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讀
1月20日訊,衆所周知,在西方衆多打壓措施不斷實施之後,華為憑借自己的技術儲備以及經濟實力,已經足足對抗了32個月。
不僅如此,華為還推陳出新,轉型軟體領域,發力鴻蒙系統、智能汽車方案、歐拉系統、雲計算等軟體,在ICT的基礎上建構了一條新的護城河。
當然,西方針對華為的新規擊中了“要害”,徹底阻斷了半導體相關的先進技術、裝置以及産品,長達32個多月的時間裡,華為智能手機降至全球第六,5G訂單也被愛立信諾基亞大幅反超。

二、孟晚舟歸國之後,華為被曝存在“間諜”
華為之是以被特意針對,根本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華為5G技術“鶴立雞群”,領先西方主要競争對手諾基亞愛立信等兩到三年,如果不被西方打壓,華為5G的市場佔有率将徹底拉開,遠遠領先競争對手。
面對不可估量的5G市場,西方怎會拱手相讓,為了取得華為5G技術,種種動作也開始了,以無故拘留孟晚舟拉開了序幕,随後就是四次供貨規則調整,即便打壓如此徹底,西方依然沒能将華為“擊倒”,最後也以孟晚舟安全歸國而暫告一個段落。
近日,在孟晚舟安全歸國110多天之後,西方再次傳來一個重磅消息,華為被曝存在“間諜”,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1月17日,英國一家企業高管表示,英國安排“間諜”潛伏華為進行調查,确認華為5G沒有安全問題,最後之是以要放棄華為5G,原來是因為來自美方的壓力。
不僅如此,前不久英國前商務大臣也有類似的表态,不僅認為華為5G沒有威脅,而且單方取消和華為的合作,主要原因還是來自美方的施壓。
三、華為5G再次反轉,情況逐漸清晰了
英國正式表态,可以說華為5G的安全問題再次反轉了,背後的情況也逐漸清晰了,作為美方最重要的盟友之一,英國選擇“落井下石”,親自證明華為5G不存在所謂的安全威脅,這才是真正的打臉,原來背後一直都是美方,聯合澳洲、日本、越南、印度、瑞典等國家,一起禁用華為5G技術。
此前美通訊巨頭威爾森采用5G毫米波技術打造的5G網絡,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僅僅隻有0.5%流量貢獻,也就是說1000個消費者中,隻有5個人使用5G網絡,995個人甯願使用4G網絡,也不選擇5G,可見美5G品質有多差,不僅網速不達标,而且信号還容易被遮擋。
在美方5G毫米波被打臉之後,英國為何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力挺華為呢?背後的情況非常實在,那就是采用三星5G方案的英國正遭遇困境。
一方面,禁用并拆除華為5G裝置之後,英國的5G網絡建設整體延後兩到三年,也就是說要在2025年左右才能完成5G網絡全覆寫,遠遠落後其他歐洲國家俄羅斯、德國等。
另一方面,即便5G網絡建設周期如此滞後的情況下,英國還不得不增加建設成本,相比華為5G方案,至少增加170億元左右,完全是損人不利己。
四、華為已經清白了,能否改變5G市場走向呢?
不管是美方5G不受待見,還是英國5G建設嚴重滞後,完全是咎由自取,英國選擇力挺華為5G,不僅緩和了與華為的關系,而且也證明了華為5G是清白的,沒有任何安全威脅。
作為歐洲大國,英國的表态能否改變5G市場的走向,到底有何影響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有利于華為5G訂單的提升,英國作為歐洲大國,背後肯定有一大批追随者,如今英國證明華為5G的安全性,必然會赢得其他追随者的認可,進而選擇華為5G方案。
第二,進一步降低美方的影響力,作為一個科技大國,卻不允許其他國家的科技突破,反而使出種種手段對付一家民企,與強盜何異。
第三,進一步加速全球去美化,就目前的全球半導體而言,去美化已經初現端倪,國産半導體開啟了全面突破之路,日本組建自己的晶片代工産業鍊,歐洲開始打造自己的半導體聯盟等。
五、結語
不管是英國“間諜”表明華為5G沒有安全問題,還是美方背後施壓其他國家禁用華為5G,均可以證明華為5G技術的不可替代,掌握核心技術才有話語權,也表明了華為5G厘米波技術才是主流,而采用5G毫米波技術的美方最終自嘗苦果。
好了,再次反轉,華為被曝存在“間諜”,情況逐漸清晰了,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