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找孔子和闵子骞對話數則

十五魯人為長府,闵子骞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魯人為長府,」

長音「ㄔˊㄤ」,府是國家的倉庫,是國家收藏财物武器的倉庫,大學說:「未有府庫之财,非其财者也。」地點大概都宮中内部,出師表說:「宮中府中」,就有内外分别。如現今的北京城,内裡尚有紫禁城,更有宮門。魯昭公時,魯君隻是虛名而已,孟、仲、季三家作主。魯祭周公用天子禮祭,這已經是不對了,三家之堂也以天子禮祭他們的祖先,是以孔子說:「三家者以雍撤,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魯昭公忍不下,拆三家的牆,準備讨伐三家,但是沒有成功,反而被趕出去。這時的魯君(哀公時)也忍不住,長府壞,想再修蓋。經文說:「魯人」,何不說:「魯君」?有其用意,不說魯君,而說魯國人要重修他的長府,這是春秋筆法。這個要你們自去查,萬事求自悟。

「闵子骞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闵子骞很會說話,說:「仍舊貫,如之何」貫,事的意思。闵子骞不贊成,怎麼修法,要修就用舊樣子蓋。由此可知魯君重蓋不是要照舊樣子蓋,是以說:「何必改作」。闵子骞的用意是這時的魯君沒有權力,官吏都是三家的人,魯君一動三家便都知道,弄不好就召來災禍,前面的魯昭公就是這樣子。魯君無财無力,必定會如前面的昭公一般倒黴,是以闵子骞說:「仍舊貫,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夫人指闵子骞,夫人不言,闵損這個人輕易不說話,所謂:「吉人辭寡,躁人之辭多」,有德性者都不輕易說話。「言必有中」今天他說了話,說的不偏不倚,合乎時中,說到中心了。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保住魯君,國家也少倒黴。闵子如此說保全了魯君,卻什麼也看不出來。

先進→六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孔子說: 闵子骞真是孝順啊! 大家對于闵子骞處理家庭的事沒有可以毀謗的地方。

「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孔子認為自己德性好的弟子有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分析能力有條有理的有宰我、子貢。在管理方面的人材有冉有、季路。

子遊注重禮樂,是以禮記中,子遊談禮的地方很多。子夏的文學好,傳周易,為魏文侯的國師。

另外補充:

闵子骞,名損,字子骞,魯國人,少孔子十五歲。闵子骞與顔淵同列德性科,他的孝行尤著稱于世。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大孝者是舜,他的家庭是「父頑、母嚣、弟傲」,但舜終能「克諧以孝」,是以孔子說:「舜其大孝也與!」孔門弟子有孝友之行者,不隻闵子骞一人,為何獨稱「孝哉闵子骞」?這正因為他人處于人倫之常,而闵子骞則處于人倫之變。

太史公說闵子骞「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錄。」可謂有伯夷之風,季氏使闵子骞為費宰,闵子骞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季氏聞闵子骞賢能,想用他作邑宰,但他不想做季氏的臣子,是以辭謝了季氏。他的言詞雖然很委婉,但意志卻非常堅決,闵子遷這種廉潔自重的高風,是很值得敬佩的。

關于闵子骞的識見,論語亦有記述:魯人為長府。闵子骞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長府是魯國藏貨财的府庫,當政者想要有所改作,改作必勞民傷财,故闵子認為不如「仍舊貫」,孔子聞之,覺得闵子骞言無虛發,是以極為贊賞。孔子稱闵子骞不言則已,言則無不合義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