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州民政部門加大救助力度迎雨雪 疫情下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早發現早檢測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蔡君彥

鄭州民政部門加大救助力度迎雨雪 疫情下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早發現早檢測

根據最新天氣預報,未來幾天河南将有兩次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記者從鄭州市民政局獲悉,為保障流浪乞讨人員等困難群衆得到及時救助,鄭州市民政部門在疫情目前、寒潮再來的雙重挑戰下,進一步加大了救助力度,日夜救助巡查。疫情下,尤其要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早發現早檢測,確定核酸檢測應采盡采、不漏一人。

鄭州民政部門加大救助力度迎雨雪 疫情下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早發現早檢測

寒夜裡 來鄭看病的母女倆得到暖心救助

“在街邊看到她們的時候,孩子趴在行李箱上睡着了,小臉凍得發紅,孩子媽一邊推着行李一邊扶着孩子,看着讓人心酸又心疼。”1月17日深夜,正在巡查的楊鵬濤、宋珂接到大石橋派出所電話的電話,立即趕到現場,見到了寒夜裡在街頭遊蕩的母女倆。

據41歲的母親邊女士介紹,她帶着兩歲的女兒從開封來鄭州看病,看完病天已經黑了,買不到返程的車票,又沒錢住飯店,也沒地方可去,就在街邊遊蕩。

讓她倍感溫暖的是,一場愛心接力,很快幫母女倆解了燃眉之急——

好心市民發現母女倆的窘境,及時打電話聯系了大石橋派出所。民警趕來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與鄭州市救助管理站聯系,救助管理站又及時通知在該轄區巡查的民政部門值班人員趕到現場。征求邊女士的意願後,楊鵬濤、宋珂和民警一起,把母女兩人送至定點醫院鄭州人民醫院南院區安置,讓他們有個溫暖的地方過夜。

“謝謝你們,真是幫了大忙!”得到幫助後,邊女士十分感激。

鄭州市救助管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鄭州疫情防控形式嚴峻,根據鄭州市民政局的要求,鄭州市救助管理站在加強巡查的同時,與公安、醫院等部門建立了關聯機制,秉承“有困必幫,有難必救”的救助原則,一旦遇到突發情況,會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對困難人員進行及時救助。受疫情影響,現在救助站内處于閉環管理,會将遇困人員送至定點醫院,了解其訴求的同時第一時間進行核酸檢測,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救助。

據了解,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鄭州市救助管理站通過開展巡查等方式,救助了數十位臨時遇困群衆,在多部門關聯下,這些遇困群衆均已得到妥善安排。

鄭州民政部門加大救助力度迎雨雪 疫情下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早發現早檢測

疫情下 加強救助巡查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核酸檢測全覆寫

寒冬時節,疫情目前,給鄭州民政部門的冬季救助巡查帶來了更大挑戰。尤其是流浪乞讨人員流動性大,防疫能力偏低,如何做好這一特殊群體的防護、檢測和救助,是重中之重。

“我們在原有巡查隊伍的基礎上,增加了專業社工隊伍,每天6時至24時對鄭州四環内的在建工地、橋梁涵洞、下穿人行通道、廢棄建築物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進行流浪乞讨人員等困難群衆的救助巡查。”鄭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從業人員郭武民告訴記者,其中,就包括十八裡河立交橋下等區域。

金水區經八路街道軍區社群指導員吳晨威,就與從業人員一起參與到流浪乞讨人員的核酸檢測和救助巡查中。由社群協調好醫務人員,攜帶醫療、救助物資,主動深入流浪乞讨人員滞留區域,以每人編号、不漏一人的方式,為他們進行核酸檢測采樣,并對需要救助者發放救助物資。

大家都知道做核算檢測需要二維碼,這些人有的練身份證都沒有,咋辦?

“社群從業人員采取手工輸入姓名、身份證号,或者捆綁從業人員手機發送資訊等方式,確定有身份證的、以及說不清楚自己身份證号碼的流浪乞讨人員全部進行核酸檢測。”吳晨威表示,已為轄區内流浪乞讨人員進行了核酸檢測并建立了工作台賬,確定應采盡采、不漏一人。

記者了解到,在鄭州市全員核酸檢測及重點人群核酸檢測過程中,為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核酸檢測全覆寫,鄭州市民政局成立了5個由局上司任組長、分管處室為成員的檢查小組,對市内5區和4個開發區的流浪乞讨人員核酸檢測進行專項督導檢查,督促各地加大巡查力度、加強部門關聯,確定流浪乞讨人員早發現、早檢測。據統計,截至1月16日18時,市内5區和4個開發區累計出動車輛600多台次,出動人員3000多人次,開展流浪乞讨人員核酸檢測采樣204人次。

為加大對流浪乞讨人員及其他困難群衆的救助力度,此前,鄭州市民政局已下發通知,對全市冬季救助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并向社會公布了全市各救助管理機構24小時救助熱線,提前采購的600多件大衣、1000多床棉被也已全部發放到各區縣(市)臨時救助站(點)備用,確定困難群衆得到及時救助,溫暖過冬。

來源:大河報·豫視訊 編輯:屈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