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綠洲的世界,在這裡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頭号玩家》向我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一個超脫世俗,拟态虛拟的VR網絡世界,或許在這片清水徜徉的綠洲上能夠生長出象征美好的未來的世界。現在讓我們按下時空按鈕,在寄托我們的美好憧憬之後回到我們的現實與時代洪流之中吧。
網絡環境就像是土壤,它給予每個依附其生長的事物于養分,而所誕生的事物或是受人生活創造出來又或是時代特征的現象标志。 《咬文嚼字》公布了2021年十大流行語。在成千上萬語詞中,網友紛紛歡樂刷屏,“小康”“雞娃”“躺平”“破防”之類熱詞,仿佛一語中的,種種讓人們或振奮或焦慮或困惑的親曆場景,絲絲縷縷,連袂閃回,織就标志2021的一襲衣裳……一個越來越顯著的特征,便是流行語詞正在跨越“廟堂”與“江湖”、跨越代際與地域隔閡,走向互鑒互證,彼此耳熟能詳。比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小康”“趕考”等時政語彙,雖非發端于2021,但入選了今年的“流行語”,說明其深入人心的程度。而網言網語的流動也很踴躍,“野性消費”“雞娃”“躺平”之類,源于網友線上互動互嘲,似乎不合文法規範,卻不胫而走、老少鹹宜,甚至登上主流媒體。語言正如一脈脈活水,在不斷流動中新陳代謝、沉澱流失。
千言萬語不及你一言,網絡熱詞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我們的時代特征和當代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就拿近些時間來萦繞在莘莘學子耳畔的熱詞來說——“内卷”,“甯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同學”“今日不卷,後悔一輩子”這些聳人聽聞的話語想必沒見過有說的人也會在網絡的流沙河中浸染過見聞過吧。這一詞(内卷)的本身含義其實是一個社會學詞,簡單來說就是在同一個社會背景下,各種資源的消耗日益加劇,人們極為渴求的事物無法滿足本我的剛需,加上社會個别媒體的焦慮販賣和自我責任意識的覺醒。催生出了砸鍋賣鐵也要把别人比下去的功利心态和本我主義。著名經濟學家馬克斯說過:當一個社會群體過度忘我的去追求有限的社會經濟資源時,那麼其結果必會是野蠻大于文明,重複大于革新,整個社會群體的物質和公德心進化将會放緩甚至是停滞。
這種現象勢必會更為加劇資源缺乏的緊張态勢,讓所謂努力變成知識的通貨膨脹,人們一直沉浸在窩裡鬥。但凡事都有好壞之分,這也提醒着我們社會問題的顯現和有待解決的必要性。如今成為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明白,大學是一個開放、多元的地方,它接納每一一個人,允許每一種生活方式的存在。或許再難找出一個更好的人生階段,能夠有較充足的時間、精力來探索自己最想做的事。“逃離内卷”,應該說是逃離單一的主流價值體系,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再微小),肯定自己做的事( 哪怕其他人都不看好)。是以,我覺得内卷的反義詞不是躺平”,而是青年們擺脫浮躁,堅持閱讀,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熱愛,不盲目随大流,發現自己的長處,并努力發展它;讓正确的人走在正确的路上,讓合适的人去追求他合适的夢想。
新時代的網絡建設需要鳴奏出符合時代的主旋律音符以及新的新生演奏者們。從《覺醒年代》的革命先驅們澎湃激昂的呐喊聲中,忘我探尋,撥開迷霧,方得始終,再到《長津湖》的志願軍将士們前仆後繼,英勇拼殺,保家衛國的不朽決心。有人說“我們的考點,就是他們的一生”,我們回望銘記曆史,就是為了以更加昂揚的姿态去展望未來。“緻敬、淚目、破防了”一個個言簡意深的詞,讓我們可以更加沉浸式的去感受和表達敬意吧,可以向他們傳遞出 繁華盛世正如君之所願,繼往開來吾亦正值少年,不負所望的讓自己的青春汗水揮灑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疫情形式依舊嚴重,經濟困難、地區間的戰争動蕩也時有發生,世界好像是烏雲密布,但好在仍有陽光與希望。在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新機。中國正在行動,越是路途艱險,越不能迷失自我與來時方向。善于運用國際規則和國力維護自身主權和經營好與友邦之交,唇亡齒寒在曆史上是時有發生的。青年有力量,國家就有希望,作為青年無論是在現實生活還是在虛拟的網絡世界當中我們都應該守好本分,遵守規則,做好自己的應盡義務。雖不能成為以小我成就大我的那一少數,但我們仍可以為祖國的美好未來獻涓滴,彙聚成海洋,在浪潮中大聲喊出着我們的頭号熱詞,如果奇迹有顔色,那一定是中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