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否》原著最精彩的片段:海氏用三句話撥掉了林姨娘20年的勢力

作者:瀞玥绯語

文/瀞玥绯語

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長柏的媳婦海氏是真正的王者,有手腕,有氣度,七竅玲珑,很是厲害。

特别是收拾林氏母女那一段,堪稱原著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海氏用三句話就撥掉了林姨娘盤踞在盛府20年的勢力,輕輕松松的就收攏了盛府大權。

這可是她的婆母王氏努力了二十年都沒有做到的,而她輕輕松松的幾句話就斷了林姨娘在盛老爹心中的形象,身邊的勢力一夜之間全被撥掉了。

《知否》原著最精彩的片段:海氏用三句話撥掉了林姨娘20年的勢力

第一句話:“照姨娘這麼說,姊妹間但凡有個不平,四姑娘就可以随意打罵妹妹,傷着幼弟,砸毀物事,忤逆嫡母了麼?”

原著裡寫道,此言一出,盛纮頓時一震,林姨娘變了臉色。海氏的這句話是非常厲害的,一下子就把所有問題全部點出來了,并且讓人一下子就分出了事情的對錯。原本事情就是墨蘭的錯,但因為林姨娘心計口才了得,颠倒黑白地把墨蘭設定成了一個受委屈才出此下策的人,還把箭頭轉向王氏,認為是王氏偏心自己女兒,故意沒有把墨蘭的婚事放在心上,墨蘭心有不甘才找明蘭撒氣。盛老爹原本就有些偏頗林氏母女,聽到林姨娘的一番哭訴,心裡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認為是墨蘭受了委屈才鬧了這一出姊妹鬧劇。

眼看場面向林氏母女傾斜,海氏點晴之筆的一句話,就把局面扭轉了,也等于把整件事情的對錯作了一個劃分。意思非常明白,姊妹之間不可能事事都公平,如果僅僅是因為覺得不公平就可以撒潑打鬧,根本就不是大家族該有的規矩,也不是閨閣女兒該有的教養,更甚者,墨蘭因為母親的勢力還忤逆了嫡母,這個罪名就更厲害了。

以前的大家族都是非常講究嫡庶之别的,嫡母的威嚴不容侵犯,林氏母女因為盛纮的寵愛,擁有自己的勢力,竟然可以在嫡母處理家庭事務時公然幹涉,忤逆嫡母之尊,這是名門望族不該出現的局面,而盛家卻出現了,海氏的這句話可以說為撥掉林姨娘勢力打了一個鋪墊。

《知否》原著最精彩的片段:海氏用三句話撥掉了林姨娘20年的勢力

海氏的話有理有據,接着又擺出事實。

“兒媳娘家裡隻有一位胞姐,可也知道兄弟姊妹在一道,總有個針長線短的,别說動手打架,就是言語口角,也會叫人笑話的。太太隻一回沒叫四妹妹去,四妹妹便污言穢語地辱罵手足,還意欲殘害妹子,今日若有個萬一,六妹妹的臉可就毀了!”
再說了,姨娘,您摸着良心說一句,自打來了京城後,太太每每出門,哪回不帶着四妹妹?反倒是六妹妹沒跟去幾回。況且男婚女嫁之事,哪裡有女方上趕着去求的?你讓太太如何幫着四妹妹吆喝?”

句句命中要害,林姨娘在跟王氏20年的争鬥中,從來沒有輸過,可是,面對海氏,她再精明的心計根本沒地方發揮,海氏的每一句話都讓林姨娘無法反駁,也讓盛老爹漸漸看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以及自己過份寵妾的後果。

第二句話:“如今朝堂上的哪位大員不是秀才舉人來的?有誰一開始便是閣老首輔的?便是父親,也是考了科舉,兩榜進士,然後克勤盡勉,累積資曆,造福地方百姓,漸成國之棟梁。姨娘何必瞧不起秀才舉人呢?”

這句話更是精彩,一是拍了公爹盛纮的馬屁,二又點出了林姨娘嫌貧愛富,看輕秀才舉人的心思,也讓盛老爹不禁想到,如果當年自己隻是個秀才舉人,林姨娘還會不會選擇自己。

《知否》原著最精彩的片段:海氏用三句話撥掉了林姨娘20年的勢力

盛老爹認為林姨娘之是以委屈給自己做妾是因為愛情,當年,林姨娘雖然落魄投靠盛老太太,但也是官宦人家之女,也是千金之軀,即便做不了高門大戶人家的正室夫人,但是普通門戶的正室夫人還是有資格的,但林姨娘卻委身自己做了妾,盛老爹内心是感動的,是以才會在二十年的時間裡百般寵愛,讓一個妾過得比正室夫人王氏還體面,對林姨娘所生的一對兒女也是偏愛呵護,生怕她們母子三人在盛府受了委屈。

就因為盛纮的偏寵,林姨娘在盛府可以說是橫着走的,擁有自己的勢力,完全不把内宅之主王氏放在眼裡,才會在王氏要家法處置打罵妹妹的墨蘭時公然阻撓,暮蒼齋裡才會出現,丫鬟婆子扭打成一片的混亂場面。這是大戶人家的大忌,也是最毀門戶的場面。林姨娘輕視秀才舉人的心思也一下子點醒了盛老爹,自己認為的愛情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愛情,林姨娘之是以選擇自己,愛得不過是财,而不是自己的才。

海氏接着又說道:“四姑娘今日會如此狂暴無理,便是情有可原,也理不能恕,四姑娘大了,在家裡還能留幾天?若這般嫁出去,将來在婆家也不好;三弟更是荒唐,内宅女眷有口角,他一個男子竟去插手其間,不過也是,到底是林姨娘生的,總不好瞧着母親妹子吃虧吧,可這總歸是荒唐。還有,院子裡的丫頭婆子最最可恨,不論如何,太太總是内宅之主,不論對錯,豈有她們插手阻撓太太的份兒!若是再嘴松些,把事兒傳到外頭去,豈非誤了爹爹的清譽?”

盛老爹為人寡情,但對仕途和興盛盛家卻是一門心思。雖然偏寵林姨娘,但還不至于糊塗到拿自己的清譽和家族做陪葬的地步。

《知否》原著最精彩的片段:海氏用三句話撥掉了林姨娘20年的勢力

海氏的幾句話讓盛老爹越想越氣,對林姨娘母子三人的做法更是失望,這句話的殺傷力十足,讓盛老爹看到了盛府内出現問題的根源所在,也是撥掉林姨娘勢力做的最後一個鋪墊。而海氏最後這句才是直接命中要害,也讓盛老爹終于狠下心清除了林姨娘的勢力。

第三句話:“永昌侯府未必非得與我府結親的,若四妹妹再鬧,怕是連六妹妹也攪黃了。還有最要緊的......您也知道,新皇登基,最忌的就是這嫡庶不分呀!”

在盛府,雖然還不至于嫡庶不分,但盛老爹捧妾氏打壓正室夫人的事卻是事實,這一番打鬧不就是林姨娘勢力太過強大造成的嗎?如果林姨娘沒有自己的勢力,她又怎麼阻撓得了王氏行使嫡夫人的權力。

此時盛纮心裡已十分明了,家中一切的禍源都在一處,如果再繼續如此下去,自己不僅清譽丢了,隻怕還會丢官位,家無甯日。他思慮極快,沉吟片刻,便最後做出宣判,墨蘭和林姨娘被禁足,直到墨蘭出嫁。最後,又跟王氏和海氏說道:“你們清理下丫鬟婆子,該發賣的發賣,該打罰的打罰,内宅總當安甯才是。”

事情到止告一段落,林姨娘的勢力被撥掉,盛府的大權回到王氏手裡,吃了林姨娘二十年悶虧的王氏,二十年的争鬥從來沒有赢過一次的王氏,在兒媳婦海氏的幫助下,真正的赢了一回,還是決勝千裡。

《知否》原著最精彩的片段:海氏用三句話撥掉了林姨娘20年的勢力

海氏輕輕松松的三句話就讓林姨娘翻不了身,可謂非常厲害,心思、手段以及語言的殺傷力非常到位,字字如刀,句句要害。

原著中,海氏是過得最幸福的一個,夫妻琴瑟和鳴相伴到老,長柏三次拜相,給了她無盡的榮耀,兒女成才(除了小兒子),兒孫滿堂,可謂富貴一生。

一個好女人惠三代,海氏真正地印證了這句話,一過門,就給婆母掃除了情敵,樹立了威嚴,撫育了一衆兒女,個個成才。做女子當像海氏,有手段,有心思,但又内心良善。

我是瀞玥绯語,喜歡用文字表達情感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