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水樓台的出處是什麼?近水樓台都有哪些典故?

近水樓台的出處是什麼?近水樓台都有哪些典故?

  近水樓台是一個成語,他的釋義是比喻由于地處近便而獲得優先的機會。也用來批評靠關系辦事的不良作風。亦作“近水樓台,那麼近水樓台的出處是什麼?近水樓台都有哪些典故?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解答解答。

  近水樓台的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出處宋·俞文豹《清夜錄》:“範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雲:'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近水樓台的典故,範仲淹是宋朝時的一位政治家、文學家,他學問很好,能詩能文。他寫的《嶽陽樓記》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範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擔任要職,也曾鎮守過地方。有一段時間,他鎮守杭州。任職期間對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薦,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晉升,大家對他都很滿意。

  這時候,有一個叫蘇麟的官員,因擔任巡檢,常常在外,卻一直沒有得到提拔。當他見到自己周圍的同僚,無論職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個個得到了升遷,而自己卻沒人理睬,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擔心自己一定是被這位範大人遺忘了。怎麼辦呢?直接去找範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說。不說吧,心裡又很不平衡。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終于想出了一個委婉的辦法來,這就是寫首詩去向範大人請教,實際上去提醒他:千萬别忘了自己!想到這裡,蘇麟高興起來,他趕忙拿出紙認真地寫了首詩,并将詩句呈給了範仲淹,很虛心地請他賜教。

  範仲淹讀着蘇麟的詩,很快就會意地笑了。他吟誦着詩中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的詩句,完全懂得了蘇麟的言外之意。是呀!怎麼能把他忘了呢?很快,蘇麟得到了提拔。“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的意思是,靠近水邊的樓台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是以發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這兩句詩寫得很含蓄,它借自然景色來比喻因靠近某種事物而獲得優先的機會。範仲淹很有學問,一看這詩句自然明白了蘇麟的心思。

  不過在現代兄弟中有了些貶義。它往往用來諷刺那種利用某種友善而獲得照顧,利用自己的朋友或親屬關系所來為自己牟得私利的情況,希望現代人能夠尊重前人留下來的風氣,不要污染了一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