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等待股改,不該是俱樂部躺平不作為的借口

等待股改,不該是俱樂部躺平不作為的借口

記者程善報道2022年1月9日,中國足協在成都召開第十一屆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會議上有這樣幾個資訊值得新賽季的中超關注:一是各俱樂部要進一步嚴格實施限薪政策,一線隊的年投資額限制在3億元内;二是全力以赴恢複主客場制,由各地自主決定是否開放球迷;三是所有球員均要和完成股改後的新俱樂部重新簽訂工作合同;四是各職業俱樂部未來隻要擁有U17、U19兩級梯隊就可達到準入資格,不需要再硬性要求承擔多個年齡段自有梯隊的營運壓力,U17以下的青訓還是分階段、分層次交給社會力量、地方足協和校園足球去解決。

從這四條明确的資訊中我們可以提煉出幾個關鍵詞,分别是“投資額限制”、“恢複主客場”、“股改”、“兩級梯隊”。其中,股改被很多中超俱樂部認定為啟動新賽季備戰的前提,近日不斷有俱樂部對外釋放消息,表示股改推進困難,使得賽季前的很多必要工作無法開展。那麼,股改是強制性進行的嗎?股改推進的緩慢到底該不該成為各隊啟動新賽季備戰的障礙和借口呢?

股改是2021賽季與足球俱樂部關聯最頻繁的詞彙之一,股改最初是寫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的規定:優化俱樂部股權結構。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鼓勵俱樂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場館等資源投資入股,形成合理的投資來源結構,推動實作俱樂部的地域化,鼓勵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漸實作名稱的非企業化。完善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立足長遠,系統規劃,努力打造百年俱樂部。

等待股改,不該是俱樂部躺平不作為的借口

《方案》2015年就已經釋出,但那之後的幾年正是金元足球鼎盛的時期,中超有多家俱樂部不惜重金在聯賽中猛砸巨星外援和名帥外教,讓股改隻停留在概念階段。直到2020賽季房地産企業普遍出現營運危機,中超很多球隊出現營運困境,才有球隊把目光重新聚焦到股改上。率先完成股改的是山東泰山,他們在2020年6月就順利完成股改,那之後,随着2021年石家莊永昌轉戰滄州,以滄州雄獅之名完成股改;老牌球隊河南建業也變身河南嵩山龍門完成股改。山東泰山2020賽季奪取足協杯冠軍、2021賽季奪取足協杯和中超雙冠;河南和滄州兩家俱樂部在2021賽季的平穩狀态,讓更多在生存困境中的俱樂部認定:股改是現階段唯一生存之道。

但,股改不是強制性的,否則也不會在政策釋出五年後,才有第一家中超俱樂部按照《方案》的建議完成股改:山東省電力公司與濟南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魯能體育股權劃轉架構協定,劃轉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部分股權給濟南市人民政府,由濟南市人民政府授權相關企業承接該股份。此後魯能體育以4:3:3的股權構成,分别由濟南文旅集團、山東電力公司和魯能集團共同持股,形成俱樂部股權多元化格局。而在當中擁有控股權的濟南文旅集團,正式成為泰山隊新“掌門人”。

山東泰山之是以能如此順利完成股改,與泰山隊原來就由國企投資有巨大關系。足協、中足聯籌備組與各俱樂部溝通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其實各地情況都不太一樣,目前中超球隊面對股改有三種情況:一,地方政府要求俱樂部等,股改已經啟動在完善過程中;二,俱樂部并非絕對沒有實力繼續營運,而是希望通過尋找新的投資來分擔現有的經營壓力;三,現有投資人徹底放棄,需要地方政府和足協接盤。第一種和第三種情況都相對較少,第二種情況略多,就是不想再投,中性名政策給了這些俱樂部一個可以期待政府的理由。

等待股改,不該是俱樂部躺平不作為的借口

足協和中足聯籌備組全力促進股改,初衷很簡單,第一是《方案》确定了聯賽生存模式和發展趨勢,第二就是不希望出現更多的江蘇蘇甯類的俱樂部,無視聯賽整體形象随意退出,對整個職業聯賽的負面沖擊在幾年内都很難消除。隻是股改的模式也不可能一刀切,更不可能強制。按照《方案》完成股改,需要政府和當地國企參與球隊未來的投資建設,但各中超中甲城市的情況千差萬别,股改截至目前也沒有既定的指導性意見,是以,誰都無法給股改一個期限。

股改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與其被動等待,不如積極主動想辦法去解決俱樂部的問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解決欠薪。現在不少俱樂部有訴訟官司沒有結清,主要都是因為拖欠工資獎金造成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完成股改,俱樂部之前的欠薪也将設立分立公司、由原投資人負責。股改後政府和國企的介入和投資,是為了俱樂部的未來生存和發展負責,并不會為之前的投資人解決曆史負債。客觀地說,經營狀況越好,股改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背負巨大曆史負債的俱樂部,更容易讓新投資人望而卻步。

是以,謀求股改和新賽季備戰、解決欠薪,并行不悖,沒有誰先誰後,任何俱樂部都不應該以等待股改為名完全躺平不作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