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産周期與訂貨周期

生産周期與訂貨周期

生産周期是從原材料投産到最後成品出工廠中的房間的時間;訂貨周期是指從客戶确定訂貨到交貨的最短時間。訂貨周期包括訂貨以後的原材料采購時間和生産周期的和。如果存在在制品,則生産周期大于訂貨周期,如果沒有在制品,則生産周期小于等于訂貨周期。随着全球精益生産的興起,客戶留給供應商的訂貨周期越來越短,延期的罰則越來越嚴格,甚至有可能失去客戶。為了滿足上遊客戶的無在制品的要求,下遊供應商不斷縮短訂貨周期。供應商首先采用庫存原材料的方法限制原材料采購周期,直至将原材料采購周期限制至零。當訂貨周期小于生産周期時,供應商隻能采用增加在制品的方法縮短訂貨周期。

在我們公司,主要原材料是有庫存的,也可以認為原材料采購周期為零。不僅如此,我們各個中間庫還有很多的在制品,通過這些在制品進一步縮短了訂貨周期,增加了公司的資金占用和備貨風險。由于零部件企業普遍比起主機廠來要小得多,是以話語權也小。訂貨周期成為能否獲得訂單的主要條件。産品競争成為價格品質和訂貨周期的競争。

過短的訂貨周期增加了零部件企業的成本和風險,為了擷取必要的利潤,零部件企業也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對于過短的訂貨周期應該理所當然的說NO。但如何平衡訂貨周期和生産周期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客戶的大小和穩定程度;競争對手的壓力;企業訂貨的均衡性;企業的經營政策,等等。這裡和生産密切相關的企業訂貨的均衡性。是以,我們也不能一概反對短生産周期,畢竟生産周期是企業競争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這樣說,生産周期的長短展現了企業生産管理的水準和企業的核心競争力。但是,我認為縮短生産周期本身不是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縮短訂貨周期,隻有訂貨周期才是直接和市場對接的因素。

針對以上分析,我認為零部件企業必須緻力于縮短訂貨周期。為了縮短訂貨周期,縮短生産周期必不可少,但當生産周期縮短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往往基于市場和對手的考慮,利用在制品縮短訂貨周期無法避免。

在制品涉及更加複雜的因素,如何保證在制品在最短的時間内全部成為商品,需要更加複雜的管理和技術。在目前,我認為通過資料處理技術和資料挖掘技術可以更加準确的預知在制品的有效性,使在制品不至于成為長期的庫存。但如何使用資料處理技術和資料挖掘技術,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也正由于這項工作的複雜性,在需要放置在制品的企業,如何放置在制品反映了企業管理水準的高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