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溫馨“回家路”描繪幸福“中國年”

作者:光明網

2022年春運于1月17日正式啟動,2月25日結束,共40天。“受疫情影響和各地防控政策引導,旅客出行存在較大的不确定性。”國鐵集團表示,從目前春運車票預售情況來看,2022年鐵路春運學生流、務工流、探親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規模,鐵路部門面臨保障出行、防控疫情的雙重考驗和壓力。

随着2022年春運拉開大幕,面對“地球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如何讓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考驗着交通部門的客運服務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曆經四十餘年的積累發展,“春怨”逐漸減少,春運的服務水準日益得到旅客認可。

2021年,全國鐵路投産新線4208公裡,其中高鐵2168公裡,全國鐵路營業裡程突破15萬公裡,其中高鐵超過4萬公裡。拉林鐵路、中老鐵路、徐連鐵路、朝淩高鐵、張吉懷高鐵、牡佳高鐵、贛深高鐵等沿線的群衆可以首次選乘高鐵動車組回家,中老鐵路的開通,更是成為連接配接中南亞華僑與祖國大陸的親情線。如火如荼的運能提升成為春運大考“最大底氣”。此外,鐵路實行更加精準地運力投放措施,據客流變化和車票預售情況,更加精準地實施“一日一圖”,動态安排運力投放和客車開行,春運每日可提供客座席位1050萬個以上,進一步緩解了運輸壓力,讓旅客返鄉過年不再受焦慮、擁堵之苦,真正感受到走得更好,離家更近了。

春運改革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一方面多措并舉解決群衆的購票問題。民工流、學生流一直都是春運的主力軍,也是重點關注的對象,為此,鐵路部門推出務工團體票服務和“學生專列”,讓在外奔波一年的打工族順利回家,也讓家長們吃上了“安心丸”。為友善貧困地區旅客購票,鐵路部門在廣州、深圳等農民工集中地開行“摩托大軍”專列。針對老年人、脫網人群和需要特殊服務的重點人群,線上線下全管道開展關愛服務,繼續保留人工售票、電話訂票、現金購票等服務方式,保障脫網人群便利購票,為購票不友善的旅客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服務。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服務閃亮登場,自助選座、刷臉進站、火車站VR導航、手機訂餐、電子客票、微信乘車資訊共享等實用“黑科技”讓“返鄉大軍”感受到寒冬路上的暖暖情誼。

安全文明一直與春運相伴而行。和往年春運不同的是,今年的“春運防控政策”也在不斷地變化,國家雖然提倡“原地過年”,卻更尊重自我意願,不斷地重申:返鄉政策禁止層層加碼。越是這種情況下,春運防疫安全越顯得重要。為此,在嚴格消毒的基礎上,鐵路大力推廣無接觸服務,增加車站自助裝置數量,優化自助裝置布局,引導旅客使用自助服務,增設進站綠色通道;推薦使用網際網路訂餐、列車微信訂餐,送餐至車廂座位,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交叉感染風險。同時,鐵路方面将根據局部疫情情況,快速調整運輸組織,停開、減開涉疫地區旅客列車,減少人員流動,為運輸安全加上“雙保險”。更為重要的是,各位旅客也要主動配合防疫措施,帶好口罩、亮出“綠”碼,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講述美好的中國故事。

溫馨的春運路,交織着發展的幸福。中國老百姓的出行需要,已經從簡單的一張火車票更多地轉變為旅行的那份舒适感。為此,我們期待更多的服務亮點,滿足多元、個性的服務需求,讓溫馨春運成為流動中國的最美印記。

來源: 西安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