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官宣:春節煤企不放假!100倍杠杆!這類APP涉嫌非法期貨交易!歐美“股債雙殺”,油價強勢拉升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月新聞釋出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作調節局局長李雲卿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地區和重點企業,全力推動煤炭保供穩價,取得階段性積極成效,為下階段煤炭供應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的看國内煤炭供應是有保障的。

一是生産能力有保障。組織晉陝蒙等煤炭主産區增産增供,煤炭生産水準迅速回升,據統計局資料,2021年全國煤炭産量40.7億噸,完全有能力保障合理用煤需求。

二是運輸能力有保障。近年來,持續加強煤炭集疏運建設,煤炭運輸能力大幅增強,四季度國家鐵路電煤運輸同比增長了20%以上,北方煤炭港口吞吐量連創曆史新高,煤炭運輸需求能夠較好保障。

三是儲備能力有保障。加快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近年來重點地區儲備能力持續提升,政府可排程的儲備資源大幅增加,在煤炭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1月16日,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66億噸,可用21天,處于曆史同期最高水準。

四是重點用煤有保障。2022年繼續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寫,進一步夯實煤炭供應基本盤。從初步彙總資料看,目前各地區已完成銜接的合同量比去年增加近7億噸,大部分省份已實作了發電供熱用煤合同全覆寫。

此外,李雲卿表示,要確定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指導産煤省區和煤炭生産企業在春節期間保持正常生産銷售及發運,及時做好煤炭産運銷銜接。加強煤電、瓦斯機組運作管理,提高頂峰能力,多管道提升新能源發電出力。推動國内油氣田滿負荷生産,保持原油、管道氣、LNG進口安全穩定。緊盯春節假期、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要時段,加強運作排程,確定能源供應平穩有序。

昨夜,美股在“長周末”後大幅低開,全線跳空逾1%,科技股居多的納指跌幅相對最大。“恐慌指數”VIX飙升近21%至一個月高位。

截至今晨收盤,标普500指數收跌1.84%,一個月來首次失守4600點整數位,今年累跌近4%。道指收跌1.51%,連跌三日創去年11月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指收跌2.60%,創三個月新低,今年累跌超7%。

歐股齊跌。泛歐Stoxx 600指數收跌約1%,英、德、法等主要國家指數盤中均跌超1%。此外,土耳其股指跌超5%觸發全市場熔斷,将于周三恢複交易。俄羅斯股市暴跌6.5%,創下疫情期間最大單日跌幅。

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最高上行10.5個基點,日高至1.877%,持續重新整理2020年1月以來的兩年高位,美股尾盤站穩1.87%上方。2年期美債收益率最高上行9.1個基點,美股尾盤站穩1.04%上方。這兩種關鍵美債收益率均重回歐美疫情爆發前夕的水準。

金融部落格Zerohedge稱,今日以10年期美債和标普500大盤合計的股債雙殺是2021年3月以來的單日最大規模,股票/債券組合在過去15天中有13天虧錢。10年期美債價格創至少30年來最糟新年開局,美股創2016年以來最差新年開局,也是至少30年來第三差的開年紀錄。

大宗商品方面,WTI 2月原油期貨收漲1.92%,布倫特3月原油期貨收漲1.19%。昨夜美股盤前,OPEC月報稱,即便各國收緊貨币政策,油市持續受到強勁需求的“有力支撐”,維持今年全球油需增長預測不變。美元走強壓低部分有色金屬價格。LME期銅收跌0.7%,LME鋁重回3000美元/噸關口,期鋅漲1.4%,期錫再度大漲992美元/噸,報42292美元/噸。

目前動力煤期貨、現貨市場情況如何?

“我們要堅信發改委保供穩價的決心,随着煤電一體化的推進,煤炭資源及電力資源将會更進一步整合,行業分布向國有化、頭部化靠攏,行業發展方向以清潔高效綠色能源為目标。”國海良時期貨研究員來孜成表示。

據英大期貨研究所進階研究員藍天祥介紹,煤炭生産能力方面,2021年全國煤炭産量為40.7億噸,特别是動力煤全年整體上是供給大于消費需求,完全能夠保障合理用煤需求,這裡說的“供給大于消費需求”,是剔除了社會各領域的“投資需求”的實際需求。

煤炭儲備能力方面,據藍天祥介紹,截止1月16日全國電廠存煤1.66億噸、可用21天,達曆史最高水準。“2021年提出的儲備能力建設目标是——政府儲備煤2億噸、社會商業儲備4億噸(其中電煤儲備2億噸)。從目前的儲備煤結構來看,政府儲備煤和社會商業儲備煤有交集,主要是在電廠儲備和大型煤企儲備領域的交叉。而加快儲備能力建設則是當下行情的重要支撐點,也是可能實作的需求增長點,同時2022年一季度在增産增供保供的政策導向下可能會延續煤炭供給大于需求的格局,而此時間段則是加快推進煤炭儲備建設的最佳時點。”他說。

“對于重點用煤有保障方面,會議明确了2022年中長期合同簽訂在2021年9.5億噸基礎上增加了近7億噸,大部分省份已實作發電供熱用煤合同全覆寫,這也是市場上非常關注的長協簽訂要點,更是決定2022年動力煤市場價格機制和功能發揮的基礎。”藍天祥說。

藍天祥表示,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是實作“雙碳”目标的重要一環,特别是在明确“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的基礎上,提出煤炭高效清潔利用與多能互補的實作雙碳目标的路徑,為煤炭市場穩健運作奠定了政策性基礎。

“此外,春節産煤省區産煤企業‘不放假’,更明确了‘增産增供保供穩價’政策的延續和加強。”藍天祥說。

據記者了解,目前煤炭現貨市場是處于供需兩旺格局。“具體來看,陝西、内蒙地區内外銷情況良好,拉煤排隊現象依然常見,煤礦維持即産即銷,沒有累庫壓力。臨近年關,電廠、化工企業補庫積極性仍然高漲,拉運積極,需求的持續釋放完全超出了煤礦的預期。但從中長期來看,國内産量仍将保持在1200萬噸的高位,随着冬儲補庫結束,煤炭供需長期不改寬松的局面。”來孜成說。

“産量在高位,需求也很好,尤其是内陸需求很好。而港口供需來看,港口價格不如地銷合适,是以往港口發運積極性較低,港口庫存下降速度較快。現貨價格呈現出上漲的趨勢,但馬上面臨工廠放假,是以預計上行空間有限。”一德期貨分析師曾翔表示。

據福能期貨方婕介紹,近日煤炭需求超預期,不僅有原油持續強勢,國内煤化工負荷提升,推升坑口煤炭需求的原因,也有在國内疫情擡頭的形勢下,對運輸恐造成影響,終端或有擔心後期采購或生産不暢,提前儲煤的因素。

“為保證冬奧會、春節時期的能源供應,政府對于終端有提庫的要求,進而也釋放部分需求支撐價格。同時印尼禁出口的時間也導緻沿海電廠之前的采購被宣布不可抗力,進而增加國内需求。”曾翔說。

在藍天祥看來,動力煤期現貨價格不會因增産增供穩價背景下短期的供過于求影響而大幅下行,因為儲備能力建設需求是在確定煤炭基本消費需求之外的最大需求,将支撐動力煤期現貨價格平穩運作,在嚴格的市場監管、打擊囤積居奇、哄擡煤價的背景下,社會投資需求很難在短期内湧現,是以今年上半年決定動力煤行情走勢的重要因素除了基本面消費需求之外,主要就是儲備能力建設需求。

“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在目前的格局下是會增加煤炭的需求,不過随着新能源裝機量的快速增加,會越來越多的新增用電量被新能源替代,減少新增用電對火電的依賴。同時國内經過一輪産能的集中核增和批地之後,産量有了明顯的改善。是以雖然用電量的快速增長會對煤炭價格有推動作用,但是,新能源的高速增長及增加的煤炭産能會對沖這一影響。”曾翔表示,未來動力煤市場需主要關注國内産能的穩定、下遊需求的釋放以及國外進口的增量、春節期間的累庫情況等。

杠杆超過100倍!這類APP涉嫌非法組織期貨交易

“窮到欠了一屁股債?試試五元投資貴金屬,2小時改變你的賬戶餘額。”這是網上常能看到的廣告宣傳。

據央視财經報道,在一款名為火山有色的App首頁上可以看到有銀商品、銅商品等有色金屬和大豆、小麥等農産品的價格。在對應商品界面裡,則是以K線顯示價格波動情況。

官宣:春節煤企不放假!100倍杠杆!這類APP涉嫌非法期貨交易!歐美“股債雙殺”,油價強勢拉升

這樣的形式類似于期貨,而在大陸現行的《期貨管理條例》中,就明确禁止非法設立期貨交易場所或者以其他形式組織期貨交易活動。當央視記者咨詢平台客服時,客服立即否認了平台的投資性質和廣告所說的五元起投。

上海信昌律師事務所主任蔣振偉表示,消費者咨詢的内容與和App上所展示的内容本質上不一樣,這涉及到虛假宣傳。

雖然客服百般否認平台和投資之間的關系。但在商品訂購頁面可以發現,訂購分為兩種模式,現貨價訂購和結算價訂購。用現貨價訂購貴金屬,貴金屬漲價後可以退訂獲得收益,用結算價訂購則可以在下跌後退訂獲得收益。

官宣:春節煤企不放假!100倍杠杆!這類APP涉嫌非法期貨交易!歐美“股債雙殺”,油價強勢拉升

除此之外,平台上顯示的客戶訂單最終都是退訂狀态,并沒有像客服所說使用者是需要購買實物的。預訂一份銅商品的價格為5元,這一份的重量為10千克,按照銅價來計算,訂金僅為貨值的1%不到。投資的杠杆超過了100倍。然而像火山有色這樣的平台并不少,有不少投資者在網上表示,自己使用類似平台就出現了巨額虧損。

除了這種名為貴金屬訂購商城的投資管道外,網絡上也有着很多所謂的貴金屬投資App。例如一款名為一點訂購的軟體。這兩款軟體上,無論是銅商品還是銀商品的價格都不一樣,打開K線圖,可以看到價格走勢也并不一緻。

官宣:春節煤企不放假!100倍杠杆!這類APP涉嫌非法期貨交易!歐美“股債雙殺”,油價強勢拉升

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教授曹嘯表示,這些類期貨的産品沒有受到監管,價格很大程度上不透明,是這些操作平台可以進行人為操控的。一旦産生風險,由于不是正規期貨的合同,不是正規的期貨交易所,合約交易産生的後果存在很大不确定。

業内人士提醒投資者,由于境外的期貨公司缺乏監管,是以投資者的資金是直接存放在公司的賬戶上,并且境外期貨公司可以從事現貨交易,可以做自營盤。是以投資者參與的風險極大。此外,這些公司設立在境外,投資者難以核實公司的資質,因而可能會出現公司僞造投資者賬戶資料,進行詐騙的情況。

供應端擾動仍存,滬錫漲勢不止

在國内現貨貨源仍然偏緊、且臨近春節冶煉廠存減産預期的影響下,昨日滬錫主力合約2202高開上行,漲勢不止,盤中漲超4%,創上市新高319700元/噸,最終收于317600元/噸,漲3.97%。

事實上,供應端的擾動是此輪錫價持續上漲的主要驅動。從去年開始,疫情在全球蔓延,緬甸疫情控制效果不佳,緬甸通關時間拉長至平時的2倍,導緻從緬甸進口的錫精礦難以對國内的供應形成補充。而國内精煉錫冶煉企業也因為錫精礦加工費偏低,生産意願不強,導緻精煉錫供應偏緊。

“可以說,供應端是去年導緻錫期現價格上漲主要因素,延續到今年,疫情的影響依然存在,來自供應端的影響仍然成為上漲的推手。”天風期貨分析師周曉鷗說。

那麼,錫在高位之下是否會抑制下遊消費呢?對此,周曉鷗表示,在錫價大漲之後,終端訂單反而是增加的,高價并沒有對需求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但對于下遊來說,價格波動太大,會導緻他們先期墊付的資金成本上升。

“今年來看,進口錫方面如印尼至今出口配額尚未公布,部分LME倉單貨報價較高,考慮如果沒有進口貨源填補缺口,且現在比價很高,一些機構不敢做正套,怕後期買不到免稅貨。但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更會導緻合約back結構基差和單邊走勢一起飛漲,尤其現在02和03合約基差才4000元/噸左右,去年最高基差在2萬元。是以,今年整體思路還是偏多。”周曉鷗說。

國際油價強勢拉升,高盛調高油價預期

近期國際油價出現大幅攀升,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自2021年12月的階段性低點65.720美元/桶一路上行,昨日一度站上88美元/桶的關口,漲幅近34%,再次重新整理2018年10月以來的新高。在外盤的帶動下,國内原油主力合約2203同樣漲勢不止,昨日大漲2.45%,報收543.4元/桶。

“國際油價的強勢拉升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讀,一個是供需預期較去年年底出現明顯改善,在12月初市場還擔心2022年上半年原油市場可能出現大幅過剩局面,但随着時間推移奧密克戎疫情對原油需求擔憂消退,而這段時間供應端又頻繁出現炒作題材,OPEC+産量低于市場預期讓市場擔心供應潛力,接下來烏克蘭争端和哈薩克斯坦内亂等地緣事件以及利比亞生産不穩定等因素擾動讓市場神經緊繃,1月18日一條葉門胡塞武裝襲擊阿聯酋的消息讓油價大幅拉升,要知道之前葉門胡塞武裝襲擊中東國家大多時候市場反應是非常平淡的,但當下這樣一條消息就可以點燃市場,可以看出市場情緒高度亢奮。另一個因素就是投機資金大舉增倉多單,在近期原油市場炒作題材不斷背景下,投機資金重複利用了這一時間視窗,積極入場推漲油價,資料顯示布倫特和WTI原油投機淨多頭寸均創出2個多月來的最大增倉幅度。”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表示。

據招金期貨能化研究員于芃森介紹,目前沙特等OPEC+持續維持的限産政策,造成了國際原油市場的供不應求,美國原油庫存持續下降,全球原油庫存也不見增加,造成國際社會對于後市原油供應的擔憂。加上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等地緣危機造成的避險情緒升溫,對于原油的買入再度引發資本市場興趣。

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國際知名投行也調高了對于國際油價的預期。高盛釋出報告稱,穩健的基本面扭轉了去年油價下跌的局面,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對需求的沖擊遠不及德爾塔毒株,市場依然意外地存在較大供應缺口。高盛把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預測上調20美元/桶,至100美元/桶;将2022年價格預期從81美元/桶上調至96美元/桶;同時将2023年布倫特油價預期從85美元/桶上調至105美元/桶。

需要注意的是,沙特能源部長阿蔔杜勒阿齊茲親王(Abdulaziz bin Salman)周一稱,盡管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備用産能日益緊張,但沙特不打算在其配額之外生産更多的原油,以彌補OPEC 成員國的産量不足。

“目前看OPEC+顯然是充分嘗到了控制供應量的甜頭,在目前高油價局面下,其所處位置非常有利,是以OPEC+并不急于加速增産,而是盡可能的讓油價維持一個相對高位以增加自身收入。另外根據OPEC自身評估加大産量會讓原油市場出現過剩風險,這不符合其自身利益。”楊安表示。

在于芃森看來,這樣的表述顯示出沙特對于全球疫情的擔憂一直存在。“OPEC和EIA對于後市的供需預期也存在分歧,EIA認為全球原油直到2022年9月之後才能達到供需平衡,在此之前,會一直呈現供不應求的态勢。而沙特等OPEC國家認為全球原油供需平衡在2022年1月就會扭轉,并将在3—4月份進入累庫時段。是以沙特一直持相對謹慎的增産态度。”他表示,此外,美國、南韓針對油價升高的放儲行為,也引發了沙特等國的不滿,認為這是在破壞油市的正常平衡,是以,要将放儲增加的這部分供應通過限産的方式減出來。

近期,地緣政治沖突不斷,對此,楊安認為,地緣風險會成為2022年市場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新的一年僅僅過了半個月就發生了多起地緣風險事件,而無一例外都推高了油價,市場對此因素反應高度敏感,随着油價走高,大國之間的博弈,供應端和消費端核心成員的利益博弈會進一步激化,地緣政治沖突是存在更新的可能的,這會進一步增加投資者對供應穩定性擔憂,存在推漲油價風險。”楊安說。

于芃森認為,目前國際上還缺乏有效的手段應對當下的地緣政治沖突,北約東擴和烏克蘭問題由來已久,并不是幾天的談判就能解決的,OPEC+既定的增産步驟實施的一直較慢,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将推動油價繼續走高。

不過地緣因素屬于短期影響,楊安認為,展望2022年原油市場已經很難再出現像去年那種庫存大幅下降的局面,從供應側恢複潛力和需求增量的空間對比,大機率原油市場還是會出現過剩局面,即便是供應側有一些非正常因素導緻增量不及預期,2022年的原油市場應該也是緊平衡階段,是以對于油價近期基于地緣等炒作表現強勢仍可能繼續沖高,中期展望還是要相對謹慎,後期供需過剩預期一旦落地,油價存在回落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和供需的不确定性,依舊在影響整個市場的判斷,利多與利空同時存在,是一件非常難以判定的事。綜合來看,油價在供應有效緩解之前,依舊存在沖高的可能性,但向上的壓力将越來越大,美國将針對高油價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權衡,極有可能再度出台措施打壓。全球主要用油國也将采取一定的應對措施,大陸也将在春節前後,釋放國家儲備原油,都是油價未來的壓制因素。”于芃森說。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