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代村醫的52年堅守

作者:蕭峥向你展示了潮流

兩代村醫的52年堅守

兩代村醫的52年堅守

徐國俊為群衆講解藥品使用須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

●1968年,徐兆謙參加了縣裡舉辦的赤腳醫生教育訓練班,一年後,他成為村裡第一代鄉村醫生。

●這一幹就是39年。

●2008年,兒子徐國俊繼承了父親傾注半生心血的事業,成為村裡第二代鄉村醫生。

●他深知父親交給他的不止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從此,他像父親一樣堅守在大山深處,為群衆提供醫療服務,隻為讓群衆看病不再難。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劍南 葉 海 王睿君

農閑時節,康樂縣田間地頭少了幾分熱鬧,而蘇集鎮塔關村衛生室裡卻人來人往,前來看病的群衆絡繹不絕。

“最近氣溫驟降,感冒的人不少,很多村民都過來打針買藥。”耐心細緻地向村民講述完藥品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後,塔關村村醫徐國俊又忙着整理藥品貨架,登記村民健康資訊。

聽心律、測血壓、打針、開藥、上門問診、半夜出急診……自2008年,從父親手中接過塔關村村醫的“接力棒”後,徐國俊在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13年。

多年來,我省醫療衛生事業飛速發展,從父輩“一根針,一把草”治病救人,到标準化村級衛生室建成,徐國俊見證了鄉村醫療衛生條件的顯著改善。而今,他又沿着父親的腳步,繼承父親未完成的事業,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守護着大山深處群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紮根山區 守護群衆健康安全

提起徐大夫,塔關村及周邊村社的群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夥不僅為徐國俊豎起大拇指,更對他的父親徐兆謙連連稱贊。

1968年,徐兆謙參加了縣裡舉辦的赤腳醫生教育訓練班。在他當時看來,能夠治病救人是件自豪的事情。“我喜歡醫生這個行當,是以上學的時候格外刻苦認真,也很珍惜那次學習機會。”徐兆謙回憶說。

一年後,徐兆謙在家鄉塔關村成為一名“半農半醫”的鄉村醫生。從那時起,無論刮風下雨、白天黑夜,隻要鄉親們招呼一聲,他總是第一時間背上醫藥箱出診,除了為本村及周邊村社5000多位村民看病,還承擔着計劃免疫、婦幼保健等工作。

上世紀70年代,康樂縣很多村鎮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雙腳。雖然整日奔波在塵土飛揚的村道上,但徐兆謙覺得自己所做的事很有意義。幾年下來,誰家的老人生病了,誰家的媳婦生孩子了,誰家的娃娃感冒發燒了……每一位村民的健康狀況,他都了然于心。

“那個年代西藥少,價格高,買不起,但是山裡草藥多,我就時常采些草藥背在身上到處跑。”徐兆謙清楚地記得,當年,醫藥箱裡僅裝有紗布、膠布和一些簡單的藥品。“我們在學校裡學過中醫和針灸,很多時候看病隻靠‘一根針,一把草’。”

70年代中期,塔關村建起了衛生室。在不足20平方米的土坯房裡,一張方桌、一條長凳、一張木闆問診床和聽診器等簡單的診療裝置,是衛生室的全部家當。

“後來,條件慢慢好些了,村民們不僅可以來衛生室打針打點滴,一些便宜點的西藥大家也能用得起。”徐兆謙說,那時,村衛生室裡隻有20多種常見藥品,群衆看一次病的診療費是5分錢,看好病最多花2塊錢。

鄉村醫生,作為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網底”,在多年的基層衛生建設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個年代,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鄉村醫生解決了大部分農村人看病的難題。

2008年,在村醫崗位上堅守了39年的徐兆謙卸任,兒子徐國俊繼承了父親傾注半生心血的事業,成為塔關村第二代村醫。

一晃50多年過去,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徐大夫,已經變成了徐爺爺。走在村子裡,村民們看到徐兆謙時,總會遞根煙并熱情地打招呼。他笑着說:“很多村民一家四代都是我給看病。現在,輪到兒子替我站好這班崗了……”

子承父業 到群衆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徐國俊的印象裡,父親徐兆謙一直在忙着給人看病。他還清楚地記得,無數個漆黑的夜裡,隻要有人上門找父親,父親就立刻穿好衣服,匆匆提起那隻紅色牛皮醫藥箱出門接診。

“小時候,家裡窮得沒幾件像樣的東西,最多的就是父親那些與醫學有關的書籍。”徐國俊回憶,父親是個愛讀書的人,隻要一閑下來他都在看書,西醫、中醫方面的都看、都學,偶爾碰到個疑難雜症,也是在書本裡找解決辦法。“爸爸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又治好了一個病人,尤其治好患罕見病的人,他能高興很長時間。”

父親的一言一行,讓兒時的徐國俊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那時候,家裡沒有電視,更沒有手機、電腦,我和弟弟放了學沒事幹,就跟着爸爸讀那些醫學書。”就這樣,徐國俊漸漸喜歡上了醫學,并立志要成為和父親一樣的人。

1991年,高中畢業的徐國俊毫不猶豫地選擇學醫。從臨夏市衛生學校畢業後,他終于如願以償地成為康樂縣鳴鹿鄉衛生院的一名大夫。

令徐國俊記憶猶新的是,1995年的一天傍晚,一位老人焦急地跑進鳴鹿鄉衛生院尋找大夫,正在值班的徐國俊詢問後得知,老人的孫女得了重感冒,卧床在家高燒不退。

“小孩子發燒可不是小事,耽誤了可能造成嚴重後果。”與老人簡單交流後,徐國俊立即放下手裡的工作,随老人步行奔赴三公裡之外的家中。緊急施治到深夜,孩子的病情終于得到好轉。

“第二天早上,孩子的高燒已徹底退去,老人拉着我的手不停道謝,又牽着騾子步行把我送回鎮上。”這段往事,不僅讓徐國俊有了職業自豪感,更讓他對未來有了新的思考。“我頭一回真切感受到山區群衆看病就醫這麼難,也由此萌生了當村醫的念頭。”

經過不斷努力,2007年,徐國俊回到塔關村衛生室,與父親一道駐守在村裡,為大山深處群衆就醫提供友善,盡可能解決大家的就醫需求。在父親的帶領下,不到兩年時間,徐國俊已走遍全村772戶人家,并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重型精神疾病等重點人群的健康狀況作了詳細梳理和記錄。

“父親交給我的不止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徐國俊說,“現在醫療條件好了,我要在這個崗位上幹得更加出色,把父親畢生熱愛的事業傳承下去。”

不斷努力 為基層衛生事業作貢獻

醫學是個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的服務型學科。工作之餘,徐國俊十分注重吸收新知識、積累好經驗,以此不斷提高診療水準。十多年下來,他在内科、兒科、中醫針灸等領域的診療技術,受到當地及周邊群衆的普遍認可。

田應蘭是康豐鄉楊台村人,這些年,家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她都帶來塔關村衛生室。“很多年了,我們全家老小都在徐大夫這裡看病,他開的藥便宜而且管用,他的技術我們都信得過。”

在塔關村村民趙會眼裡,徐國俊是個性格内向的人。“徐大夫平時話不多,但講起自己的專業,他總是滔滔不絕,面對患者的疑慮,他也是耐心細緻地解答。”

長年的堅守換來了村民們的支援與信任。提起徐國俊,塔關村黨支部書記馬宗元贊不絕口。“徐大夫心裡時刻裝着群衆,村民們哪裡不舒服都會來找他,現在已經基本實作小病不出村了。”

在徐國俊看來,群衆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不僅是因為自己在村醫崗位上不斷努力,更得益于我省基層醫療服務水準的不斷提升。他說:“與父輩相比,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基層醫療條件的改善讓山區群衆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近年來,我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本建設步入快車道,農村逐漸建立起了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織牢基層醫療網底,有力推動人民健康水準不斷提高。

目前,塔關村衛生室共有60多平方米,診斷室、治療室、藥房、公共衛生室、值班室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已有血壓計、血糖儀、中頻治療儀等診療裝置,藥品配備達166種,極大地友善了群衆就近就醫。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後,徐國俊更忙了,承擔起全村3225人的健康管理工作。打開村衛生室電腦的健康雲平台,村民們的健康資訊清晰地呈現在眼前。“這裡有每一位群衆的健康檔案,我也會随時上傳大夥的健康狀況并定期監測,與過去相比友善太多了。”他說。

群衆日子過得好了,對醫療衛生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是以,徐國俊的主要工作内容也發生了改變。他介紹,不僅要為村民看病,還肩負着為特困供養戶定期檢查,為老年人辦理慢病卡,為兒童接種疫苗等工作。

“看到大夥健康地生活,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想通過努力,讓山區群衆看病就醫不再成為難題。”徐國俊掰着指頭算了算,父親和自己已經在塔關村堅守了52年。他表示,要在基層衛生事業的道路上走到底,直到幹不動為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