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次看到餘秀華的消息,是在一個90後小夥公然示愛的視訊裡:
她穿着一件白色的紗裙,坐在秋千架上,身後是一個戴着墨鏡、身材魁梧的男子。
随着秋千一次次蕩起,她笑得很是開懷,像懷揣着甜蜜心事的少女。
視訊裡的男子,叫楊槠策,是一名養蜂人。
視訊中,他說了一段很是浪漫的話語,告白一般隆重:
我和她穿越四季,雙向奔赴
相聚在這個秋千架下面
......
在一年結束之際
感謝所有命運的相遇
感謝所有命運的安排
一切都是剛剛好
微風不燥,暖陽正好
許多網友給予了他們祝福,并不意外的是,還有很多人對這段戀情很是質疑。
質疑兩人懸殊的年齡差距,餘秀華大楊槠策14歲;
質疑楊槠策是為了餘秀華的名氣、錢财,甚至諷刺他“找了個媽”;
質疑餘秀華老牛吃嫩草。
對這一切,餘秀華都沒有正式做出回應。
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也許隻有時間能夠證明。
詩詞君想說的是:餘秀華,她很珍貴!
假如那情意得以長久,我衷心地祝福她;假如那情意不幸太過短暫,我也依然無比敬佩她。
因為哪怕上天對她并不寬厚,她也從未失去過愛與被愛的勇氣。
她說過的:“切膚之愛和靈魂之愛,我都沒真正經曆過,我還不甘心!”
不甘心才好,沒有這些不甘心,拿什麼去抵抗這無常的命運?
01
“隻和自己愛的人睡,就叫貞潔”
2014年,一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讓餘秀華一夜成名。
詩歌是赤誠地、熱烈地、坦率地、純粹地,乃至是大膽地、直白地、奔湧地、不顧一切地。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
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拟出的春天
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
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
把一些贊美當成春天
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
而它們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喜歡它的人,被徹徹底底驚豔到了;不喜歡它的人,也被徹徹底底地驚訝到了。
餘秀華火了,“蕩婦”的名号也随之如影随形。
對此,餘秀華的回應是:“我就是蕩婦怎麼着吧?”
甚至,她還不無調侃地寫道:
“好吧,蕩婦就蕩婦,我從堂屋蕩到廚房,從廚房蕩到廁所。後來一不小心就蕩到了北京、廣州等地,我寂寞地蕩來蕩去,警察看見了問都不問,我愛祖國如此和平。”
她的詩歌中,總有那樣多兇猛而浪漫、野蠻而直白的情欲、愛欲要去表達,要去宣洩。
來,封我為蕩婦吧,
不然對不起這春風浩蕩裡的遇見
我的野鴿子,
你銜來桃花銜來杏花銜來炮彈
我備了酒備了背叛
背了不死不歸的決心
你喜歡麥子,稻子,月光
這些能養活人的東西
我不過貪喝了稗子釀的酒
就被你貶到這一輪的人世,
這陌生的窯子裡
——《或許不關于愛情的》
我并不覺得這樣的詩句多麼可恥、下流,相反,它很澄澈,很純粹。
愛是一種本能,欲望是人的天性。
使愛變得可恥的,從來不是愛本身,而是以愛為名的虛僞與背叛;使欲望變得污濁的,從來不是欲望本身,而是對欲望無底線的肆意與放縱。
“隻和自己愛的人睡,就叫貞潔。”餘秀華如是說。
02
“我一定要離婚,我要為自己活着”
1976年,餘秀華出生時因倒産、缺氧造成腦癱,從此就口齒不清、行動不便。
史鐵生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不是每個人都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有些人就注定了坎坷的路途。
當我注意到我身體的時候,它已經老了,無力回天了
許多部位交換着疼:
胃,胳膊,腿,手指
我懷疑我在這個世界作惡多端
對開過的花朵惡語相向。”
——《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
腦癱讓她的右手不自覺顫抖,走路時常常站不穩,說話的時候,口齒也很難清晰。
身體的缺陷是一方面,心靈所要承受的歧視侮辱,與根深蒂固的自卑,是更深的痛與無奈。
19歲時,在父母的安排下,餘秀華嫁給了比她大13歲的丈夫尹世平。
丈夫不愛她,不懂她,甚至絲毫不尊重她。
記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裡,工友對尹世平說:“女人就是豬,全靠哄。”尹世平隻是呵呵笑。
尹世平在外打工,有一年春節,老闆拖欠了800元工資,他便特地帶上餘秀華去讨薪,讓她去攔老闆的車。因為餘秀華是殘障人士,老闆不敢撞。
就是這樣的一樁婚姻,餘秀華整整忍了20年。
沒出名的時候,她隻能在詩歌裡做痛苦的宣洩:
他揪着我的頭發,
把我往牆上磕的時候,
小巫不停的搖着尾巴,
對于一個不怕疼的人,
他無能為力。
——《我養的狗,叫小巫》
2015年,餘秀華幹脆利落地拿出了當時大半的稿費,結束了這段婚姻。
“你這個月回來我給你15萬,下個月回來就10萬。”
後來每每提起,餘秀華對前夫仍是滿腔的厭惡與恨:“這個婚姻就是扯淡。”
甚至在自傳體小說《且在人間》裡,她為小說中的丈夫安排了一個虛構的身份背景:坐過牢的強奸犯。
“我覺得寫小說挺好的,把讨厭的人都全部寫進去,别人也不能告我。”
這樣說的時候,我想她一定是微微笑着,帶些調侃,帶些諷刺,或許還有些如釋重負的歎息吧。
03
“如果你有愛的欲望的話,
你身體的欲望是沒有辦法被滿足的”
《朗讀者》裡,董卿問她:
“你的詩歌裡,為什麼有那麼多篇章都在寫愛情?”
她說:
“缺什麼補什麼,這可能是上天從我的生命裡拿走的,不會歸還的一部分。”
餘秀華的詩歌裡,愛,是永恒的主題。
用杜拉斯的這段話,來形容餘秀華,也很是恰當:
“愛之于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他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
有人統計過在她2014年到2015年1月20日公開面世的詩裡面,“愛”出現了140多次。
可是她又說:
“我的那些愛情詩,都是在我很痛的時候寫出來的。我想,真正能夠得到愛情的人,是寫不出詩歌來的。我因為愛而不得,是以寫了這麼多。”
似乎總是如此,越是拼盡全力追逐愛情的人,往往越是得不到愛情。
讀她的那些詩歌,清淩淩的,是一眼就會被擊中。
在幹淨的院子裡讀你的詩歌。
這人間情事
恍惚如突然飛過的麻雀兒
而光陰皎潔。我不适宜肝腸寸斷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于植物,關于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差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
——《我愛你》
哦,我們都喜歡這光,雖然轉瞬即逝
但你還是你
有我一喊就心顫的名字
——《風吹》
現實生活中的餘秀華,并不如詩歌裡那樣大膽。
如她所說的:“詩歌裡的性和生活裡的性,兩回事。”
越是珍視愛情的人,越是容不得愛情一絲半毫的不純粹。
她忠貞、寂寞,渴望愛,卻又因自卑與自傲,小心翼翼地不敢靠近愛。
餘秀華曾為李健寫下多首情詩,引發了許多網友的讨論。
對此,餘秀華曾在采訪中說:
這首詩其實不是寫給李健本人的,隻因他是公衆人物,誰都可以表白,就借用了他的名字。情詩實際上是寫給自己生活裡真實愛着的男人。
假如可以的話,誰不願有一副康健的身體,誰不願有一副姣好的皮囊,誰不願能光明正大地去愛其所愛,恨其所恨。
餘秀華她,被無可奈何地困囿于殘缺的軀殼,她可以肆無忌憚地去恨,因為早已無可失去。
但她卻不能無所顧忌地去愛,正因為愛,是以畏懼,是以小心翼翼。
她所有的大膽熾烈,都在詩歌裡;她所有的放縱肆意,都在文字裡。
她也勇敢,也不勇敢;也幸運,也不幸運。
可她一定足夠美麗,不是肉體千篇一律的漂亮,是靈魂獨一無二的美麗。
無論如何,我都祝福她:
祝她幸福,祝她美滿,祝有人愛她才華絢爛,有人愛她炙熱肝膽,但終有人愛她碌碌庸庸模樣,太平凡。
參考資料
新京報.餘秀華:我是一個在意貞潔的女人
三聯生活周刊.專訪餘秀華:我要不是死皮賴臉活着,早就死掉了
當代文學.餘秀華: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不一樣的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shicishijie)原創釋出,作者:葉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