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了我媽的“遭遇”:相比過年回家,這事更得留意

作者:憨爸在美國

Part.1

昨天一早,我從南京趕車去上海。

南京站新裝修過,挺漂亮,旁邊就是玄武湖,景色也很美。

檢票口在二樓,而列車在一樓。是以檢完票後,我需要下一層樓梯才能到達列車處。

聽了我媽的“遭遇”:相比過年回家,這事更得留意

可當我走到樓梯口時才發現,那裡有大幾十層台階,可是卻沒有電梯。不過好在我也沒行李,走下去就行。

我的前方是一對老年夫婦,老爺爺兩手拿着包,老奶奶則提着箱子。

箱子估計挺沉,老奶奶雙手抓着行李的把手,身子往斜後方努力地傾斜着,一步一步地往台階下挪。

才爬了幾個台階,老奶奶就撐不住了,她斜靠在欄杆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氣。

老爺爺在一旁很心疼,他把手裡的包放下,要幫老伴去拿箱子。

“你腿腳不好,還是我來!”,老奶奶拒絕了老爺爺的好意,她深吸了幾口氣,然後又抓起了箱子。

身邊有好些人經過,但大家都在趕火車,沒有人留意到這對可憐的老年人。

老奶奶的頭發已經花白,老爺爺的步履已經蹒跚,突然間,我覺得這一幕無比的熟悉,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我的爸爸媽媽也是跟這對老年人差不多的年紀。

如果我是這對老人家的子女,如何能忍心讓老人家如此遭罪,肯定特别希望有人能夠幫一把手。

想到這裡,我快步走上前,“阿姨,我來幫你”,我從老太手中接過了箱子。

箱子确實挺沉,這麼沉的箱子對老人家爬樓梯來說,真的是極大的挑戰。

我幫他們一路拿到樓下,把箱子放在地上,然後把拉杆拉起還給他們。

“謝謝你,小夥子”,兩位老人家在向我不住道地謝。

老婆在一旁跟我打趣,“小夥子,很帥嗎!”

我心裡也有點小得意,我一個中年男人,在幫助别人的過程中,不僅收獲了快樂,還順帶變得年輕!

聽了我媽的“遭遇”:相比過年回家,這事更得留意

Part.2

前幾天,我爸媽去親戚家串門。

她們以前出門都是坐公交,可是這次親戚住的比較遠,公交要轉幾趟車,是以老媽覺得打車會快一些。

老兩口走到小區門口,那裡是一條僻靜的小馬路,等了十幾分鐘,沒什麼計程車經過。

可能走到大馬路上才會有計程車吧,我爸建議走到大馬路上碰碰運氣。

于是,老兩口步行了兩公裡,走到了家附近的一條大馬路。

他倆站在馬路十字路口的一旁,看見計程車就招手。

又是幾十分鐘過去了,經過的計程車不少,可是沒有一輛停下來的。

曾經有一輛計程車停了下來,司機跟我媽說,雖然他現在是空車,但是他已經接單了,趕往接乘客的路上,是以沒法帶人。

末了,他給我爸媽提供了一個建議:“用打車軟體去叫車,像你們這樣攔車,是很難攔到的!”

聽了我媽的“遭遇”:相比過年回家,這事更得留意

我曾經教過我媽用打車軟體,可是裡面界面花花哨哨的,開屏還會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資訊,太過複雜。加上APP的字型也不大,爸媽看起來特别費力。

是以教了半天,二老還是沒學會……

那天我爸媽足足折騰了一個多小時,都沒能打到計程車,後來隻好搭乘公交,繞了半天才到親戚家。

老媽偶爾也會跟我唠叨,說現在科技是發達了,可是她卻感覺生活越來越不友善了!

打車更難打了,火車票不會買了,甚至連買菜都要網上接龍團購了……

Part.3

我是8年前出的國,基本上每年都會回國出差1、2次。但每次回國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劉外婆進大觀園的感覺。

因為,中國的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5年前回國,我困擾于路上打不到車,後來才知道現在打車,都流行滴滴這種打車APP。

4年前回國,我驚詫于路邊停滿了五顔六色的自行車,後來才知道這是提供給大家,用來共享出行。

3年前回國,我無意中路過曾經居住過的小區,結果發現周圍那些舊房子已經統統被拆了幹淨,取而代之的是一棟巨大的商業中心。

……

聽了我媽的“遭遇”:相比過年回家,這事更得留意

我們的城市越來越魅力,科技突飛猛進,而生活更是日新月異。

可是我卻發現,這種發展對于年輕人很友好,而對于老年人卻冒出了很多的問題。

在很多細節上,我們仍然有不少可以改進的空間。

比如在人行道上可以設定點斜坡,友善坐輪椅的老人能夠出行。

比如火車站上下坡的地方建好電子扶梯,友善拿行李的老人上下樓容易。

比如城市多配置些老年人打車的系統,友善她們打車更加便利。

比如APP能不能設定個老年人專用的界面,字型大一些,少一些花裡胡哨的功能,也能讓老人享受網際網路的便利。

尤其是,當看到老年人遇到困難時,我們簡簡單單的援助之手,也能幫她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難題!

真心希望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美好,像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樣的老人,也都能擁有一片快樂的天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