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CVC,開始獨立募資了

中國CVC,開始獨立募資了

中國CVC(企業戰投)正在上演着前所未有的變化。

最新一個标志性事件——近日,中基協網站資訊顯示,“哈勃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哈勃投資)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機構類型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至此,這個出身華為的戰投團隊可以獨立對外募資了。

“之前哈勃投資一直是用華為自有資金投資,如今也可以發行基金募資做投資了”華南某創投資深人士透露,哈勃已經開始籌備在廣東募集一支新基金。

過去一年,中國CVC悄然發生着許多新變化:一方面,産業資本前所未有活躍,成為創投圈最強勢的力量;但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大廠戰投收縮,以華為、甯德時代的硬科技産業巨頭站上了舞台中央。是以我們看到嶄新的一幕:CVC開始獨立募資了。

剛剛,華為CVC完成管理人登記

開始募集新基金

中基協備案資訊顯示,哈勃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已在今年1月14日完成登記,機構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均為30億元人民币,是一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實際控制人即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具體來看,該機構業務類型包含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類FOF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類FOF基金,管理規模區間則在0-5億元。

中國CVC,開始獨立募資了

這是一個震撼VC/PE圈的信号。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後,便意味着哈勃投資可以成立私募基金産品,面向特定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進行股權創業投資。直白地說,哈勃投資可以獨立對外市場化募資了。

衆所周知,哈勃投資流淌着華為的血液,公開披露的高管團隊便由兩位華為老兵組成。

作為哈勃投資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白熠自1997年8月就加入了華為,從研發部員工一路做起,曆任研究所合作部部長、企業發展部副部長、金融風險控制中心總裁,直到2019年4月成為哈勃投資掌門人。

而哈勃投資合規風控、資訊填報負責人孔妍,同樣有着十餘年的華為經曆,從2006年2月起就在華為區域财經管理部任職,随後成為經營管理部财務專家。

此外,天眼查APP顯示,哈勃投資的董事還包括海思光電子董事長周永傑、原華為無線網絡研發總裁應為民,華為監事會主席李傑則擔任哈勃投資監事。

實際上,哈勃投資的這次大動作早有迹象。早在2021年11月5日,哈勃投資就進行了多項工商變更:第一,将公司名稱由“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變為“哈勃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第二,公司經營範圍增加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備案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以及(除依法須經準許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時間回到2019年4月,哈勃投資悄悄注冊成立。這家以太空望遠鏡命名的投資機構,承擔的使命是為華為探索新的可能性,同時一舉打破了外界對于華為“不做股權投資”的固有印象。

一位接近華為高層的人士曾對投資界表示,華為投資不是出于财務投資目的,而是其建構産業生态布局的抓手。

如今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後,哈勃投資能以GP的形式參與投資,開始以正規軍的身份闖蕩VC/PE圈,勢必将替華為發揮更大的價值。

最強半導體VC:平均每月出手兩筆

剛斬獲一個300億IPO

哈勃投資出手兇猛,給VC/PE留下了深刻印象。

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哈勃投資僅僅從去年至今,已密集出手超30家企業,平均每月投資2家。投資領域則覆寫了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EDA工具、晶片設計、雷射裝置、半導體核心材料等多個領域,且多家被投企業主打自研高新技術,在各自的細分領域裡均有一定的優勢地位,堪稱“隐形冠軍”。

進入2022年,哈勃投資第一筆出手依然是半導體行業。天眼查APP顯示,1月4日,哈勃投資新增對外投資動态為天津瑞發科半導體。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專注于高速模拟電路技術及創新I/O架構的晶片設計廠商,已成功研發出新一代數字高清視訊傳輸技術AVT,此前已獲得聯想之星、君聯資本、賽富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

哈勃投資去年6月出手的科益虹源同樣典型。這是一家光刻機核心零部件公司,主要産品為DUV(深紫外)光刻光源産品系列,國内首台高能準分子雷射器就出自其手;此外,同月獲得哈勃投資的強一半導體,則是國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具備MEMS探針卡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哈勃投資還在去年7月加碼了天域半導體,後者是國内首家專業從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外延片研發、生産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國内擁有最多的碳化矽外延爐裝置,月産能5000件。

最令人驚歎的是,通過哈勃投資,華為很好地扶持了半導體産業鍊相關企業,甚至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将所投企業送上市。

思瑞浦當屬最具代表性案例。成立于2008年的思瑞浦,是一家全信号鍊模拟晶片設計企業,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穩定。直到2019年迎來轉折點,公司營收由2018年的1.13億元突然暴增至3.03億元,淨利潤也從虧損變為盈利超7000萬元。

而業績爆發的原因,在于思瑞浦有一位神秘客戶A,從2019年成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并幫助其由虧轉盈。經查詢招股書發現,在思瑞浦的幾大關聯方中,有大量采購能力的唯有華為,是以客戶A不出意外應是華為。

2020年,思瑞浦成功登陸科創闆,哈勃投資持有前者6%的股份,為公司第六大股東。截至目前,思瑞浦的市值為546億元,以此計算哈勃投資持股市值超過30億元。

上周,哈勃投資收獲今年第一個IPO——“碳化矽第一股”天嶽先進,最新市值超300億元。這個硬核IPO由60後山東漢子宗豔民締造,他早年畢業于齊魯工業大學無機材料專業,于2010年創辦了天嶽先進的前身,一舉締造了這家龍頭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天嶽先進曾吸引一衆VC/PE機構争搶份額,但哈勃出手輕松投了進去。截止目前,哈勃以7.0493%的持股比例,位列天嶽先進第四大股東。

接下來,哈勃投資至少有8家被投企業正在排隊奔赴IPO。這樣的成績,已經毫不遜色于一線VC/PE機構。

産業資本大爆發

現在,CVC也開始獨立募資了

回顧2021年,中國産業資本迎來了大爆發。

已經不止一位VC感歎:産業資本越來越強勢,現在全國各地看項目,總能遇上他們。

還有一個最大的變化是:網際網路戰投攻城略地的時代過去了,取而代之是科技巨頭紛紛彎下腰布局硬科技。

可以看到,騰訊、阿裡、百度、京東、位元組、美團等網際網路大廠開始收縮戰線,但諸如華為、甯德時代等卻在硬科技戰場大展拳腳。

比如甯德時代,已經成為了新能源賽道最活躍的CVC。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甯德時代目前共有公開投資事件69起,布局了裕能新能源、哈啰換電、雲快充等電池相關企業,還出手投資了自動駕駛企業嬴徹科技、車規級晶片企業地平線等。

與此同時,我們越來越多CVC開始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邁向專業化VC/PE機構。

11月29日,海南三亞天博産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營範圍包括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公司的三位股東為章澤天、劉強東和李瑞玉。

無獨有偶,今年8月20日,三六零(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中基協正式完成登記,這是360旗下首個私募股權公司。更早前,8月5日,位元組跳動旗下投資公司原天津位元組跳動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天津位元組跳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如果說此前,網際網路大廠以及大佬的投資都主要以集團為抓手,或者以CVC的形式居多,但如今,他們自立門戶,越來越像一個真正的投資機構。随着而來,便是CVC開始正式獨立對外募資。

眼下,這一幕正在發生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