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 | 逆飛的“候鳥”

作者:市見

候鳥逆飛,必有勇氣。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猶如逆向飛行的候鳥,每年冬天,定期“飛”往離家近3000公裡、溫差達30攝氏度以上的新疆,在冰天雪地裡連續奮戰。他們便是四川省參與棉花公證檢驗的纖檢人。

棉花是國家重要戰略儲備物資,做好棉花公證檢驗,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儲棉去庫存、服務纖維市場宏觀調控、保證棉花儲備品質安全的重要抓手。本世紀初,大陸正式推行“公證檢驗”這一棉花品質監測核心手段,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四川纖檢人在中國纖維品質監測中心的指導下走進棉花主産地新疆,成為棉花公證檢驗的重要力量。

早就聽說過他們的故事,記者一直想親臨其境,到他們奮戰的地方體驗個中艱辛。春節前夕,記者借“新春走基層”報道活動的機會,走進新疆棉花公證檢驗現場,進行實地采訪。

新春走基層 | 逆飛的“候鳥”

“花哥”的故事

記者在新疆見到的第一個四川纖檢人便是“花哥”。他幽默地自我介紹:“我就是花哥,不是心花的花,是棉花的花!”。“花哥”大名李小華,1986年畢業于中國紡織大學,現任四川省纖檢局公證檢驗科科長,從事棉花檢測已有33年,參與新疆棉花公證檢查也有近20個年頭。

作為新疆棉花公證檢驗四川團隊的專家和領頭羊,“花哥”全程參與棉花檢驗的技術指導和監督,最讓他操心的就是團隊的生産安全。每天清晨,他總是第一個起床,給汽車的前擋風玻璃除霜,擔心冰雪路打滑,就親自當駕駛員開到抽檢線,然後給大家上安全課。連續10多年,無論是在出行路上,還是在檢測工地,四川省團隊在安全方面都兢兢業業,不敢出一絲一毫的差錯。

新春走基層 | 逆飛的“候鳥”

去年10月,“花哥”的妻子利用國慶假期來到石河子探望久别的丈夫。她來到位于沙灣縣的棉花倉庫采樣現場,才發現倉庫就是四面圍牆圍成的一塊空壩子,連個遮風擋雪的蓋子都沒有。“原來是在這冰天雪地裡扯棉花啊!”妻子心疼地直掉眼淚。

“沒有輪換,沒有休假,我這幾年忙碌的軌迹,也是全國纖檢人的縮影。我隻是其中平凡的一分子,這是我的責任和使命,能從事這份工作我深感自豪。”2019年,李小華被評為“四川省第六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提起這份殊榮,李小華平靜地說。

家鄉的味道

一天采訪中,記者跟随“花哥”走進位于沙灣縣的“新疆兵棉宏泰物流”,這是全疆較大的棉花倉庫之一,整個庫區面積達1200畝,靜态庫容可達53萬噸。

記者在堆積如山的棉包廂穿行,如柱的冰挂從棉包的頂端垂下,伫立在棉包的外側,猶如一排排衛兵,見證着寒冷。

每一包棉花都留下了取樣檢測的痕迹。三三兩兩的檢驗人員身着厚厚的冬裝和棉帽,口罩将臉捂得隻剩下兩隻眼睛,認不出誰是誰。大家就這樣忙着采樣,測棉花的回潮率……記者在庫區穿行近兩個小時,但所到區域還不及庫區一半。

新春走基層 | 逆飛的“候鳥”

當天中午,食堂的氣氛格外熱烈。原來有四川老鄉為即将到來的臘八節捎來了老家的臘肉、香腸,準備為大家熬制臘八粥。消息不胫而走,一直吃便當的大家有點“燒鍋等不得熱”,強烈要求把全部臘肉、香腸煮出來,好大塊吃肉。經過讨論,最終通過提前“大快朵頤”的“決議”。

新春走基層 | 逆飛的“候鳥”

讓這些纖檢人欣慰的不僅是家鄉的美味,還有來自家鄉的問候、上司的關心。采訪當天也是四川纖檢團隊2021年入疆100天的日子。就在四川省纖檢局局長、黨委書記趙斌帶隊的慰問組正準備離開食堂時,眉山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蔣衛東帶領的慰問組一行也風塵仆仆趕到,他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挖掘整理纖檢人的事迹,在家鄉廣泛宣傳。

共同的孩子

在全面施行棉花公證檢驗之前,新疆棉花品質檢測一般是采取棉花加工廠送樣檢測,難免出現“挂羊頭賣狗肉”的現象,棉花品質難以得到保障,紡織企業深受其害。棉花公證檢驗真正改變了中國棉花的形象。

2009年,四川省纖檢局與新疆石河子纖維檢驗所在中國纖維品質監測中心的指導下,創辦了聯合實驗室。實驗室創立之初,由兩家機關共同投資購買了14台大容量棉花纖維HVI測試儀,對棉花馬克龍值等名額進行實驗室檢測。目前,聯合實驗室的檢測裝置已增加到30多台,本季聯合實驗室已完成棉花檢驗45萬餘噸。

新春走基層 | 逆飛的“候鳥”

趙斌此次前往新疆,除看望慰問職工之外,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與石河子市市場監管局和石河子纖檢所商讨,如何進一步提升聯合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在這一點上,石河子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黨組書記劉玉宏與趙斌早已形成共識:“聯合實驗室就如我們兩家共同培育的孩子,10餘年來,茁壯成長,四川纖檢的參與,讓石河子纖檢所無論從硬體還是技術水準上都得到很大提升,對石河子市370萬畝棉花和近20萬棉花産業人群的影響是巨大的,雙方理應更加緊密合作,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黨旗的力量

“入疆參與棉花公證檢驗10多年來,今年是成績最好的一年!我認為黨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李小華告訴記者。本季棉花公檢,四川團隊由省纖檢局,眉山、綿陽、南充、德陽、遂甯、資陽、涼山等市州纖檢所派出96人的隊伍參與沙灣縣和烏蘇縣的棉花公檢。如何戰勝嚴寒,保質保量地完成2021年度棉花公檢任務?四川省纖檢局首先想到的是黨員幹部職工。

33歲的李莘是省纖檢局2021年新公招的一名新人,畢業于紡織工程專業的他入疆後被安排在實驗室工作,但他主動請纓:“我首先是一名共産黨員,又是北方人,也是一名新人,是以我想先到采樣一線鍛煉鍛煉。”

與李莘一起公招進入省纖檢局的柳明星,去年國慶節剛剛結婚,還未休完婚假,就匆匆踏上征程,以共産黨員的身份申請“上前線”。

去年9月30日,來自全省纖檢系統的23名黨員在新疆成立臨時黨支部。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克服困難,出色地完成棉花公檢任務。

李小華告訴記者,棉花公證檢驗,不是按批次抽檢,而是每包必檢,每包的重量在226公斤左右。所有棉包都是加工廠以400噸壓力打包機沖壓打包,取樣人員首先用鋒利的工具缺口,然後用手在每個棉包中取出125克至150克樣品,沒有足夠的力氣和技巧根本幹不了這活兒。

在棉花采摘高峰期,為了不讓到庫的棉花積壓,四川團隊每天都是工作10多個小時,每天檢測量達到8000噸。采樣人員完成一天的采樣後,常常是連筷子都拿不穩。他們的手指大多變形,甚至指甲脫落,卻自嘲稱擁有“鷹爪功”。正是他們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前100天就完成棉花公檢66萬噸。

凜冽的寒風,如山的棉花,不融的冰雪和月夜裡對家人的思念,這就是屬于四川纖檢人“風花雪月”的故事!(顔偉)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