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寫出村上春樹的小說嗎?
上海譯文出版社日前在茑屋書店(上生新所店)舉辦了《人類的未來,AI的未來》《未來消費新形态》新書首發分享會。
圍繞“AI能寫出村上春樹的小說嗎?”這一有趣的話題,特邀緻力于日本哲學和文化研究的姜建強、複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嚴鋒和“譯文視野”的主策劃陳飛雪,進行了一場探讨。嘉賓們以未來社會“觀察員”的身份,和讀者分享他們視野中的未來世界。
 >

有太多資訊在試圖告訴我們,未來充滿變數和挑戰,隻屬于做好準備的人。
上海譯文出版社在新年伊始推出“譯文視野”全新品牌書系并出版該書系新作兩種《人類的未來,AI的未來》和《未來消費新形态》,打開了最前沿的話題。
《人類的未來,AI的未來》聚焦人工智能,是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與被稱為史上最強棋士的羽生善治的對談錄,兩位擁有頂尖智慧的名人圍繞着“十年後,百年後的世界将變得如何”展開對談。
話題從生命科學的最前沿,擴充到人工智能的界限與可能性。兩人運用了各自領域的專業知識,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各自領域未來的發展以及可能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
《未來消費新形态》聚焦經濟與消費,由發明“低欲望社會”這一概念的管理學家、趨勢專家大前研一編撰,彙集了YAOKO長川野幸夫、MUJI會長金井政明、ABEJA社長岡田陽介、旅遊業新創公司FREEPLUS須田健太郎關于消費态勢的思考。
不僅讨論了其企業何以成功,更是就“面對新的經濟發展趨勢,何以面對未來變化”話題作着重讨論,對未來的消費者、消費習慣、消費發展态勢作分析和預測。
暢銷書《低欲望社會》譯者姜建強表示,和《低欲望社會》一樣,這兩本書也是一個風向标的東西,“未來這個社會究竟怎麼發展,AI人工智能這個話題講到今天是不是它有拐點出現?究竟是不是在最終意義上能戰勝人類或者替代人類,現在全球的哲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怎麼辦?”
嚴鋒指出,“我們跟AI怎麼樣去構築一種關系?這種關系是不是一種開放的關系,我們今天很多人可能聚焦在AI會不會超越人類,會不會消滅人類,想得很可怕。那麼我們現在要不要就把它扼死在搖籃之中?也有人認為AI就是我們未來人類的救主,這種人比較少。”
在他看來,“我們可以更多地去設想,我們跟AI的一種共生的關系。其實我們已經離不開AI了,也不可能把它消滅,而AI一定會進化生長,我們跟它的關系不斷地發展,我們怎麼樣以一種建設性、開放的心态去跟它建設這樣一種關系。“
在回答“AI能寫出村上春樹的小說嗎?“這一問題時,兩位學者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姜建強的觀點是,AI再怎樣發展,它能夠寫出巴赫的曲子,但是不能寫出村上春樹的小說。“這個AI今後怎麼辦?AI可能今後和人類共生,然後幫助人類解脫那麼一種困境走向新的時代。”
嚴鋒則認為,“如果說AI可能寫出村上春樹,現在隻是說技術上,如果往上更新以後能寫。”在他看來,技術到一定程度是可以的。
現場讀者也紛紛加入了這場讨論,有讀者提出:“AI能寫出村上春樹小說的話,那他一定不是完美的村上春樹,隻是他認為的村上春樹。”
來源: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