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美國和俄羅斯31年相親簡史:無法做夫妻、朋友,又不能相忘于江湖”,我們談了俄羅斯作為弱勢的一方,為了在俄羅斯新時代聯邦時代擺脫過去的惡名,過去特别是沙俄時代,俄羅斯給世界什麼形象?貪婪的嗜地者,不斷侵略擴張。
但問題是,俄羅斯聯邦還是那個時代嗎?很顯然不是,而是不斷地忍讓。即使收複克裡米亞,俄羅斯也是在收複曾經的故土,但如果當時的烏克蘭政府的意圖不是趕走俄軍、引入美國駐軍的話,俄羅斯也不會收複故土。
世間已無中立國,時代變了
有些人會說,每個國家都有自主的權力。這和美國一直标榜的所謂普世價值一樣,對自己、對自己的真實朋友可以如此,對待自己要推翻的國家則是一把毒藥。在自己的國家暴徒就是暴徒,在别的國家就是自由表達。

世界仍然是沙俄、日不落帝國、法蘭西帝國、美帝國存在的那樣的本質——世界是叢林。隻不過是給你一個美麗的圖景而已。如果真信了,那就傻了。其實國與國之間的安全,就在于做大國的鄰居就得認命。大國再堕落也會比你強大。在兩頭大象之間,最好的做法就是做橋梁。有人說,俄羅斯不讓你做。但問題是美國讓你做嗎?
世界就是如此。做橋梁也要自強。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的那些中立國現在都不在中立了?因為時代已經變化了,對于一個國家的打敗不像過去要用幾十萬性命,現在隻需要一兩個小時。是以,未來也不會再有中立國,當然了,除非雙方都不想為了你去角力,你才可能是中立國。
正是因為沒有中立國了,就要看誰給的利益多。那麼誰判定利益多少?精英階層,為此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北約東擴的14國,還是意圖進入北約的幾個國家,其内部不是在經濟上與西方關系緊密,就是國家内部寡頭問題嚴重。
目前的俄羅斯已經退無可退。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的那些北約是防禦性組織的論調,隻有那些“心同西方”的人才會這樣認為。
是以,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的反應:圖160-M戰略轟炸機起飛、警告古巴飛彈危機可能重演(在古巴、委内瑞拉部署飛彈)。美國能夠做的隻能是妥協,否則你把匕首抵在别人的心髒,還希望别人不反抗的話,隻能說明自己得了瘋。
已經加入北約的那些國家就沒辦法了,但是沒有加入的這些國家都被俄羅斯認定為底線。有人說,芬蘭和瑞典關俄羅斯啥關系?這個您就要看看地圖了,到底有沒有關系。我曾經對歐洲各國關系和沖突打過不恰當的比喻,那就是:放個屁都會影響、威脅到其他人。
歐洲太小,國家太多,互相欺負的曆史比較複雜。括芬蘭、瑞典在曆史上“大北方戰争”之前都是欺負斯拉夫民族的,隻是在彼得大帝崛起後,瑞典在“大北方”戰役失敗後才失去了問鼎東歐的實力。曆史對于歐洲國家來說,誰都甭說誰欺負誰。很難說得清楚。
這些國家現在意圖加入北約,如果不是像烏克蘭那樣失心瘋的話,隻能說是一種“心理戰”。那麼,說到此處,有人會疑問:為什麼這些國家要争相恐後地加入北約?其理由很簡單,希望得到援助,希望在美國已經徹底決心要搞垮俄羅斯的情況下,免受俄羅斯憤怒鐵錘的擊碎。
在30年的東擴過程,誰是東擴的急先鋒?答案就是波蘭。美國、歐盟也是拿波蘭這個成功的轉型國家作為案例,告訴東歐各國未來的圖景。然而,别人的成功絕不是你必然導緻自己成功。
東擴樣闆間:波蘭
美國指揮北約進行了五次東擴:
1999年,接納匈牙利、波蘭、捷克;
2004年,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七國;
2009年,接納克羅地亞、阿爾巴尼亞;
2017年,接納黑山;
2020年,接納北馬其頓。
但五次東擴中誰是核心呢?就是波蘭。波蘭在以經濟發展為外顯的國家實力上升方面,成為東擴的“樣闆間”。
因為波蘭和俄羅斯的曆史和現實關系,以及作為資本主義勝利的象征借以影響俄羅斯,西方對波蘭的支援是真誠的、真實的。但對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則是虛假的,僅僅是作為降低俄羅斯的影響力。
從不斷降低影響力角度,吸引俄羅斯羽翼下的小國們投奔美國、北約,進而一方面減弱俄羅斯實力,一方面增強美國更快地威脅俄羅斯,美國和北約更急需“樣闆間”展現給世人,這樣才會讓人覺得美國給蓋的房子好,朝陽、通風、綠化面積夠足,還有幼稚園到大學的配套裝置等等,總而言之,有一個美好的家。
如此,才能向東歐各國說:你們看看,跟着我走就像波蘭那樣有好日子兒。
結果如何?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下文詳細說明。
系列第四篇
美國和俄羅斯鬥了31年,無法做夫妻朋友,那就絕望江湖 内附前三文連結:東歐千年曆史該如何評價;俄羅斯崛起三因素之斯拉夫的保護者與波俄烏内鬥 ;無解的根本在于寡頭治理30年
從李鴻章上交的800萬兩,談李鴻章式思維和左宗棠式精神
殉明者張秉文與降清者張秉貞:曆史評價與叙述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