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如樂丹青寂寞千古事 書刻怡情畢生功

作者:海峽網絡

| 作者: 張繼 | 責任編輯: 陳勇 | 來源: 中國網圖檔中心

藝如樂丹青寂寞千古事 書刻怡情畢生功

藝如樂圖,蒙古族,畢業于内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内蒙古自治區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内蒙古藝術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内蒙古自治區書法家協會四、五、六屆副主席,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全國政協“新時代中國書法篆刻傳承與發展”課題組專家、内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突出貢獻專家。

藝如樂丹青寂寞千古事 書刻怡情畢生功

作品多次入展由中國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中國藝術研究 院主辦的“蘭亭獎”展,全國展、中青展、國際展。作品獲全國第十屆刻字藝術展優秀獎,全國篆刻藝術展銅獎,兩次榮獲内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藝術創作最高獎——薩日納獎,榮獲内蒙古自治區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書法家協會、北京民族文化宮、中國藝術研究院、西泠印社、中國印學博物館等永久收藏。出版多部專著、作品集。

藝如樂丹青寂寞千古事 書刻怡情畢生功

藝如樂圖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在我的朋友中他是姣姣者,原因是他具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天性,這為他藝術素養的不斷積累、藝術潛質的開掘提供了可能。他大學畢業留校工作,任行政工作後克服了公務之繁冗,依舊癡迷于書法篆刻藝術,将有限的餘暇悉數用于書法篆刻的研習、創作上,他比其他書法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鑒此,他的藝術經曆日漸豐富:參展、獲獎、出版作品集……

“藝無止境”,就在不斷獲得成績之時,藝如樂圖先生仍然不忘謙虛地參加各種書法篆刻教育訓練班、進階研修班,向老師、向同仁請益求教。現在他的一切成績,依我看來,無過天道酬勤而已。因為道理很簡單,人的天賦沒有多大差異。

藝如樂丹青寂寞千古事 書刻怡情畢生功

縱觀藝如樂圖先生的藝術成就,大約包括了三個部分:書法、篆刻、刻字藝術。

在蒙古文書法方面,他成績卓著。如果說,中國書法藝術是一個百花園,那麼,蒙古文書法就是百花園裡的奇葩!蒙古文書法藝術是中國書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在贊頌蒙古文書法獨特魅力之時,我們應該看到,由于蒙古文字具有拼音文字的特性,書寫時文字的中軸線便十分嚴格,形若雷池,成為了書法家們創造字型空間感的巨大障礙。相比之下,漢文字卻是由點、劃組成的方塊字,書法家在處理漢文書法作品的空間感方面,就顯得遊刃有餘、從容不迫。

我雖然不識蒙古文字,但觀藝如樂圖先生的蒙古文書法作品,真切感受到他線上條與空間感方面所做出的有益的探索。其作品或結構疏闊,氣概可以吞山河;或酣暢自然,貌若草原之上的行雲流水;或筆力遒勁,紙上風雷叢生;或甯拙毋巧,拙稚間不失大氣磅礴的民族精神;或動靜有緻,于揮灑間見盛世氣象。

雖然蒙古文書法仍然處于不斷發展提高的階段,然而“但開風氣不為師”,筚路藍縷,荊棘滿衣,我們應對藝如樂圖先生具有探索性的工作表示點贊!

藝如樂圖先生的漢文書法以漢隸為長,幾十年臨池不斷。他曾緻力于《禮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等規範隸書的研習,後對《張遷碑》《石門頌》等雄渾樸拙且變化豐富的隸書刻石十分鐘情,又從簡牍帛書及《秦诏版》中吸取了更多的成分,進而形成了漢隸與簡帛及秦篆相結合的隸書基調。其作品取《張遷碑》的遒勁、《禮器碑》的骨力、《曹全碑》的秀美,并将漢簡的樸茂率真融入其中,把碑的法度和簡牍的意味糅合在一起,既表達出了碑之靜穆、簡之動勢,同時得到了碑的金石之氣和簡牍的筆情墨趣,給人一種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藝如樂圖先生在篆刻方面也成績斐然。篆刻因脫胎于甲骨文、金文而與書法成為姊妹藝術,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凡是藝術都有它的規律,有着觸類旁通的特性。

藝如樂圖先生因學習蒙古文篆刻有年,轉而進軍漢文篆刻并且取得可喜成績,可以說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他的篆刻已經跨越了文字的壁壘,突破了書寫材料的限制,将對書法藝術的了解形諸金石,将繪畫藝術融彙到方寸之間(若肖形印和肖像印),這些都是藝術形式的遷延、轉換、拓展。倘若沒有根腳地驟然“轉身”,何以遊刃有餘呢?同樣由于他有繪畫的功底,是以治肖像印便駕輕就熟,信手以成,神形兼備。

作品賞析

藝如樂丹青寂寞千古事 書刻怡情畢生功
藝如樂丹青寂寞千古事 書刻怡情畢生功

最後,談談刻字藝術。刻字是借助書法、篆刻、繪畫、雕刻的手法以表達書藝的境界,這也是藝如樂圖先生近年來傾注心力的創作領域。他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優秀刻字藝術家,其作品也日漸引人注目。

幾年前我曾在全國第十屆刻字藝術展及其它一些展覽上看過他的部分刻字作品,印象頗深。我認為,好的作品不僅要唯美,要蘊藉醇雅,要有視覺沖擊力,還要兼顧思想性。

藝如樂圖先生刻字藝術的代表作《九曲黃河》即比較好地 處理了這幾者之間的關系。吳冠中曾說:“畫技不能等同藝術”,将此原則推而廣之,刻字也不能簡單等同藝術,隻有将刻字寓有深意才可謂藝術。

唐張懷瓘雲:“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因為刻字藝術的創作綜合了書法、繪畫、雕塑、篆刻等傳統技藝,是以對作者的文化素養要求也更高。隻有注重長期的藝術修養,才能統挈兼顧,綜合運用,取得成就。

藝如樂圖先生的才藝比較均衡,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創作出更多的佳作,隻需滿懷期待之情!

清代劉熙載《藝概》雲 :“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又雲:“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換言之,從事藝術者,都要解決由“技”入“道”的問題。

丹青寂寞千古事,書畫怡情畢生功。物我兩觀,實為藝術的境界、津梁,從事藝術創作者,都應采取“一切始于足下”的謹慎态度。願以此與同道共勉! (文 | 張繼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