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Csy_Sean

本内容已經獲得作者授權釋出

前言

水月觀音是中唐著名藝術家周昉獨創的一種觀音造像樣式,屬于漢式觀音系統,對晚唐五代時期的造像産生了相當的影響。周昉贊美水月觀音“頗極豐姿,全法衣冠還近闾裡。衣裳勁簡,彩色柔麗。菩薩端嚴,妙創水月之體。”

水月觀音為三十三觀音之一,在密教中即現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之水吉祥菩薩,亦有别名“自在觀音”。水月觀音像在大陸的一些寺院中多有供奉,宋元時期供養水月觀音成為時尚,直至明清時期仍可見其影響。尤其是水月觀音像的遊戲坐勢,在其它菩薩造型中也常被采用。

水月與象征普陀洛伽山的岩石(即觀音道場)是主要構圖元素,菩薩舒姿坐于岩石上作觀想狀,仿佛正看着水中之月,這是佛教中一種虛幻和短暫的象征。這類造像往往飾以山水竹石背景,一改傳統菩薩形象莊嚴的距離感,充滿中國化的詩意與禅境界美感。我想最好的例子,莫過于開鑿于西夏時期的榆林窟第2窟北壁壁畫。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附圖1 水月觀音 西夏 榆林窟第2窟(圖源新浪微網誌@莫高窟)

本期選擇了12件不同材質的水月觀音造像,包括金屬、木雕、瓷器三類,希望将這類觀音的美感傳達給大家。

金屬造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一尊鎏金銅水月觀音像,1957年出土于浙江金華萬佛塔地宮。這是一尊吳越國時期(907-978年)的造像,高53厘米,菩薩端嚴,有圓形背光,以遊戲坐姿安坐于象征普陀洛伽山的岩石台上,岩台前清淨蓮池,作觀水中之月狀。

這尊造像采用了寫意的圓輪狀火焰背光,又将山石以銅鑄形式呈現,這些都是吳越國佛教造像的獨創,整體形象充滿禅意,更凸顯典雅清韻的藝術美感。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1 攝于深圳博物館#東南多勝事:雷峰塔與吳越國佛教藝術展#特展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2 側面圖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3 側背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4 菩薩背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5 菩薩遊戲坐姿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6 圓輪狀火焰背光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7 水月觀音的坐姿和雙手的放置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8 岩台的設計吻合水月觀音設計之初的圖畫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9 觀音的頭冠、發髻、璎珞皆刻劃細微

木雕文物

木雕的水月觀音造像是本期内容比較主要的一類,這些木雕佛像很多原先被供奉于寺廟之中。特别是兩宋時期的大型木雕觀音像為博物館所重,美、德、日等國博物館亦有收藏,這類木雕佛像大多數原置放在寺院大雄寶殿主尊背屏的後面,為當時流行樣式之一。(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先看故宮博物院藏木雕彩繪貼金觀音像,高127.5厘米。像全身彩繪,由數塊木頭插合組成。觀音頭戴高冠,冠上有一化佛,系寶缯,寶缯及發绺下垂,銀嵌白毫已失。細眉,秀目,面頰豐滿,唇摹繪胡須,上身袒露著帔帛,下著長裙,胸飾璎珞,臂有寶钏,衣飾塑造輕盈流動,富有韻律感。半跏趺坐,身體略前傾。

所謂的半跏趺坐分為兩種:左腿下垂,盤右腿于左股上,稱吉祥半跏趺坐,也稱左舒相跏趺坐;腿姿相反,稱降魔半跏趺坐,又稱右舒相跏趺坐。

觀音菩薩自印度傳入中土,經過與華夏文化的長期融合,唐宋以降,對觀音的崇拜持續不衰,觀音菩薩成為最受中國善男信女歡迎的神祗之一,因之銅、石、木、泥、瓷各種質地的觀音像層出不窮。此觀音像望之俨然,即之也溫,堪稱北宋木雕中的上乘佳作。(來自故宮博物院官網)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2-1 攝于故宮博物院慈甯宮#雕塑館#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2-2 正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2-3 觀音像白毫缺失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2-4 遊戲坐姿

上海博物館藏菩薩漆金彩繪木雕像,通高92厘米。此像原出山西境内,是宋代菩薩像的代表作。雕像全身漆金繪彩,身着偏衫,下着長裙。頭帶寶冠,面目豐腴,雙眼凝視,神态安祥;袒露右胸,胸前璎珞華美,衣帶垂落,面容端麗,表情溫存娴靜。右腿支起,右手擱置膝上;左腿盤于身前,作半跏半倚坐式。這種随意安坐,舒坦自在的坐式,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種表現,亦是典型的宋代風格。(來自上海博物館官網)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3-1 攝于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3-2 描金衣裳,遊戲坐姿

南京博物院也有一例宋代木雕水月觀音像,高97厘米。由于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文化信仰廣為流傳,宋時,觀音已經由印度傳入時的男相轉變為本土化的女相,且開始以單尊的形式出現在世人眼前。

不過針對這件造像,個人感覺觀感有些奇怪,有些許不自然的感覺。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4-1 攝于南京博物院##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4-2 側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4-3 局部

荷蘭國立博物館亞洲廳展示着一件12世紀的木雕彩繪觀音像,高117厘米。除了額間的白毫,菩薩的寶冠處似乎也有部分遺失。上身飄帶的塑造極富動感,置于右膝之上的右手動作安然。

另外,仔細觀看菩薩下裙的彩繪(圖4),仍可見部分類似于龜甲錦地的描金幾何紋飾,非常精彩。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5-1 攝于荷蘭國立博物館#亞洲廳(Asian Pavilion)#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5-2 側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5-3 額間白毫已經遺失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5-4 彩繪出衣服紋飾的細節

收藏于海外博物館的兩宋(包括遼金)時期的木雕水月觀音像還有多例。如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附圖2)、大都會博物館(附圖3)、波士頓美術館(附圖4)。特别是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的這件遼代造像,從形态塑造、彩繪用色等方面都堪稱是這一時期菩薩塑像的精品。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附圖2 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像 遼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附圖3 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像 遼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附圖4 木雕彩繪描金水月觀音像 金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再看兩件明代的木雕觀音像。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彩繪漆金木雕菩薩坐像,高200厘米。菩薩雙眉細長,目視下方,鼻梁高挺,櫻桃小口,表情祥和。頭戴花鬘冠,雙肩搭有一條帔帛,右側帔帛沿肩下垂,左側帔帛則纏繞于臂上。另一條帔帛自右腋向上斜搭至左肩,在左肩下打結。右臂搭于右膝上,左手支撐在身體的左後方,一腿支起,另一腿下垂,呈遊戲坐姿,這是水月觀音像的典型坐姿。(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6-1 攝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佛造像#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6-2 側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6-3 面部細節

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藏一尊15世紀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像,高109.9厘米。菩薩頭戴寶冠,冠上有小化佛,表情祥和。胸前佩戴璎珞,衣裙的塑造富有動感,以遊戲坐姿安然坐于岩台之上。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7-1 攝于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月百姿#特展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7-2 側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7-3 另一側面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7-4 正面細節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7-5 遊戲坐姿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7-6 遊戲坐姿

瓷器

瓷器文物中,也可見不少水月觀音造像。本期介紹的5件瓷塑像中,囊括了景德鎮窯、龍泉窯、德化窯等著名窯口,先看首都博物館藏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像,1955年出土于北京西城區。

菩薩像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已殘。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優美。觀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飾聯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裝飾十分繁缛。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潔白細膩。觀音的制作采用了模印、琢、捏塑等多種裝飾手法,将觀音菩薩自在安詳的宗教氣質和内涵表現得淋漓盡緻,展現了元代景德鎮高超的瓷塑水準。(來自首都博物館官網)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8-1 攝于首都博物館##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8-2 有修複痕迹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8-3 坐姿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8-4 手勢與衣紋

福州市博物館收藏的這件青瓷觀音坐像,根據其坐姿手勢,我們也可以判斷其為水月觀音。額間的白毫同樣已經遺失,觀音端坐于岩台上,岩台下方水波蕩漾,符合水月觀音的一些構圖元素。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9-1 攝于福州市博物館##展廳

杭州博物館展出了一件明代龍泉窯青釉童子拜觀音塑像,雖定名為童子拜觀音,但從觀音的坐姿和手勢來看,仍符合水月觀音的特點。另外,我們對比北京法海寺明代水月觀音壁畫,可見觀音身側也有善财童子的形象(附圖5),與這件龍泉窯瓷造像也有類似之處。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0-1 攝于杭州博物館#“最憶是杭州”通史陳列#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附圖5 水月觀音壁畫 明 北京法海寺

最後我們看兩件德化窯白瓷,白瓷造像是德化窯産品中最知名的部分。這兩件浙江省博物館藏清代的白瓷觀音像,一件定名為自在觀音,一件僅以觀音名之。但從遊戲坐、自在坐等坐姿來看,我個人認為可以稱呼為水月觀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1-1 攝于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昆山片玉:中國古代陶瓷陳列#展廳

卅三之一:水月觀音造像特輯

圖12-1 攝于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昆山片玉:中國古代陶瓷陳列#展廳

結語

其實我對于宗教題材的文物相對而言不那麼關注,可能是因為自身并沒有特别的宗教信仰,缺少了一些認識這些文物的必要背景知識。但是水月觀音對我的吸引力比較大,追溯源頭,應該是一些精彩的水月觀音像所帶給我的平和之感。比如吳越國鎏金銅水月觀音像,以及一些兩宋時期精彩的木雕觀音像,都能不自覺讓人平靜下來。是以有了本期專題,我也希望将這份安甯分享給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