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架超音速飛行的客機不是協和也不是TU-144,是個不起眼的型号

作者:肖玉琪說話

超音速民航客機的概念在上世紀60年代紅極一時,誕生了小批量生産并投入多年商業營運的英國法國聯合研制的“協和”超音速客機,還有産量更少的蘇聯TU-144客機。甚至波音的2707計劃也功虧一篑,達到全尺寸模型階段。

但是,協和和TU-144都不是第一個進行超音速飛行的民航客機。協和在1969年10月突破音障,TU-144則是在1969年6月。而批量生産的民航客機第一次突破音障,則是個不起眼的型号早1961年8月21日完成。

道格拉斯DC-8是個中國航空迷不大熟悉的型号,其實它外觀和競争對手,也是廣為人知的波音707基本一樣。翼吊式4發,下單翼布局,機身細長,外觀上顯得比波音707更細長,機頭凸出更多。DC-8在1958年首飛,晚于波音707的1954年。總體性能兩者不相上下,載客量DC-8稍大。

第一架超音速飛行的客機不是協和也不是TU-144,是個不起眼的型号

中國航空博物館中的DC-8

因為波音707曾經引入中國,而且其軍用版本的KC-135系列還在美國空軍中大量服役,是以DC-8的知名度在中國遠遠不如波音707。而道格拉斯公司的命運也相當坎坷,由于經營問題,1969年和麥克唐納公司合并組成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最終在1997年被波音吞并。

但民航客機的首次超音速飛行就是由DC-8完成的。

第一架超音速飛行的客機不是協和也不是TU-144,是個不起眼的型号

編号N9604Z的DC-8,圖檔來自外網

為了性能展示,在投入商業飛行後僅僅3年,道格拉斯就策劃了這次超音速飛行。這并不是想證明DC-8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隻不過是為了“成為第一個”而為之,意圖證明飛機能不能“達到這個性能并且不會散架”,進而超過其競争對手波音707。

1961年8月21日,編号為N9604Z的DC-8在試飛員威廉.瑪格路德的駕駛下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起飛,在達到52000英尺高度後推杆進入半個G的俯沖。DC-8的是沒有超音速的設計飛行能力,是以隻能在俯沖中突破音障。沒多久在45000英尺高度,達到1.01馬赫數,即1.01倍音速,并維持了16秒鐘。

至此,這架DC-8同時創造了當時52000英尺的該級别商業民航客機飛行高度記錄,和1.01馬赫數飛行速度記錄。

第一架超音速飛行的客機不是協和也不是TU-144,是個不起眼的型号

試飛員并沒有調整配平來使飛機進入俯沖,這樣可使飛機自主拉起。但在完成超音速飛行拉起的過程中,試飛員發現安定面(可了解為水準尾翼的升降舵)動作馬達過載,并且飛機進入了失速狀态。要知道這樣的大型飛機失速是非常危險的,如果進入螺旋可以說九死一生。但試飛員的處置非常準确,他繼續推杆,使安定面馬達負荷降低,并逐漸從失速中改出,最終在35000英尺恢複操作。進而安全完成了這次玩(zuo)命(si)測試。

這架DC-8後來傳遞給加拿大太平洋航空進入商業運作,20年後飛機退役并報廢。

第一架超音速飛行的客機不是協和也不是TU-144,是個不起眼的型号

這次進行超音速飛行測試的DC-8和伴飛的F-104,圖檔來自外網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7年進行世界上第一次超音速飛行的恰克.耶格爾駕駛另外一架F-104為這架DC-8的超音速測試飛行進行伴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