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itHub上的狂歡

GitHub上的狂歡

如果你是網際網路圈裡人,對上圖應該不陌生。

這就是最近幾天呼聲高漲的996.ICU,一個托管在GitHub上的開源項目。

做技術的同學應該沒有不知道GitHub的,作為開源領域最流行、最活躍的平台,被全世界的程式員和項目組織使用着,大名鼎鼎的Linux也是用GitHub托管的。

如果你對它不熟悉,可以把它了解為技術世界的Facebook。除了可以在上面托管項目代碼,還可以進行多人協作、問題讨論、社群互助。

截止發文時間,它的star數已經達到了 127115,我也貢獻了一個star。什麼是star數?你可以了解為收藏或者關注數。

GitHub上的狂歡

12w+的start數高麼?如果用Linux的項目start數來對比,你就知道這個項目的star數有多高!更何況,這個項目才被放上去幾天時間。

GitHub上的狂歡

這個由程式員發起的記錄國内實行996公司的項目,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想,貢獻star數的,大部分是國内的程式員吧。

就連Python的發起人也在網上聲援了此舉,真是一場GitHub上的狂歡!

無獨有偶,有人發起 996 公司名單後,又有人發起了一個 955 公司名單。

什麼是 955 ?就是那些實行早 9 晚 5 或者晚 6 的公司。

我看了下,這些被列舉出來的公司,大部分都是外企,真實性有待考證。

但我那些在矽谷工作的朋友,工作強度沒有國内大卻是事實。

GitHub上的狂歡

這兩個項目已經成了本周GitHub上的熱門Top 2,并且趨勢有增無減。

話說回來,網際網路加班本來就是家常便飯,為什麼這一次被如此提到風口浪尖?

GitHub上的狂歡

加班,分兩種,主動加班和被動加班。主動加班誰都不排斥,而被動加班會被看成是一種來自資本家的剝削。

很多公司,在不宣布或要求實行加班制度的時候,大家也是正常加班,且沒有太多怨言。

而告知和宣布要實行加班制度後,從客觀角度看,該加班的還是加班,與之前其實沒有實質變化,為什麼就會産生逆反情緒呢?

其實核心問題在于,主觀的要求挾持了人的自主性。

都知道,人都不喜歡被規則限制,在不強制要求加班的情況下,加班被定義為一種額外付出。

雖然事情還是那些事情,下班時間依舊很晚,但是一旦被賦予強制加班的定義,性質就不一樣了,加班就從一種額外付出變成了被動要求。

我個人是不太推崇這種強制性要求的,還是以事情為導向比較有實質效果。

況且,996 要求的是 12 小時工作制,如果嚴格按照 12 小時算,886可否?776可否?10106又可否?最終還是回到一個彈性工作的要求上去。

我自己的工作習慣往往是早到,我到公司的時間基本上是在 7 點半到 8點半之間,最早的時候,我 7 點就會到公司。

如果按 996 來考核,我是該早到呢,還是早走呢?

通常情況下,事情比較多的時候我會繼續把事情做完,時間是其次的。如果緊急重要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我不會選擇在辦公室閑待着。

我特别推崇創業精神,因為創業精神伴随我走過了四年,但誰都知道,創業精神不是喊出來的。

工作永遠是做不完的,除了工作還有生活。工作飽和度不能用時間和工作量來衡量,用價值衡量更靠譜一些。

我會全情投入我的工作,包括生活。每一次努力都為了價值産出!

這次為了看一下 996.ICU,我又重新翻出了我的GitHub,進入個人首頁那一刻,仿佛昨日重制。

我 2012 年注冊的GitHub,在上面托管了自己當時做的一些項目,也有開源的公共元件庫,還有自己當時自建的部落格源碼。

再看過去自己寫的代碼,還清晰記得當年鍵盤狂舞的快感。

一晃 7 年過去了!

當程式員寫代碼那會兒,我的發型是不是很激進,哈哈哈!!!

GitHub上的狂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