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上評|劉學州被生母拉黑:不是每一場尋親都能走向圓滿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特約評論員 江城

馬上評|劉學州被生母拉黑:不是每一場尋親都能走向圓滿

本文圖均為 齊魯晚報 圖

《我們的天才兒子》刷屏全網時,另一對父母的形象又進入公衆視野。隻是這一次,讓人心情複雜。

2021年12月6日,河北邢台17歲少年劉學州在網上尋親。二十多天後,他見到了親生父母。不過事情并未走向讓人感動的大團圓,相反卻是一地雞毛、火星四濺。

劉學州稱,他在出生後就被父母賣了換錢。其父母也承認,抱養人給了他們五六千元。尋親成功後,劉學州曾向父母提出為其買房或租房,但遭生母拒絕,并微信拉黑了劉學州。随後雙方隔空指責。最新進展是,劉學州稱因親生父母“颠倒黑白”,決定要與他們“法庭見”。

馬上評|劉學州被生母拉黑:不是每一場尋親都能走向圓滿

這個尋親故事走到這一步,我們已經感受不到父母、子女之間的溫情了。對比前不久孫海洋尋子孫卓的事件,更是讓人唏噓。孫海洋幾十年如一日的尋找,終于有了回報。當孫卓有所動搖時,幾乎所有人都在勸他“回心轉意”。最後孫卓決定回深圳,也是全網振奮,為這個圓滿結局而欣慰。

而劉學州的故事讓人涼意頓生。尋親是孩子主動發起的;找到之後,看不出父母有多少喜悅,互相之間的溝通也自帶距離感與陌生感;而從現在的情況看,孩子希望有所補償,父母卻似乎依舊把他視作“意外”與“累贅”。

這種情節多少讓人意外,但或許這才更接近生活的真相:并每一場尋親都能走向圓滿。親子之愛、父母之恩也不是天然的,那些殘酷、冷峻的現實,終究會存在。

客觀來講,劉學州要房子的舉動,确實不夠“體諒”生活境遇一般、還有其他子女的生父母。但又如何能要求一位自小被抛棄,現在确實生活困窘的孩子處事周到、乖巧,格外善解人意?相反,倒是這對父母如果真是将孩子“抱養”給他人換錢,其行為則涉嫌遺棄罪、拐賣兒童罪。

如果說劉學州的要求是不合理、不現實,那麼其生父母的行為更是不合法、不人道,有悖倫常、難以寬宥。

該事件極有可能進入法律管道,最後交由司法裁判來厘清是非曲直。但回歸其樂融融的親情氛圍,似乎已經沒有可能。劉學州是不幸的,但對于此時的他來說,也必須接受這種不幸。這就是真實的生活,沒有那麼多圓滿的童話,很多時候隻能靠自我堅強、自我救贖。

對于公衆來說,這也是一堂深刻的“人間觀察”課。我們以為的那些天性與倫理,并不是理所當然的。相反,這些價值共識,是古往今來無數遺訓典谟反複敲打、錘煉、規訓的結果,是人類文明告訴我們的道理。

可以說,很多“尋親”成功之後,雙方(特别是孩子)擁有幸福的家庭,依然是一種機率性事件。

是以,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要強調家庭的價值,強調如何成為父母、建構家庭根基賴以夯實的道理。社會應當去捍衛這種底線的價值觀,盡可能地減少人倫悲劇,避免家庭秩序的垮塌,避免每一個孩子被迫過早“懂事”。

有網友喊話劉學州,讓他趁早“翻篇”,别糾結了。這自然是最合适劉學州的理性選項,重新振作,開啟新生活。但作為身處其中的人,有些糾纏,總要理清;有些心結,總要解開。否則,不與過去和解,未來的路要怎樣走下去?

這種真實的人間百态,也讓圍觀的我們更加堅定,應該鼓勵個體成為什麼樣的人,社會要維系什麼樣的價值理念。

責任編輯:甘瓊芳 圖檔編輯:樂浴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