軍隊,随之而來的最大問題就是軍糧不足,而解決軍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擁有一塊穩定的根據地,此時的石勒,就迫切地需要一塊自己的根據地。于是在公元312年,張賓為石勒分析了一下天下大勢,并制定了階段性戰略目标。他建議說:“閣下雖然已經擁有了一支龐大的武裝部隊,但一直在遊擊作戰,根基不穩、軍心難安。現在應當選擇一個恰當的地方作為根據地,屯糧養兵。”而且張賓還給出了幾個選項:西方的平陽,北方的幽州、并州,以及邯鄲和襄國。石勒聽後完全贊成張賓的提議,随即發兵,占領了襄國,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有了根據地的石勒,就不再是一支人數衆多的遊擊隊,而是一支可以自我供養的地方割據武裝力量了。一年之後,石勒又與張賓通力合作,一口氣吞掉了盤踞在幽州的王浚。至此,石勒的實力,已經完全脫離了前趙的控制,有了軍隊和根據地的石勒,也完成了資本的積累。
至此,創業路上的石勒,已經具備了人才,資本和方向,離創業成功(自立門戶),還差一個完美的理由!公元318年,前趙皇帝劉聰去世,劉曜繼位,到公元319年,石勒派左長史王脩獻捷報給劉曜,劉曜确受到石勒舍人曹平樂的蠱惑,認為王脩前來的的目的是要探自己的虛實,王脩傳回報告後,石勒就會進襲自己。鑒于當時劉曜實力的确大為損耗,是以劉曜信以為真,就派人追還王脩并殺害王脩,并且授予石勒的官位、封爵及禮遇全部擱置。石勒于三月回到襄國接到王脩之死的報告,大怒說:“我事奉劉氏,盡心做得比起人臣的本分更有餘了。他們的基業都是我打下來的,今日得志了竟想來謀算我。趙王、趙帝,我自己也能給自己,哪用得着由他們賜予!”自此與前趙結了仇怨。當年十一月,石勒稱大将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于襄國即趙王位,正式建立後趙,稱趙王元年。
至此,石勒完成了從将軍到皇帝的轉變,也完成了從奴隸到皇帝的傳奇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