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直到去世前,仍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這個證據說明一切

在《三國演義》中,劉歇業三兄弟桃園結義,生死相随的故事一直被我們當作“義”的最高境界而津津樂道,流傳不衰。當然,在正史之中,劉歇業三人的關系也是非常好的,根據史料記載,張飛将劉備和關羽當作兄弟一樣侍奉,三人如果喝醉了酒,竟就睡在同一張榻上,由此可見他們關系之親密。但讓大家想不到的是,在劉備晚年的時候,一件事的突然爆發,導緻劉備對張飛關羽的态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甚至在劉備臨死的時候,都對張飛、關羽懷有怨念。

劉備直到去世前,仍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這個證據說明一切

這樣說肯定是出乎大家意料的,畢竟劉備與關羽和張飛的感情應該是很好的。不過這樣說肯定是有證據的,劉備責怪關羽和張飛,一個地方就能夠看出。劉備生前隻給法正一個人追封了谥号,關羽、張飛都沒有獲得追封谥号。衆所周知劉備直到中年的時期才建立了蜀漢。劉備的半輩子都在颠沛流離,這樣的劉備是大家熟悉的。那麼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劉備能心懷度量不責怪關羽嗎?我想是不大可能的,這一點通過劉備沒有給關羽谥号就能夠看出。

劉備直到去世前,仍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這個證據說明一切

劉備招降馬超之後對他十分的喜愛,馬超這個人不僅長得帥,而且是勇謀具兼,在當時有個外号叫做“錦馬超”。因為看馬超是個國之棟梁,是以劉備就重用了他,在當時諸葛亮斷定關羽肯定會為了這件事吃醋生氣,是以特意親筆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中對關羽大誇特誇,說關于心胸廣闊,有容納賢才的度量。在看到這封信之後,關羽的氣才消了,劉備當時就很不滿,覺得自己作為主公連提拔人才都要看他臉色。

劉備直到去世前,仍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這個證據說明一切

對于張飛,猜測是:張飛不聽勸誡,毆打士兵,緻使自己慘死,更是對即将到來的夷陵之戰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張飛有虐待士兵的臭毛病,劉備早前就常常勸誡他,将軍經常毆打士兵,懲罰部下,是很容易出事的,而且你還留在身邊,是有可能出大問題的。但是張飛沒聽,也沒改。221年,劉備為關羽報仇,不聽勸阻,發兵攻打東吳。張飛可是一員虎将,是劉備的左膀右臂,是患難與共的兄弟,是軍中不可缺少的将才。而且張飛在阆中的部隊有一萬人,是總兵力的五分之一。此次發兵東吳,諸葛亮、趙雲、魏延、馬超都不在,帶的幾乎都是新人,張飛算是僅有的老将了,還是以一當十的猛将。

劉備直到去世前,仍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這個證據說明一切

劉備生前隻給了法正追封谥号,夷陵戰敗之後,諸葛亮說,如果法正在的話,隻有他能勸住主公;就算勸不住,也不至于如此慘敗。很多後人認為,諸葛亮說這話是推卸責任,其實諸葛亮說的是真話。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的角色更多的是後勤部長的角色,參謀軍事、前敵指揮更多是法正給劉備出主意,法正也最得劉備的寵愛。《三國志》記載,連曹操都說,劉備大破夏侯淵,肯定不是劉備自己的計謀,而是别人教的。這個别人就是法正。正因為法正功勞大、貢獻大。220年法正去世時,劉備非常悲痛,連續哭了好幾天(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追封谥号為翼侯,取“如虎添翼”的意思。

劉備直到去世前,仍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這個證據說明一切
劉備直到去世前,仍對關羽張飛心懷怨恨,這個證據說明一切

不排除劉備對他兩個兄弟的感情,畢竟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征戰沙場,一路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但随着劉備稱帝以後,他的心态就已經變了,當時他最關心的是領地的安全還有事業的傳承,關羽和張飛兩人的失誤就已經是臣子的失職,哪怕再好的感情也會破裂。這也就是他會給法正封谥号,而沒給關羽張飛封谥号的原因,自古無情帝王家說的也就是這樣吧。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