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定義、做法、氛圍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編輯導語:我們每天幾乎都有在社群内活動,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什麼社群,或是說,我們需要做社群的時候又應該怎麼做,以及社群的氛圍是什麼樣子的,本文從這三個方面來解析社群,一起來看看吧。
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定義、做法、氛圍

寫在前面:這是一篇講「社群」的文章,包括社群的定義、做法和氛圍。這個「沒想明白」的系列,我會努力更新下去。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

  1. 啥叫社群?怎麼定義,哪些是社群,哪些不是;
  2. 怎麼做起來的?經曆了什麼過程,有什麼規律;
  3. 社群氛圍是什麼?常被提起又沒被說清楚過。

一、社群是什麼

社群是以内容為載體的社交平台,包含「内容」和「社交」兩元素。要了解社群,就要搞明白這兩個元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1. 内容

這裡說的内容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不必局限于圖文、視訊、音頻、VR等。隻要能串起人和人的社互動動,成為連接配接媒介的載體,都是可以的。

從廣義上說,内容還包括産品功能,且是互相依存的關系。内容生長在功能上,功能依賴内容呈現,隻是強弱關系會有此消彼長。

比如,社交功能會産生feed,feed就是内容。以多年前的開心網為例,好友偷菜和投票這些功能被使用後會有feed,這些feed會帶來後續社交行為,成為社交關系的起點。

2. 社交

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與他人、與社會組織産生關系,是以社交是人類的強需求。

在這裡說的社交,主要指的是人從社群裡獲得的歸屬感,以及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行為。

表現出的現象是社群裡有意見領袖和他們的追随者、有根據内容的讨論甚至争吵、有人和人之間發生的雙向好友或單向關注的關系。

3. 内容和社交的關系

内容和社交都重要,在社群的概念裡缺一不可。社群如果沒有内容,就是交友或工具軟體;如果沒有社交,社群就是電視這樣的媒體。

很難說清是建立在内容基礎上的社交,還是在社交基礎上有了内容。不同的産品,有不同側重,都是說得通的,也都有現成的案例。

這3點說完,可以表達社群大概的概念,以及必備元素,但不能通過設定幾個明确的标準,去圈定出來社群産品,比如這幾個産品是社群,那幾個不是,真正非常嚴格的定義社群是不可能的。

在社群定義這個問題上,我遇到過最較真的讨論,是問我微信算不算社群?

我的回答是微信主要功能是IM,朋友圈是輔助功能,不算是使用者的必需品,從這個産品的内容和社交偏重程度來看,極偏社交到IM,是以不是社群。

對方再問:按你的邏輯,IM會産生内容,1v1的交流又屬于社交,為什麼不是社群呢?如果你覺得2個人太少了,那我拉個多人群呢,是不是就算社群了?

問題讨論到這麼細的粒度,意義就不是特别大了。但延伸出一個問題:如果社群是由社交和内容這兩個元素組成的,像是天平的兩端,那麼應該向哪一邊傾斜呢,或者該保持怎樣的平衡才合理?

如上文提到,這樣的問題是無法給出确定性答案的,我隻能表達自己的了解。跳過給定義的環節,以市場現有産品為例,給出下圖。

橫軸為内容,縱軸為社交,兩者屬性同時強者,一般為社群。

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定義、做法、氛圍

通過這張圖,同時解釋了其他幾種産品類型:

社交強、内容弱的産品,主要是IM和交友平台。微信是熟人社交,陌陌等産品是陌生人社交。

有朋友會說,陌陌啟動後預設也是feed,feed就是内容,為什麼放在「内容弱」的象限裡?因為這個feed看似是内容,實際并不是以内容生産和消費為目的,而是一種産生社交的機會。

這個案例再次證明了,社群這個概念沒辦法嚴格意義的定義,有時表象和本質有很大差異,是需要研究者的了解洞察才能有判斷。

社交弱、内容強的産品,主要是偏PGC類的。這類産品的内容重制作,且有媒體屬性,互動性不強。

抖音在這個象限,原因是追求效率的底層邏輯和上下滑的沉浸式體驗,導緻使用者較少顧及社交。也可以了解為效率和社交是内容産品的兩個不同方向,很難兼得,這裡不展開說了。

社交弱、内容弱的産品,雖不在本次讨論範疇,但我也做了歸類,就是工具類和交易類産品,後者通常叫電商。通過圖中案例,一目了然。

回到上文提到的,這張圖是依靠案例描述了「社交」和「内容」天平的關系,為什麼不能給出明确定義?

我的觀點是:當我們在談論社群的時候,是談論對社群的認識,重在過程,而不是拿到定義這樣的結果。我在上文中,也是重點在講社群兩元素及其關系。是以社群這個詞,更多的意義是代号,沒有必要給出終極解釋。

二、社群是怎麼做起來的

社群之是以存在,是因為人是有社會屬性和群體屬性,社交是剛需。是以人們在網際網路上因為興趣愛好、地理位置、社會階層、職業身份等元素聚集在一起,就有了社群。

這個「聚集在一起」的過程,很像滾雪球,要從小慢慢的滾到大,是以總結出社群成長需要具備三點要素:種子、吸引力、時間。

先簡單的說一下這三點要素:

1. 種子

就是社群建立初期的種子使用者,最早的那一小撮人。如果這個社群能做起來,那麼它的調性就是由這些種子使用者決定的。比如他們處于什麼社會階層、有什麼樣的價值觀、話語體系是怎樣的。

就像滾雪球,首先得有一個小雪球,才能慢慢滾大。等這個雪球滾得很大後,藏在最裡面的還是那個小雪球。

道理不難了解,這會延伸出兩個問題:

  • 社群建立時,種子使用者該怎麼選?
  • 社群成長起來後,怎麼應對變化?

問題一:社群建立時,種子使用者該怎麼選?

種子使用者選什麼樣的人群,依賴于業務方向。分為已有産品的新業務和全新社群産品這兩種情況,目前來看,前者的情況比較多。

已有産品的新業務,是指在現有産品上新增或重做社群子產品。比如工具+社群、交易+社群、PGC+UGC社群。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主産品增長乏力、留存和粘性變差、缺乏創新的場景中,希望通過社群子產品來增加粘性。

這裡插入一個與主題關系不大的問題。

社群子產品通常是獨立于主産品之外的,是與核心功能割裂的,處于輔助的位置。使用者使用社群子產品的路徑,要從其他入口切換,比如底部tab。雖然看起來入口明顯,但有過經驗的人都知道,滲透率會很低。

除了産品滲透率的問題,還有使用者心智的難關。使用者來使用這個産品,主要是使用核心功能,是以社群子產品并不在使用者原本使用路徑中,很容易被忽略掉。

我做過一些調研,問使用者是否知道某某産品有社群功能,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沒有注意到。經過我的示範,使用者才發現底部tab有入口。

全新社群産品,是指從零開始做一個獨立的社群産品。這種情況非常少,成功機率極低。

那麼,這兩種情況的種子使用者怎麼選?

種子使用者肯定要與業務方向是一緻的,先有後者,才有前者。是以種子使用者的選擇,是在這個業務方向上選擇對的人。這個「對的人」有幾種定義:

a. 符合業務方向。就是根據産品定位的情況來定種子使用者類型。

已有産品的新業務,肯定要與這個産品原本的核心使用者畫像一緻,沒什麼太多選擇空間。

如果是新聞類産品做社群,符合業務方向的就是35或40歲以上的男性群體;如果是電影票交易類産品,就要選擇高頻購票使用者,比如每周都有一次交易記錄的使用者。

全新社群産品,一般都會選擇身邊的現成資源。因為全新社群啟動難,業務方向的選擇大多也與創始人自己的資源有關,那麼種子使用者肯定也就是自己的人脈了。

如果創始人是媒體人,種子使用者也大多都是媒體從業者;同理,網際網路、财經、醫療、教育也是一樣的。

b. 有持續創作的基本能力。社群畢竟是UGC或PGC類的産品,内容生産和消費的運轉才是核心。其中内容生産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因為生産可以帶動消費,也可以改變消費結構。

内容生産是有能力門檻的,如果選擇的種子使用者群體無法跨越這個門檻,社群不可能做起來。

可以看看成功的案例,微網誌和知乎早期都是媒體人、網際網路人帶起來的,豆瓣是書影音這樣的文藝青年。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具備内容生産的能力和欲望,甚至寫字就是他們的本質工作。

當然,對于内容生産的能力和品質不一定要求這麼高,有的時候欲望也同等重要。

比如母嬰類社群,在中文網際網路這十幾年裡一直是穩定的存在。其中一個原因是女性在初為人母的時候,面臨身份轉變的适應問題。不懂養育嬰兒技巧、社交圈子迅速變小、婆婆老公也更難相處了,這些都是交流和傾訴的需求,具備相對更強烈的内容生産欲望,非常适合在社群落地。

c. 在圈層内有權威。在社群内容生産帶動消費的過程中,種子使用者不僅要有内容生産能力,還要有讓其他使用者追随的身份角色。

這種追随與被追随的關系,是從人的社會關系中帶到社群裡的。人們對權威的遵從心理是有普遍性的,會在不假思索的情況下選擇服從權威。

權威在社會中的表象往往是身份,比如教授、醫生、律師等。是以社群在選擇權威種子使用者的時候,可以通過身份來篩選。在不同的行業中,都有沉澱多年的身份體系,可以作為劃分使用者的方式。

也有很多領域,沒有明确劃分權威的标準,而是依賴口碑和江湖地位。在選擇這類種子使用者的時候,要求營運懂這個行業,要混這個圈子,否則是沒辦法有準确的了解。

問題二:社群成長起來後,怎麼應對變化?

這裡說的變化,可以解釋為面對社群的增長訴求,怎麼處理拓展品類和人群,又不會導緻社群水化變味的問題。

打個比方,最初選擇耕種一塊地,收成慢慢好起來,也具備了成熟經驗,不需要太多精力就可以保證這塊地的收成。于是就想用這個經驗去耕種更多的地,獲得更多收成。

社群人群拓展分為橫向和縱向,橫向是指涉及的内容品類增多或變細,縱向是指内容調性針對的使用者向上或向下延伸。

橫向拓展的關鍵點是人群屬性的相通點,順藤摸瓜的找到相關品類,再做供給側扶持和加大分發。

比如,足球、賭博、色情就是三個相關品類,使用者群體有相通點。看足球比賽的一定比例球迷會下注,下注的人也會看比賽;意志薄弱的男性,賭博和色情一般都會涉及。是以可以在這三個品類的場子裡,看到另外品類的廣告。

同理,國際關系、軍事、房産、财經的相通人群是「中年男人」,時尚、美妝、穿搭、舞蹈是「小女生」,籃球、數位、汽車、高圓圓是「直男」。

有了相關品類,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供給側的扶持和加大分發。

在這個階段,有些社群會重點放在供給側引入和扶持上,但實際上如果沒有很好的分發和變現能力,引入更多的供給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會帶來損失。因為創作者被拉到社群,發現成長不起來就會流失。可一旦流失,就很難再回來了。

是以重點在于先打通要拓展的這批創作者的成長通路,至少保證一定比例的存活率,哪怕暫時賺不到錢也沒關系。這就需要營運、産品、算法有目标一緻的協作,才能完成。

縱向拓展又分為内容調性的向上和向下兩類。向上是指高線高知使用者,向下是指下沉使用者。

拓展方法與上面橫向拓展類似,更多依賴分發傾斜來調整生态,撬動更多供給。平台的邏輯很簡單,什麼類型的内容效果好,就會驅使更多内容被生産。這樣的路徑比生産帶消費,會更快。

從實際案例中看,不同産品的拓展結果不一樣,還不太好找這裡面的規律。比如抖音就成功的從潮流内容起家,發展到覆寫全國網民,就是向下拓展的成功案例。

但也有讓人糾結的案例,知乎是做高品質知識内容起家的,使用者也都是高知高線,但現在向下拓展的時候,過多側重能獲得流量的博眼球内容,稀釋了自己知識屬性的特征,至少從當下情況來看,不能算是成功案例。

快手就可以明确被認為是向上拓展失敗了的社群産品,即使在過去幾年做了很多高線高知使用者的拓展工作,基本上沒有任何進展,無論從名額層面,還是從口碑、感覺層面,都是一樣。

是以,在社群人群拓展的過程中,有很多會決定成敗的因素,比如社群氛圍、時機、内部執行協作方式等。從目前的案例來看,也有好有壞,沒辦法得出統一結論。

對于這樣複雜的結論,我會思考社群的内容和人群可以被拓展嗎?可以被無限拓展嗎?如果不能,終點在哪裡。

想起之前一直把社群比喻為城市,可以承載不同的職業、收入、年齡的人群,有極強的包容性。

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定義、做法、氛圍

上圖是豆瓣的「阿爾法城」,已經關掉了

但實際上這個觀點是有問題的,線下城市能做到的包容性,線上上社群不一定成立。

線上和線下社群是有本質不同的。

線下社群承載不同的人群,主要依賴于地理位置分割。因為人是有活動半徑的,決定了這個範圍内的人群有相同屬性,像一個社群。以北京為例,地理面積足夠大,可以容納N個活動半徑,理應就可以容納N個社群。

線上社群就不同了,更依賴内容做連接配接媒介,内容呈現方式就受限于手機或電腦螢幕,以及也要遵循人機互動的規律。用人話來說,就是線上社群的使用者主要行為是刷feed,而且隻是在一個大池子裡刷,幾乎不會切換到小池子。

有朋友說,雖然都在一個池子裡刷feed,那這個feed裡的内容也可以千人千面呀。

至少目前算法的能力,做不到這麼理想,更多是依賴現有使用者資料做分發。首先,沒出現過的現象,算法很難學習到;其次,協同過濾算法,很容易導緻推的是大部分人都喜歡的内容。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在《傳播學教程》中講到過一個實驗,結論是雖然使用者的所在地、收入、教育等情況不同,但對于内容的喜好差距并不大。

是以,那些要新拓展的領域或者長尾分類,很難被當下的算法推薦出來。使用者看到的,是這個社群裡大部分人都喜歡的内容。

綜上所述,線上社群受限于内容呈現的形式和能力,沒辦法像線下城市一樣展現去中心化屬性,是以品類和人群的拓展會是非常艱難的任務。

2. 吸引力

雪球要滾大,社群也要逐漸做大,至少要有正常的人群進出流通,這就需要社群具備吸引力,吸引新使用者來和留的能力。

回到上文提到的社群「内容」「社交」兩元素,對吸引力的解讀是:

  • 有人味的内容,人設、口語化表達、鮮明觀點是三要素;
  • 可沉澱社交關系,單雙向好友、轉評贊、版面歸類是常見形式。

a. 有人味的内容

社群吸引人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同人的聲音。是以,這個聲音一定要有人的味道。

怎麼樣才算是有人的味道?有三個要素:人設、口語化表達、鮮明觀點。

人設,是人物設定的簡稱,由外貌、服飾、行為、性格、語言風格等多個元素組成的。鮮明又立體的人設,就像符号一樣,更容易在社群裡被識别和記住。

口語化表達,是語言風格,有與人對話的親近感。就像在樓下遇到小區鄰居,随便聊兩句的感覺,運用的語言一定是很生活很口語化的。

鮮明觀點,人設是人的特點,觀點是内容的特點。毫無特點的人和内容,都不值得被關注,社群也就沒有互動的可能。

那麼,沒有人味的内容是什麼樣的?

重制作、高投入的綜藝、電視劇、電影等内容形式,追求極高的内容品質,本身也不代表個人,是以與社群的UGC内容有很大差異。

制作精良和有人味,是無法兼得的。

以現在的直播内容為例,這種内容形态之是以吸引使用者,是因為無距離感、即時性、陪伴感等原因,個人屬性很強。但這類内容就很難做到制作精良,沒辦法承載複雜的劇情和遊戲規則。

也可以重制作、高投入的去做綜藝,然後以直播的形式播出,内容品質上去了,人味沒了。從資料情況看,即使有平台流量加持,效果也不會比一個原生大V的直播更好。在社群裡,有人味的直播内容更受歡迎。

b. 可沉澱的社交關系

人是社會性動物,社交是人的需求,是以人的社交關系就是收獲,就像掙到的錢一樣,屬于自己的,不想失去。

那麼當一個使用者在社群裡沉澱了活躍好友關系的時候,就像有錢存在了這裡,會經常來通路,流失的可能性也會極大降低。

是以,很多社群産品都有社交方向的名額。比如微網誌在衡量一個賬号價值的時候,會看他活躍粉絲的數量,數量越大,賬号評級越高。另外,從使用者增長的角度說,當新使用者在X天内産生有Y個好友關系後,留存名額就會大幅提升。

這些都證明了,社交關系對于留存的價值,也是社群的吸引力。

3. 時間

做好社群需要過程,就是人群聚集的過程,是雪球滾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不能被跳過的,這個客觀規律也是應該抱着敬畏之心的,不能寄希望有爆發增長,否則就違背了社群存在的意義和合理性。

除了滾雪球這個邏輯,時間還是社群這個生态不斷建立和調優的過程。

  • 建立,指社群的人和内容都要逐漸到位,而且人有高頻活躍,優質内容有穩定産出;
  • 調優,就是把社群裡顯性規則和潛在機制都調整到合适的程度,讓處于冷啟動狀态下的機器慢慢轉起來,有了慣性就會越來越快。

這個描述的有點抽象,換一個形象點的比喻。

我家住在一個有近30年曆史的小區裡,樓已經挺舊了,路也不是很規整,客人來了經常會迷路,好多枝葉茂密的樹,把房間裡的陽光都遮住了。花花草草看起來就那麼随意的生長着,并沒有那麼整齊。

但這看似舊和亂的小區,又讓人覺得很舒服。像人一樣,有自己規律的作息。早上是忙亂的家長,送孩子去幼稚園和國小;上午和午後就變得很安靜,老人們會坐在長椅上曬太陽;傍晚孩子們放學了,小區裡又熱鬧了起來。每個人都能摸到這個小區的脈絡,并融合進來。

在這過去的近30年裡,這個小區就在不斷優化自己。住戶在不斷調整結構,慢慢趨于一緻;相處的規範也在磨合,臨時停車位的設定、垃圾處理方式、上下學高峰期的交通治理、業餘生活活動區域等,都變得越來越合理和舒服。

這就是一個社群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是怎樣衍變的。可惜我不能用圖像表達這個變化的過程,否則感受一定更直覺。

線上的社群也是同樣的道理,社群生态包括文化氛圍、治理制度、話語體系、意見領袖等等,都是随着時間自發形成的。社群管理者更多是服務的角色,就像物業,而不是強力幹預者。

如果做社群,不遵守「時間」規律,偏偏要「速成」呢?我來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在百度工作的時候,在參與一個社群子產品從零的建立。百度的做法是,從百度貼吧的相關主題吧裡跑出TOP PV的文章,然後讓營運人工篩掉低質和不相關的,最後将剩下的文章全部灌進新社群裡。

也就是說,百度對建一個社群的了解,就是PM把相關内容先灌進去,社群就算建起來了,然後再讓營運去做營運。之後再有任何問題,就是營運的能力不行。

以上面提到的小區為例,百度會認為劃出一塊地,把樓、路、樹像擺積木一樣放在那裡,居民就可以安居樂業了。

這樣公司的基因,不會認為社群是滾雪球,是養起來的;也不會認為使用者是實實在在的人,是張三是李四,而是覺得都是0和1。這樣的視角看待社群産品,肯定是做不起來的。

這種情況不隻是在百度,後來在美團貓眼電影也一樣。其實這不是某一個員工或者leader的問題,而是老闆對社群是怎樣的了解和預期。記得在美團的時候,老闆每周在周報裡都希望看到社群名額的提升,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為了應對老闆的要求,隻能一邊做正确的事,一邊做老闆的事。多數時間很難兩全,動作會變形。

三、社群氛圍是什麼

1. 社群氛圍依賴内容

氛圍一詞的意思是周圍的氣氛和情調,那麼社群氛圍就是在這個社群裡特定氣氛和情調。

線上下場所裡,形成什麼樣的氛圍,與參與人本身,以及他們的行為規範、舉止、語言、音調、情緒、體溫等因素相關。想象一下都是裝滿人的酒吧與教室,氛圍是截然不同的。

線上社群的氛圍更抽象,了解起來比線下難很多,但道理是一樣的。線上社群氛圍與使用者本身,以及他們生産出内容的表達形式、話語體系、價值觀和情緒相關。與線下不同的是,感受線上社群氛圍隻能依賴視覺和聽覺去消費内容,是以舉止、音調、體溫這種線下可直接感受到的東西,線上是沒有的。

是以,線上社群氛圍主要依賴内容呈現。氛圍的差異化,就是内容的差異化。

2. 内容差異帶來氛圍差異

是不是忽視了産品體驗對氛圍的影響呢?當然産品原型、UI、互動對使用者感受會有很大影響,但并不是決定性的。比如當下抖音和快手兩個産品都有上下滑這種産品設計,但由于内容的差異化,會導緻使用者的感受不同。

這個問題就變成:「社群内容」是怎麼影響「社群氛圍」的,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把這裡說的社群的内容,抽象為社會群體的資訊。内容在社群裡生産和消費,就是資訊在社會群體中的流動和傳播。

資訊傳播有三個要素,分别是傳播者、接收者和訊息。

  • 傳播者和接收者,受自我印象、人格結構、人員群體、社會環境等因素制約;
  • 訊息,受内容的選擇和加工,以及媒介的選擇所制約。

這三個要素的運轉順序是由傳播者發起,做資訊編碼産生訊息,最後由接收者做資訊解碼,再給傳播者回報。如此反複。

是以,傳播者決定了訊息是什麼,掌握了資訊流動的主動權。如上提到,因為是傳播者在做内容的選擇和加工,以及媒介的選擇。

拿着這個邏輯回到社群氛圍這個話題。在社群裡,資訊傳播者就是内容創作者,接收者就是内容消費者,訊息就是社群内容本身,媒介就是社群的形态,是圖文還是短視訊。

也就是說,内容創作者産出内容,來吸引内容消費者,形成社群内容的循環。由于内容創作者受到自我印象、人格結構、人員群體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是以創作的内容趨同性越來越強。也就是說,一群多個屬性類似的人群,他們的興趣點、價值觀和表達方式都是類似的,是以生産出的内容也相似。

不同的社群,都有自己的一套上述循環,是以感受到的社群氛圍差異化,就來自這裡。

3. 一緻性的體感就是社群氛圍

這種内容流動的循環,對内容消費者是吸引、也是篩選。

感興趣并且認同的使用者,會留在社群并且支援創作者;不感興趣也不認同的使用者會流失掉。不斷運作這樣的循環,社群内流通的内容就越來越一緻,而且内容創作者和消費者的人群屬性也會一緻,并且穩定下來。

流通内容的一緻性,不是指狹義的相同内容,而是視角、興趣點、價值觀、話語體系的相同。這些因素,就構成了社群氛圍。

社群氛圍也是吸引力的武器。當對味的使用者進入這個社群後,會很快适應和融入,并且很難離開。本質上是人對某個群體的認同感,推動自己投身進去,拿到社交安全感和群體存在感。

凡事都有兩面性,社群的一緻性會帶來中心化的走向,會影響到社群規模的擴張。

也就是說,社群裡核心老使用者話語權越來越強,流通的内容壁壘也越來越高,導緻新人融入時會被老人排擠,也看不懂内容,隻能離開。

這會帶來惡性循環,讓社群裡有話語權的圈子越來越小,新人總在圈外,這樣持續下去,要麼新人都走掉,要麼新人老人必有一戰。不管什麼情況,都是社群的損失。

a. 以快手為例,成長路徑的原因導緻以下沉使用者為主,也就是三線以下城市的使用者。是以快手這個社群的一緻性體感,源于核心的内容創作者和消費者都是下沉為主,而且内容調性走真實和接地氣路線,也就是高線人群眼中的土和俗。

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快手裡最受歡迎的内容是土味段子、農村生活、趕海吃播、家長裡短、情感唠嗑等。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都以粗狂式為主,特點是毫無修飾的直接表達情緒、肢體動作幅度大、說話靠喊、詞彙量小且常有髒話。

畢竟中國的社會結構豐富複雜,導緻不同群體對内容的喜好度不同。快手上述類型的内容,對于高線城市使用者來說,比較難接受,或者即使去看也是以獵奇的心态。但對于下沉使用者來說,這就是自己身邊常見的現象,隻是做誇大處理而已,并不會反感。

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定義、做法、氛圍

三位有代表性的快手原生大V

快手這種一緻性,展現在内容創作者、内容消費者和内容類型,都展現了一緻的話語體系、興趣點、視角和價值觀,是以對于同樣是下沉城市的使用者,具備很強的吸引力,但對于非一緻性群體,就很難接受。

快手的社群氛圍,就是強有力的競争壁壘,也是自己很難突破的城牆。正因為此,在抖音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快手仍然堅挺在原地。但同樣,自己也沒辦法滲透高線使用者群體,吃不到這塊蛋糕。

b. 以微網誌為例,最初靠名人做起來的媒體型社群,在經曆了2013年的危機之後,通過精細化營運手段有了二次崛起。在這2013年前後的差别,從社群氛圍中也能感受出來。

微網誌推出的前幾年,使用者都是文化、媒體、科技網際網路這樣的群體,也就是離我們自己最近的一批人。那時候動不動就要發一條微網誌,還要@自己的好友來互動。後來在微信推出朋友圈之後,不知不覺的我們已經很少在用微網誌了。

但微網誌依然堅挺,核心原因在于營運政策的轉變,從主攻頭部轉向精細化營運中腰部創作者。這類創作者群體活躍度高,内容互動性強,吸引了一批自己的忠實粉絲。

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定義、做法、氛圍

來自微網誌副總裁曹增輝在混沌大學2017年的講座

發力中腰部内容創作者的營運,從供給側改變了微網誌的内容生态,品類細分了,各個領域的小kol出來了,就帶來了使用者結構的年輕化和下沉,從下圖微網誌給出的資料可以看出。

談到社群,我會想到這三個問題:定義、做法、氛圍

這個案例的一緻性展現在,微網誌在2013年之後的内容生态,與高線使用者不再一緻,是以這樣的群體紛紛不再活躍。而細分垂類的中腰部kol帶動着自己的粉絲,持續生産内容,把微網誌的使用者結構都調整了。

總結社群氛圍的核心觀點:

  • 社群氛圍依賴内容,内容是由内容創作者生産的,是以社群氛圍是由内容創作者決定的;
  • 不同社群的氛圍差異,取決于内容創作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結構、人員群體和社會環境的影響;
  • 内容在社群裡循環流動,會導緻内容創作者、内容消費者和内容趨于一緻。這種一緻性帶來的體感就是社群氛圍。

以上,是我這個階段對社群的了解,肯定不全面。

#專欄作家#

韓叙,微信公衆号:營運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産品營運專家,創業時經曆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使用者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網際網路營運領域,包括産品營運、使用者營運、社群營運和UGC營運。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