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以下文章來源于WHatplus ,作者5分鐘讀懂武漢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盈盈兩江

西來水泱泱

江上一輪明月

照多少沉浮過往

當香火煙燭的氣息飄過翠微路,沿着鹦鹉大道一路向前,彌漫到鐘家村的空氣中時,也就意味着,新年快到了。

對老武漢人來說,去歸元寺祈福,是過年的習慣。這兩年,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市民自覺減少聚集,但心底對未來的美好期望一直都在。

從前到現在,莫不如此。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1952年,臘月二十三,一大清早,家住漢陽的李雨生,就已經帶着家裡的伢,奔波在了去漢正街的路上。

他一手牽一個,一手抱一個,走了半天路,又和船家讨價還價了一番,才踏上了過江的渡船。等到了漢正街,已經快晌午。

那天傍晚,李雨生站在回來的渡船上,吹着漢江的江風,看着寬闊的江面時,心裡默默地在想,如果這裡能有座橋,就好了。

4年後,江漢橋宣告竣工。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後來,知音橋、晴川橋、月湖橋……70年間,漢江上,七座大橋先後拔地而起。

長江上,一橋、白沙洲、鹦鹉洲、楊泗港等一座又一座大橋,漢陽七彩橋都坐實,12座過江通道串聯起武漢三鎮。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如今,從漢陽走到漢口,不過10來分鐘,到武昌也不過半小時;而通過4、6、16号線這三條地鐵,半天時間内,便可從漢陽暢達武漢的任意一個角落。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發達便捷的交通條件之下,漢陽人的生活在車水馬龍間,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1970年,劉建林18歲,在西大街的一家木匠鋪子裡給人當學徒。

學徒的活不算多,每天日落,他喜歡去龜山轉轉,那邊有穿着工裝的國棉一廠員工,他們騎着二八大杠,笑着,飛馳在下班的路上。

這個時候,劉建林就想,要是能進國棉一廠這樣的國企就好了。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進了國企,意味着收入穩定,意味着吃喝不愁,甚至,還有機關宿舍住,相親時對面的姑娘還會高看你一眼。

一晃許多年,70歲的劉建林最後還是沒能進去國企。不過,他的兒子卻回到了當年的龜山腳下,在充滿了藝術和人文氣息的漢陽造裡,自己開了家設計室,揮灑着創意與夢想。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說不上大有所為,但潇灑快意之餘,也能照顧到全家人的生活,倒算是和劉建林當年的夢想殊途同歸了。

如今的漢陽造,林木蔥郁,曲徑通幽,一棟棟房屋間,都是藝術家們的奇思妙想,處處散發着武漢獨有的藝術氣息。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乃至武漢對藝術的追求,都因這一方小小的漢陽造,而被呈現在世界的面前。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1982年,鐘家村,一座三層樓高的百貨商店裡,趙麗英看了又看,逛了幾圈,什麼都沒買,又走了出來。

“不經逛,冇得意思。”

四年後,原本的三層樓一躍變成了十二層,漢陽商場名聲大噪,從“老九”一夜之間成為武漢商界三甲之一,蜂擁而至的顧客險些把櫃台擠翻。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再後來,新世界百貨橫空出世,王家灣憑人信彙、大洋百貨、摩爾城、海天歡樂購後來居上,還有漢陽萬達廣場、萬科未來中心VFC各領風騷。

已經當上了奶奶的趙麗英,現在仍然熱衷于逛商場,不同的是,她不再會失望着空手而歸,而是每一次都在盤算着,今天去逛哪一家更好。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在商場的人潮中,她能感覺到,自己還是年輕時的那番模樣。

漢陽也因這些繁華,與世界潮流相接軌,漢陽人的生活,從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2004年,葉婷和朋友從銅鑼灣溜冰城裡走出來,心中忽然湧起一股空虛感。

總覺得,好像每次和朋友出來就是那麼幾個去處:逛逛商場、溜會冰、壓一壓馬路,還能幹什麼呢?

葉婷其實不喜歡這麼吵鬧,她更想有個地方可以讓她安甯下來,靜靜地欣賞些什麼。漢口聽說有個劇院,可惜她沒去過。

假如哪一天漢陽也能有個大劇院就好了,這是葉婷想的最多的事情。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2006年,月湖畔,琴台大劇院落成。從此,武漢居民再也不用因為場地條件限制,而對許多高品質話劇、舞台劇說“不”。

又過了幾年,琴台音樂廳如期而至,再到現在,琴台美術館完工在即,戲曲藝術中心也已提上日程。以琴台片區為核心,漢陽人自己的文化藝術中心,一天天地完善。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琴台由此成為漢陽遞向世界的一張名片,在武漢提到藝術,斷然不能不提漢陽,不能不提漢陽的琴台。

而漢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以變得空前充實。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閑暇時,去大劇院看一出話劇,又或是去音樂廳聽一場演奏,都成了漢陽人喜聞樂見的業餘活動。

再或者,背靠外觀華麗優美的琴台大劇院,面朝月湖,自己來高歌一曲,也是隻有漢陽人才擁有的惬意生活。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從前,提到武漢三鎮,漢陽總是最為低調的那一個。

現在,人們開始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個三鎮一方。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月湖、龜山的秀美風景令人流連,琴台、歸元寺的厚重曆史讓人動容,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便捷時尚的超市商場,先進的智能制造、緊跟時代熱點的數字經濟一起将漢陽塑造成為宜居宜業的城區典範。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2022年,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在漢陽,擁有一個家。

這個家出門就是公交地鐵,武漢各地随心暢達。

這個家坐擁盈盈兩江,綠色園林圍繞,在樓下就能呼吸到最新鮮的空氣。

這個家溫馨簡樸、美觀大方,每次回家都是惬意的享受。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你好,2022

你好,漢陽

編輯 | 盼盼

來源 | WHatplus

漢陽人的心願,藏在70年風雨裡

出品:中共漢陽區委宣傳部 漢陽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email protected]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标明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