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代表委員熱議旅遊丨李國武:将在湖南旅遊發展大會上唱首“私人花園”

作者:日常惡魔
代表委員熱議旅遊丨李國武:将在湖南旅遊發展大會上唱首“私人花園”

湖南省人大代表、湖南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武。

紅網時刻記者 曾鵬輝 長沙報道

一座園子四季果香,花開不息,40 多畝地裡任你徜徉,這裡不是香格裡拉,也非私人花園,而是一座上世紀70年代就被廢棄的倉庫。去年竟吸引來自全國各地20多萬遊客打卡。

1月18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之前,省人大代表、湖南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園子業主李國武作為典型代表,在代表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他與大家分享園子美景及産業。

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态和文化消費模式。”這些年來,李國武在制作醬菜的同時,在廠房坪地種植花草瓜果,經年累月,花香、果香、醬香,竟自成一片樂園。他索性建成開放式旅遊工廠,遊客絡繹不絕。當年他怎會知道,這走的是一條最為時尚的文旅産業融合發展之路。

代表委員熱議旅遊丨李國武:将在湖南旅遊發展大會上唱首“私人花園”

十三村園内風景。

代表委員熱議旅遊丨李國武:将在湖南旅遊發展大會上唱首“私人花園”

園子名叫十三村,位于臨湘農村,臨近湖北,周邊丘陵逶迤。在上世紀70年代,這裡是國家糧食倉庫。據臨湘縣志介紹,倉庫可以追溯到三國,當時就是周瑜的糧倉,共13個。後來,李國武租下了整個場地經營醬菜,倉庫修舊如舊,變成廠房。斑駁青磚可見曆史長遠。

青翠的薜荔果藤爬滿了廠房牆壁,銀杏、枇杷、楊梅、香柚、柿子、羅漢松、五彩梅、龍棗樹……到處都是,凡有一絲空地,都種滿花草。果樹上挂着100多個鳥籠,各種飛鳥在這裡覓食,偶爾跳入人群,也無畏懼。走在園裡,時不時就踩着不知是哪個年代的石磨。園内開辟一小型農耕器具博物館,犁、耙、風車、龍骨水車等農具齊全。園中心還有一防空洞,曆史頗遠,兩米多高,4000多米長,兩旁全是正在發酵的醬菜缸,行人穿梭中間,醬香彌漫流連忘返。廠房就在遊客身旁,勞工們正制作榨菜、辣蘿蔔、腐乳、香菇醬等。200多名勞工都來自本地,上班、做家務兩不誤。來參觀的遊客,停停走走大半天後,臨行都會買些發酵醬帶走。

代表委員熱議旅遊丨李國武:将在湖南旅遊發展大會上唱首“私人花園”

李國武繪聲繪色地跟記者描繪着他的園子,“生态工廠、生态旅遊、生态産品。”幾年前,園子被評為國家級3A景區。四季遊客不斷,最多的一天接待1200人。後來,遊客實在太多,場子無法容納,隻能提前預約。很多遊客參觀後紛紛感言,“這是我一生都在追求的夢想地”“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工廠”。

代表委員熱議旅遊丨李國武:将在湖南旅遊發展大會上唱首“私人花園”

後來,李國武又在園内開辟一個禁毒展覽館,越做越完善,成為當地學生教育實踐基地,團隊遊客更多了,去年“七一”前夕,就接待過80多個機關。

代表委員熱議旅遊丨李國武:将在湖南旅遊發展大會上唱首“私人花園”

樹木繁茂葳蕤,一切都是原生态。李國武經營的産品也講究原生态。比如香菇醬原料,香菇來自從河南,那邊氣候好,香菇品質高,而植物油等配料都來自本地農村。李國武自豪地告訴記者,他一直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好産品疊加好環境,形成良性循環,是以李國武不愁産品銷路,遊客就是銷售員,他隻需要讓園子、産品持續呈現原生态的勃然生機。其實,李國武對經濟效益并無多大追求,他樂善好施,堅持做公益事業,由此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他個人生活簡樸,無别墅,甚至沒有買車。

不經意間,李國武把自己的園子做成了文化園、做成了旅遊網紅點。當下很多人都在刻意做文化大産業,一番折騰後,反而與文化背道而馳。許多文化産業老闆來取經,他隻說了一句,文化來源于内心的真實美感。

李國武曾經是一位供銷社下崗職工。他學過美術,愛好攝影,特别喜歡拍攝農村美景,作品《放歌新農村》被中宣部、中國攝影家協會標明在國家美術館、中華世紀壇展覽。26年前,他啟動屬于個人的、在農村拍攝一萬張笑臉的“文化工程”,已完成7000多張。那些被拍對象并非明星臉,但因笑容燦爛、淳樸、真實,許多鏡頭都成經典。笑臉一串,其實就是一段完整的農村發展史、時代表情包。李國武看着那些笑臉,也會開心一笑。他的笑臉裡,露出的就是文化秘籍。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湖南省将召開旅遊發展大會。李國武夢想着,他的園子将成為唱響湖南旅遊品牌的一道聲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