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篇關于錢的古文 格式和介紹中藥一樣的那種
錢神論 魯褒
錢之為體,有乾坤之象。内則其方,外則其圓。其積如山,其流如川。動靜有時,行藏有節。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難折象壽,不匮象道。故能長久,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解嚴毅之顔,開難發之口。錢多者處前,錢少者居後;處前者為君長,在後者為臣仆。君長者豐衍而有餘,臣仆者窮竭而不足。《詩》雲:“哿矣富人,哀此茕獨。”
錢之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無遠不往,無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勞講肄,厭聞清淡,對之睡寐,見我家兄,莫不驚視。錢之所佑,吉無不利。何必讀書,然後富貴。昔呂公欣悅于空版,漢祖克之于嬴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錦繡,相如乘高蓋而解犢鼻,官尊名顯,皆錢所緻。空版至虛,而況有實;赢二雖少,以緻親密。由此論之,謂為神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争非錢不勝,幽滞非錢不拔,怨仇非錢不解,令問非錢不發。洛中朱衣,當途之士,愛我家兄,皆無已已,執我之手,抱我始終。不計優劣,不論年紀,賓客輻辏,門常如市。諺曰:“錢無耳,可暗使。” 豈虛也哉?曰:“有錢可使鬼。”而況于人乎?子夏雲:“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吾以死生無命,富貴在錢。何以明之?錢能轉禍為福,因敗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長短,相祿貴賤,皆在乎錢,天何與焉?天有所短,錢有所長。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錢不如天;達窮開塞,赈貧濟乏,天不如錢。若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可以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和必然?唯孔方而已!
凡今之人,惟錢而已。故曰:軍無财,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仕無中人,不如歸田;雖有中人而無家兄,不異無翼而欲飛,無足而欲行。
2. 古代關于時間與金錢對比的古文
一毛不拔
古代有個富翁,大家都叫他六叔,他十分吝啬。由于他整天盤剝窮人,累得病倒了,差一點昏死過去。三天後,他稍稍清醒了一下,看見屋裡擠滿了送終的親友,想要表示什麼。他的大侄說:“六叔,是不是還有兩個親人沒見面?”他搖搖頭。二侄問:“是不是有筆銀子放在哪裡,不曾交代?”還是他妻子明白,看見兩根燈芯同時燃點,就挑掉一根。這時六叔才微微舒了一口氣。突然,快斷氣的六叔流着淚,湊近妻子的耳朵,想跟她說話。他說:
“我死後,可把我留下的兩張便紙分給前來吊孝的親戚。”
“我死後,别用棺材來盛我,挖個坑,把我埋了就成。”
“我死後,不要請和尚念經,我在黃泉下自己會念經的。”
“我死後,把我的皮剝下來,賣給皮匠;把我的毛拔下來賣給做刷子的人,一根别丢了……”
“一毛不拔”就是一根毛也舍不得拔掉丢失,形容極端自私。
3. 以錢說為題的文言文
為你奉上一篇,是關于把錢稱為“阿堵物”的,表示輕視,請你參考:
1、出處《世說新語》;
2、原文是:
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①。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3、翻譯:
王夷甫一向崇尚玄理,常常憎恨他妻子的貪婪卑污,口裡不曾說過“錢”字。他妻子想試試他,就叫婢女拿錢來圍着睡床放着,讓他不能走路。王夷甫早晨起床,看見錢礙着自己走路,就招呼婢女說:“拿掉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