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作者:仰望天上星

“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圍繞這幾句話,展開思考——試着用自己的方式了解它。苦思冥想幾天,也無法全然悟透這句話的含義。權且用我有限的認知,來了解一下這句話。

我們的人生,都是一個輪回。一個從有到無、再從無到有的過程。就拿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真誠’,作為例子。

在我們經曆了幼年、少年、青年,直到步入社會之前,我們都是懷揣‘真誠’與這個世界交流。此時的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直到我們開始接觸這個社會,身邊的一切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我們用真誠對待身邊的人,卻屢屢的被無情打臉。于是我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們試圖去了解這個與我們‘真誠’完全背道而馳的社會。我們磕磕碰碰灰頭土臉的向前行進,有時候甚至會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懷疑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被迫做出改變,變得迎合、變得虛僞、變得狡黠如狐陰奉陽違。我們把自己從‘方’硬生生地磨成了‘圓’——當然,社會也認可了我們為‘它’作出的改變——我們如同尋找到社會‘遊戲規則’的孩子,欣喜若狂之餘,把‘真誠’埋在了心裡。

我們不斷接受着别人的‘社會經驗’,他們的‘社會真理’在我們耳邊不斷萦繞。‘它’讓我們委身求全,壓迫自己,好讓我們接受他的遊戲規則,融入‘它’的遊戲。為了擷取更多的‘資源’,我們被迫社交、被迫服從、被迫賤賣自己——一個上了賊船的人,就很難離開。

直到有一天,我們名利雙收,終于過上了别人眼裡的‘好日子’。我們不再糾結于事情的真相。一切都變得模棱兩可似是而非。我們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指鹿為馬’——我們不再争辯,沉默不語一笑而過。‘真誠’對于我們來說,竟成為了不切實際的奢求。此時的我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直到有一天,我們幡然醒悟。

我們發現自己活得很累,活得不像自己。甚至連我們想要陰奉陽違的人,也開始懷疑我們。于是我們痛定思痛,開始反思自己。我們痛下決心,決定找回真誠的自己。

我們起初會有些懊惱,抱怨‘社會’:我們本來就懷揣真誠的接近你,卻被你一次又一次的打臉。你告訴我們‘收起你的真誠!唯有迎合才是王道!’。我們妥協了。主動放棄自己的真誠,隻為尋找你口中的王道。而兜兜轉轉輪回一圈之後,你卻反過來告訴我:‘你埋在心底的真誠,就是王道’。

我們放棄抱怨,不再沉溺于别人的看法,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我們真誠待人,真誠做事,真誠地與他人相處。我們找回了真誠的自己的同時,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看似我們又回到了少年時期——坦率而真誠,但是也有不同之處。就像一位哥哥告訴我的:對待我們不喜歡的人,我們可以選擇真誠,也可以選擇不真誠。但是,唯有真誠,才能走得長遠。

此時的我們: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真是就是真來,假的就是假的——沒有半真半假;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真的可以是假的,假的也可以變成真的——沒有絕對的真假;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真的,暫時不是假的;假的,暫時不是真的——沒有永遠的真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