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禅宗智慧】忠誠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忠誠

作者:東亞超級聯賽

昨天剛剛下課,就接到大學同學老謝的電話,要來找我聊一聊。老謝多年前辭去公職創業,經營酒水飲料等快消品,生意做得很不錯,公司規模現在有300多人。

等我急忙趕回公司,老謝已經自顧自在泡茶了。老弟兄之間也不必客套,直奔主題。原來他的一個業績很好的業務經理在新産品發展方向上不大認同公司的決策,于是在第一個季度的營運中仍然以老的暢銷品為主。雖然銷售額依然比較搶眼,但明顯打亂了公司的整體戰略部署,新品推進也受到了極大的幹擾,而且還有很多其他事業部在觀望總部對這件事的态度。

【禅宗智慧】忠誠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忠誠

現在老謝的困惑在于:如何處理這個中層幹部?拿掉吧,他一向很能幹,有點舍不得;留任吧,他肯定還是堅持自己的方向,且會起到惡劣的示範效應。

“我建議拿掉,換個崗位。一來晾一晾,讓他反思一下,有助于他對公司戰略的了解;二來殺一儆百,讓其他的銷售部門認識到總部對戰略執行的堅定态度。”我對老謝說。

“這個兄弟是我一手帶出來的,業務能力沒得說。就是有點軸,這兩年滿足于一線厮殺,不學習,看不清市場的大形勢。”老謝仍然在糾結。

“你說的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成熟産品銷量有保障,團隊的收益也就穩定。大力推新品有一定的風險,恐怕這才是你這位兄弟的出發點。”我補充分析道。

“可是拿掉他,也有問題。首先,他心裡肯定會産生芥蒂;其次,業務上也會受到一定幹擾。”老謝憂心忡忡。

“哥們兒,你要知道,做決策最重要的就是果決,不能前怕狼後怕虎。一旦出現反複和猶疑,就會動搖軍心,那樣産生的傷害就更大了,問題會從局部擴大到系統。”我持續給他打氣。

“唉,道理我懂,下決心是真難!”老謝面沉似水。

“我給你講一講孔子是怎麼對待原則性問題的吧!老祖宗早有解決方案。”下面,我開始給老謝布道!

【禅宗智慧】忠誠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忠誠

1、不權衡 不猶豫

《論語》中記載有這樣一句話:

這裡沒有生僻字,我們直接給出翻譯:

需要說明的是: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馬匹是重要的通勤工具和作戰工具,其價值要高于養馬的奴仆。而孔子根本不詢問馬匹,說明他秉持着“不重财,隻重人”的仁愛思想。

仁者夫妻,這是孔子和儒家的核心追求。在這一點上,孔子守得如此堅定,充分展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的深刻和睿智。

其實孔子可以先問人,再問馬。畢竟馬匹是重要的财産,問一問也屬于人之常情。

但孔子根本沒有任何權衡和猶豫,表現出對于信仰的絕對忠誠:儒學是人學,儒道是仁道。以人為本,才是儒家弟子應該永遠堅守的核心理念。

為什麼孔子堅決不問馬呢?

如果孔子有一絲一毫的掂量權衡,那傳遞給家仆們的就是“既要,又要”。如果再有類似的事件,家仆們的精力就不會集中在保護人的生命上,而還要兼顧馬匹和其他财産,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一心多用或資源分散,進而導緻人員傷亡。

再者,對于廣大弟子而言:師父強調“仁愛”的教誨就變成了“嘴上一套、行動一套”的僞善,會給儒學的真誠性蒙上陰影。

最後,如果這種“假仁愛”的惡名流傳到社會上,會帶來普遍性的信任危機。

正是看穿了這背後巨大的潛在傷害,孔子才表現出了徹底性和決絕性。孔子明白:針眼兒大的洞可以穿過鬥大的風!在原則性問題上,1%的失守就是100%的潰敗!

我們來看一個奇崛的曆史案例。

【禅宗智慧】忠誠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忠誠

2、不退縮 不放棄

海瑞,字汝賢,号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的清官,是渾濁的大明王朝官場中的一股清流。

海瑞四歲喪父,由性情剛烈的母親獨自撫養成人。他繼承了母親剛正不阿的性格,立志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嘉靖28年(公元1549年),海瑞中舉;1554海瑞正式踏入了波谲雲詭的大明官場,到福建延平府南平縣當教谕。

而海瑞的首秀,就不同凡響。

他執教縣學期間,有朝廷的禦史前來視察。别的教師都跪在地上彙報自己的履曆,隻有海瑞長揖行禮。禦史指責他不敬長官,他卻指出這個地方是學堂,不是衙門,不應該行跪拜之禮。禦史大人拂袖而去,衆人都為他捏把汗,海瑞卻毫不在意。

1558年,海瑞被任命為淳安知縣。他看到民生的疾苦,勵精圖治,把一縣之政務打理得花團錦簇。而他對自己和手下限制極嚴,堅決杜絕各式腐敗,一時間聲名鵲起。就連當時浙江總督胡宗憲都聽說了他的大名,并且也給外人講“海瑞平日粗茶淡飯,隻有在母親過生日時才買兩斤豬肉”的笑談。

一次,胡宗憲的公子遊玩到淳安縣。吃拿卡要成習慣的胡大少爺命人通知海瑞前來迎接,并索要大批财寶和土特産。海瑞不但沒有賄賂他,反而派人以冒充胡公子的罪名把他抓了起來,沒收了他搜刮的所有财産。後來胡宗憲得報,由于欣賞海瑞的膽量和清廉,并未追究。

1564年,海瑞被選拔為戶部雲南司主事,到北京赴任。他職業生涯中的高光時刻即将到來。

此時的嘉靖皇帝,已經多年沒有上朝。他深居西苑,熱衷于祈福煉丹,信任嚴嵩等奸佞,生活奢靡。

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買了一口棺材,并将家人托付給了朋友,然後給嘉靖上了一份《治安疏》,批評嘉靖的各種行為。

嘉靖看完《治安疏》後勃然大怒,對侍從下令道:“快把他逮起來,不要讓他跑了!”

宦官黃錦說道:“這個人向來有愚名。上疏之前他就買了棺材,他根本就沒有準備跑!”

【禅宗智慧】忠誠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忠誠

嘉靖聽後,默然無語。過了一會兒又撿起《治安疏》反複閱讀,不停地歎息,将海瑞比作比幹。後來嘉靖下令,把海瑞關進诏獄候審。直到嘉靖去世,他都沒有再審判海瑞。

在此期間,曾有官員上疏建議處決海瑞,但被首輔徐階和刑部尚書黃光升給壓了下來。

嘉靖去世後,海瑞被釋放。由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直谏皇帝的勇氣,其威名響徹華夏,天下景仰。

盡管徐階曾經救過海瑞的命,但後來遇到徐階的兒子橫行不法時,海瑞依然依法秉公處理。他所到之處,百姓歡呼雀躍,貪官污吏則舉家逃跑。世人稱之為“海青天”。

海瑞的一生,一直堅守着一個儒家弟子“為萬世開太平”的崇高理念,無論環境多麼險惡,他從未退縮,從未放棄。他的仁和愛,是對天下蒼生和後世子孫的;他的原則和信仰,始終熠熠生輝,從未蒙塵。

聽到這裡,老謝突然說了一句:“忠誠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忠誠!對于信仰和信念,必須忠誠!原則不能違背,戰略不能摻水!得嘞,我這就安排新人接替那個兄弟。公司要打大仗,就不能磨磨唧唧,不能因小失大!”

“你的新産品,記得給我發兩箱哈!”我調侃道。

“哈哈哈哈!不給教授上上貢,我以後還怎麼來見面?明天上午就發到你的辦公室,失期唯我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