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作者:小龍的文學苑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行前做攻略,蘇州觀前街、山塘街、平江路還有合肥四姐妹的故居-----九如巷,都想去看看。但行程有限,前一晚好友安排了夜遊古運河,最後一晚我們決定去曆史文化街區平江路覓食遊玩。

宋時蘇州稱“平江”,取名緣于此。平江路是一條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園,南眺雙塔,全長1606米,是蘇州曆史悠久的經典水巷。早在南宋的蘇州地圖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800多年來,不但平江路的河流形态、街道建制與原先基本相仿,而且還分明地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鄰”的水鄉格局。平江路算是蘇州儲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與觀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靜古樸的生活氣息與咫尺外的鼎沸喧嘩迥然兩個世界。兒子的同學考入蘇州大學,這次聽說我去蘇州玩,建議我一定要去感受下蘇州的老街。

平江路雖是作為曆史文化街巷進行了保護改造,但主打的卻是修舊如舊的牌。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酒吧、會所,隻是外表并不張揚,悄悄掩隐在木制門闆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并無二緻,隻有從格外精緻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與同是蘇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平江路少了份商業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貌。

我們從所住的酒店走到平江路,不過十多分鐘。夜幕下的蘇州城區,行人不多,車輛穿流不息。道路兩邊很少有高層建築,大都是白色外牆,保留了一定的曆史文化風貌。

行走至平江路,石闆路,青磚綠瓦,多少滄桑踩在腳下。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小河,伴着兩岸的華燈,映照着古樸民居,白牆青瓦,木栅花窗。剝落的牆面上長有藤蘿蔓草,随風搖曳,神采靈動。江南人心思玲珑,風韻獨特。

一路走走停停,我們尋覓江南小吃。正是清明時節,江南特有的糯食是我的最愛。青團子,桂花糕,小排骨、雞爪、豬腳,臭豆腐,還有各種形狀的精緻小點都忍不住買來嘗嘗。想吃正餐的人,經過一家叫做“魚食飯稻”的餐館,想品嘗一下道地的蘇州菜。可進去一看,排隊已到20多号後面,人氣太好,服務态度就是不挽留了。最後逛到一家“洪登記”的傳統老店,找到位置坐下,邊聽蘇州評彈,邊吃美食,一氣點了一大桌子的好吃的,可惜沒來得及拍照,就下筷子了。

話說蘇州美食,嘗嘗鮮還是可以的,真讓我天天吃,還是不大習慣。每個人最愛的還是家鄉菜。

P1: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P2: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P3: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P4: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P5: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P6: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P7: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

P8:

春和景明蘇州行(四)夜遊平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