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常河 馬榮瑞 丁一鳴
安徽,新的一年,從追光開始。
在黃山擁抱第一縷曙光,是很多背包客的“夢想清單”。
新年的第一束光,也從安徽合肥西北部的“科學島”傳來——“人造太陽”實作1056秒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作,目前世界最長。人類距離無限而清潔的“終極能源”,更近了一步。
還有更多的光從江淮大地升起:科創之光——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号”“九章二号”相繼在安徽成功建構,全省大科學裝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産業之光——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産業園加速建設,“新能源汽車之都”強勢崛起;綠色之光——全省近10萬名林長河長湖長守護着400萬公頃森林、100萬公頃濕地,江淮大地處處綠水青山;文明之光——“中國好人榜”安徽人數量連續12年居全國榜首……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作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
總書記有号令、黨中央有部署,安徽見行動。
“今天的安徽,能級之變前所未有,位勢之變前所未有,創新之變前所未有,風氣之變前所未有。”安徽省委書記鄭栅潔用4個“前所未有”來概括“安徽之變”。
智造之光:制造強省賽道上的“種子選手”
“在合肥,聽見了人工智能花開的聲音。”在2021年11月舉辦的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位企業家深有感觸。
“安徽制造業的發展,改變了對一個後發省份的認知。”論壇上,一位多次深入安徽調研的長三角區域經濟專家由衷贊歎。
安徽不拒麥浪滾滾,不畏創新之難。科技創新讓這個曾經的農業大省迎來智造之光。2021年,安徽省首次入圍全國制造業十強省,制造業高品質發展指數居中部第1位。“家電之都”“新能源汽車之都”……蓄着澎湃的動能,安徽成為制造強省賽道上新晉的“種子選手”。
“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2021年4月,蔚來第10萬輛量産車在江淮蔚來合肥先進制造基地下線時,董事長李斌有感而發。2年前,蔚來曾陷入發展困境,合肥市雪中送炭,由地方國資平台聯合戰略投資者,通過股權投資形式注入資金,“救活”了蔚來。
一花引得百花開。2021年前8個月,全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雙招雙引”項目71個,總投資1925億元。
創新“傳奇”不僅發生在“網紅城市”合肥,整個江淮大地,都邁出了“并跑領跑”的步伐。
一篇由專業證券機構釋出的名為《進擊的安徽》調研報告認為,安徽在先進制造業上的布局,“硬核”表現讓人吃驚。
江風浩蕩。總投資60億元、年産500架各類中高端無人機的航空三院海鷹航空無人機産業基地在蕪湖市灣沚區開工建設。從水網密布的空地到廠房林立,隻用了6個月就填補了當地産業的空白。
如果說從無到有的“平地摳餅”難,那麼,對傳統産業的更新換代一點也不容易。
在淮北,傳統制造業鋁材加工通過與上海交大王浩偉教授團隊合作,在陶鋁新材料研發及産業化這一“創新無人區”夯實了領跑優勢。陶鋁新材料在柴油機活塞上的使用,打破了國外對高密度功率柴油機活塞的技術壟斷,C919大飛機通過使用陶鋁材料制造的地闆支撐梁,比原先材料減重達12%。
走進馬鞍山市幸福路旁的花園式工廠“馬鋼智園”,營運管控中心96塊螢幕組成的巨型顯示屏上,不斷跳動的資料反映着實時生産資訊。從“經驗生産”到“數字工廠”,有了“馬鋼智園”這個“最強大腦”,馬鋼完成了煉鐵全工序的遠端生産控制,生産效率顯著提升。
“如果錯過浦東、錯過深圳,現在決不能錯過安徽。”香港著名高新科技企業衡寬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吳蘇考察安徽時如此感歎。
創新之光:“黑馬”合肥做對了什麼
夜幕降臨,天鵝湖畔的燈火漸次亮起,璀璨的霓虹燈倒映在水面,一湖閃閃的星光俨然一座城市的生機和夢想。
“合肥的曼哈頓”,有人這樣形容政務區。“不!這裡就是天鵝湖!”合肥人的固執源于他們的自信:做有夢想的天鵝!
從廬州到合肥用了1391年,而從一座不起眼的省會城市,趕超51座大城市,地區生産總值邁入“萬億俱樂部”,合肥,隻用了20年。
“是什麼力量,讓合肥這個家底薄弱、長期‘不緊不慢’的中部城市陡然崛起?”2021年11月,一位西部省份上司到合肥考察後撰文:“‘視創新如生命、把創新當使命、抓創新像拼命’是‘合肥現象’最鮮明的寫照。”
在合肥,內建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能入選首批國家級戰新産業叢集,入選數并列全國城市第4。合肥智能語音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叢集、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型顯示實作“從一粒砂子到一台整機”的全鍊布局,是世界重要的顯示産業基地;內建電路集聚産業鍊企業300餘家,擁有兩座12英寸晶圓廠;新能源汽車産業頭部企業大衆、蔚來、比亞迪接連落戶;量子資訊、空天資訊、精準醫療技術等未來産業加快布局。
2020年,合肥GDP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045.72億元。GDP從千億到萬億,合肥僅用了14年。
全球每銷售8台筆記本電腦,就有一台來自“安徽制造”;每0.5秒就有一台筆記本在合肥下線,2020年營收破千億的聯寶的這組數字常被人津津樂道……
這就是“合肥速度”。
“近年來合肥被形容為中國新一線城市中最大的黑馬城市,合肥的發展絕不是傳奇,是江淮大地上真真實實的存在。”不久前,安徽省省長王清憲自豪地向國内外客商介紹合肥。
速度的背後是溫度。“押寶”京東方、千億資金“投注”長鑫存儲、“接盤”蔚來汽車……這一系列在外界看來的“神操作”,背後是合肥對産業精準的判斷、敢為人先的氣魄和專業、誠信、擔當的戰隊。
做強國資平台—快速反應—詳細盡職調查—果斷作出決策—注入引導資金—社會資本跟進—政府資金适時退出—再投入新項目,支撐這一整套工作機制的理念是:政府跳下水與企業一起遊泳!
“科技創新現在是合肥最大的辨別、最大的動能、最大的潛力。”針對網上關于合肥“網紅城市”“最牛風頭機構”的驚呼,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異常冷靜,“合肥不是‘風投’是‘産投’,不是‘賭博’是‘拼搏’。賭博是有今天沒明天,拼搏是抓今天赢明天,賭博靠的是手氣,拼搏靠的是手藝。‘合肥速度’背後靠的是創新創新再創新。”
“科技創新上,合肥集聚了一大批大科學裝置,有一大批科學家,在肥服務院士138人,各類人才200多萬人,更多人才從‘搶過來’到‘搶着來’。産業創新方面,合肥敏銳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和産業發展方向,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機制創新上,我們把有為政府、有效市場有機結合,通過政府更有為推動市場更有效。”虞愛華信心滿滿。
事實是,一個頂尖科學家,就意味着一支優秀的團隊、一套核心的技術、一個前景可期的産業。
雲飛路,僅百餘米的道路上,赫然分布着20多家與量子相關的高科技企業,合肥人稱之為“量子大道”。從“墨子号”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到量子計算機“九章”“祖沖之”,量子之光在每一個實驗室裡閃爍,也以領跑的姿勢照亮天空。
“網紅”合肥隻是安徽奮力前進的一個縮影。讀懂合肥,就能讀懂安徽。在大陸乃至世界的科技成果發展上,“安徽之聲”開始頻頻作響。
綠色之光:在“蘆葦灣”看見長江之變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李清照看來,項羽之是以不肯過江東,是因為缺乏該有的鬥志。
安徽不!
長江奔湧到馬鞍山段,突然向北,始有“江東”。長江東岸,“千古一秀”的采石矶淩江而立,再往北4公裡,有一處天然港灣,名為薛家窪。
踏上觀江平台,長江如練、落日餘晖和“蒹葭蒼蒼”的蘆葦,構成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态畫卷,“蘆葦灣”畔,鳥鳴悠悠,遊人如星。
薛家窪一度是漁民和漁船最集中的地段,是非法碼頭和“散亂污”企業的聚集區,危舊民居雜處其間,“雨天滿地泥、晴天滿場灰”是薛家窪人不堪的記憶。
“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矗立在江邊巨石上的這句話訴說着薛家窪變遷的動因。經過拆違、複綠、環保、漁民上岸,一個嶄新的生态園亮相長江岸邊,成為市民親江親水親綠的生态岸線。
上岸漁民陳蘭香如今住進了市區的樓房,成了“三姑娘勞務公司”的法人代表,她的丈夫也成了禁漁巡邏隊員。從“捕魚”到“禁漁”,改變的不僅是生活方式,更多的是生活品質。“隻要有空,我們都要到薛家窪看看。怎麼也想不到曾經污水橫流的港灣能變得這麼漂亮。”
同樣,很多人沒想到,10年前,在皖浙兩省開展的一場“億元對賭水質”嘗試,讓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補償機制成為一項成功的“樣闆工程”。2020年12月,安徽首宗水權交易項目在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挂牌,首筆新安江流域水排污權交易正式上線交易。如今,全國越來越多地區在生态補償機制的探索之路上不斷前行,以制度的創新來呵護綠水青山。
以新安江生态補償機制為突破口,安徽省将“新安江模式”複制到林長制、河長制、湖長制改革。目前,全省5.2萬名林長守護着400萬公頃森林和100萬公頃濕地。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安徽省把修複長江生态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全面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全面啟動巢湖新一輪綜合治理,巢湖水質明顯改善,環湖生态持續好轉。
揚子鳄放歸自然、野生江豚嬉戲長江、東方白鹳再現巢湖、升金湖濕地候鳥雲集……
與綠水青山相對應的是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全省生産總值從2.38萬億元增加到3.87萬億元,人均生産總值從3.9萬元增加到6.1萬元,發展格局實作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後”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曆史性跨越。
文明之光:牙闆綽闆奏雅韻
沒有哪一個省能像安徽把南北各種文化如此和諧地融為一體,既有溫婉低吟的紅牙闆,又有雄壯豪放的鐵綽闆,不同風格文化的碰撞、互鑒、融合、傳承,成就的是流光溢彩的文明之光。
冬天的曠野裡,淮河收斂起汛期時的火暴脾氣,悠悠訴說着人與水抗争又和解的傳奇;河水流過老莊故裡、管仲之鄉……彙成了一曲悠揚深厚的淮河文化之歌。
那歌,唱響在中國南北分界線上。
沿淮兩岸,冬小麥青綠如氈,生機滿眼。這一輪寒潮兇猛,利辛縣城北鎮劉染村村民江凱小心地“伺候”完土地,便“貓”進農家書屋“充電取暖”。比冬小麥更早“長”滿田野的農家書屋,在阡陌之間,守望着“耕讀”的浪漫。
“瓜蒌生病了怎麼辦,桃樹怎麼種産量高?有問題了俺就來書裡找答案,種地的學問可深着呐!”這兩年,江凱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種地的學問,他越學越起勁兒。
“耕讀”,在“雲上”也行。截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已完成15434家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全省農家書屋數字化建設實作全覆寫。
在合肥,100多個城市閱讀空間,亦如珍珠一般散落在街頭巷尾,隻需“出門右轉”,市民總可以找到“精神栖息地”。
也有人好讀舊書,便有人為他擺渡。合肥市六安路兩頭連着主幹道,鬧中取靜。鄰居一茬茬地換,增知舊書店還守着,守成了“最後的舊書店”,守成了城市的一道風景。“幾年前,父親罹患癌症,小店難以為繼。政府聽聞後傾力相助,許多市民也自發趕來幫忙。”父親走後,當年他親手栽下的綠蘿依舊水滴滴的,店主朱成龍望着它們回憶。
這座城市,從來熱愛文化,從來對熱愛文化的人給予最大的善意。
即便冷風凄雨,哪怕寒夜漫長,首開全國“24小時不打烊”先河的合肥科教書店也會以燈光溫暖溫潤着一座城。
“心有信仰前仆後繼,為理想變現實何惜捐軀……”長江邊,黃梅戲飛出“寒窯”,在建黨百年之際,更添幾分成色。不久前閉幕的第九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上,《共産黨宣言》《不朽的驕楊》《太陽山上》《旗映牯牛降》等新創黃梅大戲次第登場,古韻新戲,赢得的不隻是掌聲。
尋一條水路去新安江,粉牆黛瓦氤氲在水汽裡,又是一番天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百轉千回的新安江流經之處,珍藏着8000餘處物質文化遺存、100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産、百萬件文書文獻,坐落着451處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4700多處古民居。這座可以親近對話、沒有屋頂的“博物館”,藏着追溯曆史、讀懂中國的密碼。
西遞,“桃花源裡人家”。20世紀80年代,西遞的第一張門票是一張廢棄的香煙盒紙,背面手寫“兩角”,蓋着村委會的公章。如今,西遞村旅遊收入已達5000萬元,儲存完整的徽派古民居和“徽派三雕”曆經時光的浸潤,诠釋着“最佳”的文化密碼。
2021年12月,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第24屆大會公布了首批“世界最佳旅遊鄉村”名單,安徽省黟縣的西遞村和浙江省安吉縣的餘村入選。
這一刻,徽風皖韻不隻屬于安徽,也屬于中國和世界。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0日 01版)
編輯: 寶厷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