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大亮點看2021年經濟資料,為2022鋪墊了哪些投資機遇?

作者:華夏基金

最近很多學校都已經陸續放假了,大家議論最多的就是學生們的期末考試成績。而就在1月17日,2021年的中國經濟“成績單”也正式揭曉,這也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成績單。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國内生産總值為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對比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标為“6%以上”,全年經濟增速任務也已經順利完成,真是可喜可賀!與此同時,中國GDP總量還首次突破了110萬億元大關,可謂是“雙喜臨門”!(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七大亮點看2021年經濟資料,為2022鋪墊了哪些投資機遇?

我們平時常說投資要看經濟基本面,既然經濟成績很好,那麼到底具體好在哪裡,又帶來了哪些信号?咱們一起來聽聽~

01

2021中國經濟年報中的七大亮點

為了友善大家了解,小夏為大家整理了其中的七大亮點——

第一個亮點是國内生産總值全面達标。剛才我們也說了,2021年大陸國内生産總值同比增長8.1%,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8%。小夏強調一句,這也是中國GDP連續兩年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過去一年雖然受到了疫情、汛情等因素沖擊,但中國經濟依然展現了其強大的韌性,取得“十四五”的良好開局。

第二個亮點是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人均GDP與經濟總量同步,錢袋子增速與經濟增速基本同步。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說GDP總量是衡量國家經濟實力的标準,那麼人均GDP就是國民經濟水準的名額。按人口總量計算,去年大陸人均國内生産總值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換算為12551美元,突破了1.2萬美元,而根據初步測算,去年世界人均GDP是1.21萬美元左右,大陸已經超過了世界人均GDP水準,這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第三個亮點是全球通脹壓力之下,中國CPI僅溫和上漲0.9%,PPI漲幅高位回落。小夏之前跟大家科普Taper的時候也曾多次提到了全球通脹壓力,其中美國通脹創下了近40年新高。相比之下,大陸CPI同比僅上漲0.9%,顯示出中國通過政策調整将通脹控制得相當不錯,特别是跟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瓜果、蔬菜、豬肉、牛羊肉、雞蛋等供給充足,國民生活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第四個亮點是外貿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2021年,大陸貨物進出口總額再創曆史新高,達到39.1萬億元人民币,其中進口、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長21.5%、21.2%。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為43687億元,也就是出口持續大于進口,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第五個亮點是内循環拉動效果明顯,消費和投資各有亮點。具體來看,2021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固定資産投資規模超過5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9%。結合剛剛說過的出口,“三駕馬車”對全年經濟增長都作出了積極貢獻,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别為65.4%、13.7%、20.9%。如果抛開外貿不看,代表内需的消費和投資總計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9.1%,比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說明大陸經濟增長還是以内需拉動為主,也就是包括咱們這些普通人在内的工作、生活、消費所共同創造的價值。

第六個亮點是創新動能增強,工業制造業較快增長。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高于GDP增長1.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8%,高于全部工業增長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9%,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3個百分點。簡單總結,就是工業生産超預期,尤其是部分原材料相關的行業生産恢複更明顯。

第七個亮點是就業形勢穩定。2021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比上年增加83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平均值下降0.5個百分點。這兩項資料都相對穩定,達到了預期目标,而這一切的根源都離不開經濟持續恢複發展,不斷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奠定了就業的基礎,所有“打勞工”都應該為此開心!(上述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02

帶來了哪些投資機遇?

既然說經濟成績單和資本市場息息相關,那麼我們又可以從這份成績單中看到那些信号,以及為2022鋪墊了哪些投資機遇呢?

先從整體趨勢來看,我們不難看出,去年這份成績單堪稱優秀,經濟穩步回暖,為股市長期向好奠定了基礎。周一資料出爐後,股市應聲上漲,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正面回報。

從風格來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政策基調或促進中小盤風格行業行情延續。就像我們昨天提到的,央行公告開展7000億MLF和1000億逆回購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流動性越寬松,投資者風險偏好往往可能越高,而風險偏好越高,對于成長風格可能越有利,是以年初被壓抑的成長風格可能會得到一定的受益。不過考慮到今年經濟還是以“穩增長”為主,給予了藍籌風格比較大的支撐,大家在選擇基金時風格也可以更均衡一些。

從行業來看,大家可以關注兩個方向。一是工業龍頭。工業持續恢複,預計未來随着上遊價格回落,工業有望繼續修複,比如咱們多次科普過的“專精特新”中小龍頭。二是“雙碳”主題。根據業内分析,在經濟長期向好、投資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雙碳”投資有望逐漸承接“後地産時代”的固定資産投資空間,同時也有利于制造業産業更新,以外部成本推動能源結構、産業結構、技術結構達到更優。(上述參考:中國基金報,中新經緯,天風證券,華西證券,2022.01.17)

總之,2021年的經濟成績單對于市場來說是個非常重要且難得的好消息,所謂“守得雲開見月明”,在經曆了年初的震蕩波動之後,大家也不妨對市場多一點耐心。

溫馨提示: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檔案,資料中的所有資訊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内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緻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大陸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