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長篇小說最高榮譽獎項。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至今茅盾文學獎已評選10屆,獲獎作品48部。如果每屆隻推薦1部作品去讀,依我個人的閱讀經驗,我推薦一下10部:

(總體名單見文末)

01第一屆茅盾文學獎推薦:姚雪垠《李自成》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姚雪垠晚年的論戰死敵劉再複說,十年浩劫,中國隻留下了兩部小說和八個樣闆戲,這兩部小說是:《金光大道》和《李自成》。劉再複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一度是新時代文學精英的領軍人物。他的這個評價帶有很尖刻的諷刺意味,把《李自成》和《金光大道》并列,顯示出二者的寫作背景、創作思想、藝術成就都是相近的,最主要的是說:二者都是錯誤時代下,用錯誤的思想炮制出的錯誤的作品。

但不可否認,姚老勤懇數十年著此三百萬字史詩巨著,開曆史小說之先河,其情節編排,無不複合史實,多處細節考證嚴謹,絕對值得一讀。

附: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百花文藝出版社

魏巍,《東方》,人民文學出版社

莫應豐,《将軍吟》,人民文學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國青年出版社

古華,《芙蓉鎮》,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國文,《冬天裡的春天》,人民文學出版社

02 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推薦:劉心武《鐘鼓樓》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鐘鼓樓》講的是1982年12月12日這一天早晨5點至下午5點北京鐘鼓樓一帶發生的故事,無非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北京市井生活。作者其實不帶有個人觀點描述了普通人生活中的一天,沒有開始沒有結局,生活原本就是如此瑣碎而平凡。每個人的喜怒哀樂都是他們自己的小說。現在讀來也不過時。

附:第二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2—1984)

李準,《黃河東流去》,北京出版社

張潔,《沉重的翅膀》(修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劉心武,《鐘鼓樓》,人民文學出版社

03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推薦:路遙《平凡的世界》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這部不用解釋吧。隻選1本的話其他的幾部根本沒什麼可比性。不過除了這本之外,淩力的《少年天子》其實也值得一讀,而《穆斯林的葬禮》當年也輝煌一時,現在好像沉寂了。

附: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5—1988)

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淩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孫力、餘小惠,《都市風流》,浙江文藝出版社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人民文學出版社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榮譽獎

蕭克,《浴血羅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徐興業,《金瓯缺》,海峽文藝出版社

04第四屆茅盾文學推薦:陳忠實《白鹿原》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這個好像也不用過多解釋,茅盾文學獎中閱讀最多閱聽人面最廣的就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了吧。

同時再推薦一下劉斯奮的《白門柳》。

附: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89—1994)

王火,《戰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學出版社

陳忠實,《白鹿原》(修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

劉斯奮,《白門柳》(一、二),中國青年出版社

劉玉民,《騷動之秋》,人民文學出版社

05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推薦:王安憶《長恨歌》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雖然我個人非常喜歡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但是不得不說《長恨歌》寫得太經典,既真實又魔幻,既瑣碎又耐讀。有人這樣評論說:張愛玲是将人世風光編織進一段男女情愛,王安憶卻是從男女情愛中鋪展出一番人世風光。張愛玲筆觸雖華麗,卻有着天地不仁式的肅殺;王安憶語調雖冷淡,卻包藏了樹猶如此樣的不忍。張近乎道家,王近乎儒家。

附: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5—1998)

張平,《抉擇》

阿來,《塵埃落定》

王安憶,《長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06第六屆茅盾文學獎推薦:熊召政《張居正》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第六屆獲獎的這幾部作品品質都還不錯,張潔的《無字》感情濃烈沉重;徐貴祥《曆史的天空》幽默風趣,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宗璞《東藏記》凝厚端方,典雅耐讀。但是出于對曆史小說的喜愛,我還是推薦熊召政的《張居正》。

附: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張居正》,長江文藝出版社

張潔,《無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徐貴祥,《曆史的天空》,人民文學出版社

柳建偉,《英雄時代》,人民文學出版社

宗璞,《東藏記》,人民文學出版社

07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推薦:賈平凹《秦腔》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賈平凹的書,厚實、綿密、耐讀。雖然都是瑣碎的事兒,但是你能讀下去,能進入到他的狀态之中,甚至就生活在他寫得那個村子,看着他們的悲歡離合。當代的小說家裡,我最喜歡的就是賈平凹和劉震雲了。

同時推薦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

PS:2005年的《收獲》雜志上的長篇忒牛,至今還記得我每期都讀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秦腔》《額爾古納河右岸》,另外有畢飛宇的《平原》和東西的《後悔錄》。

附: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3—2006)

賈平凹,《秦腔》,《收獲》雜志、作家出版社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收獲》雜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國作家》雜志、作家出版社

麥家,《暗算》,《鐘山》雜志(發表篇名為《暗器》)、世界知識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08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推薦: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雖然莫言的《蛙》很經典,但是如果隻選1部推薦的話,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一句頂一萬句》。

劉震雲最擅長的就是把一件事說成另一件事;也不是一件事說成另一件事,而是由一件事扯出許許多多事;也不是一件事扯出許多事,就是把小雪球滾成大雪球。反正不知道老劉怎麼沒把自己繞進去,也不知道老劉到底知道多少破事兒,洞悉多少人性。

張炜的《你在高原》實在讀不下去。畢飛宇的《推拿》很畢飛宇,也覺得值得一讀。

附: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07—2010)

張炜,《你在高原》

劉醒龍,《天行者》

莫言,《蛙》

畢飛宇,《推拿》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09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推薦:格非《江南三部曲》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實話說,第九屆的幾部作品水準差不多,都寫得不錯,但我也沒有特别喜歡的作品。相較而言,還是推薦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豆瓣上有段評價很好:《江南三部曲》寫的是愛情,是細碎日常,是欲望、理想與現實,是命運與無法用理性的那套邏輯去解釋的神秘朦胧,是反烏托邦的烏托邦,但終歸讓我們感覺到無處不在的時代的幕布。春盡,江南還在,因為人心和生活一直未曾缺席。

附: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

王蒙,《這邊風景》

李佩甫,《生命冊》

金宇澄,《繁花》

蘇童,《黃雀記》

10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推薦:李洱《應物兄》

茅盾文學獎每屆隻推薦一部作品,我推薦這10部

李洱《應物兄》争議很大,很多人說看不下去,但我還是強烈推薦。

一部《應物兄》,李洱整整寫了十三年。李洱借鑒經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記叙了形形色色的當代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言談和舉止。小說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為标題,爾後或叙或議、或贊或諷,或歌或哭,從容自若地展開。各篇章之間又互相勾連,不斷被重新組合,産生出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與意義。文學史将證明,對于漢語長篇小說藝術而言,《應物兄》已經悄然挪動了中國當代文學地圖的坐标。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本書中發現自己。

附: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2015—2019)

《人世間》(梁曉聲)

《牽風記》(徐懷中)

《北上》(徐則臣)

《主角》(陳彥)

《應物兄》(李洱)

10屆10部推薦閱讀具體名單如下:

第一屆:姚雪垠《李自成》

第二屆:劉心武《鐘鼓樓》

第三屆:路遙《平凡的世界》

第四屆:陳忠實《白鹿原》

第五屆:王安憶《長恨歌》

第六屆:熊召政《張居正》

第七屆:賈平凹《秦腔》

第八屆: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第九屆:格非《江南三部曲》

第十屆:李洱《應物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