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的一位傳教士回憶:想吐

1840年鴉片戰争爆發,英國侵略者用堅船利炮強行逼迫清廷打開了中國國門。當洋人進入中國後,他們懷着異樣的目光,盯着當時中國成年男子腦後拖着的那根顯眼發辮,他們難以了解中國人為何要留着這樣的發辮。

清朝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的一位傳教士回憶:想吐

當時英國的一個傳教士切身領略到了清朝男子披散辮子的寶貴一刻,卻是聞到了前所未有的臭味以及令人歎為觀止的髒污頭皮情況。

據英國傳教士遺留下來的日記記載,當時的他碰巧遇到一個清朝男子在洗頭,懷揣着強烈的好奇心的他本想走近觀看清朝人解開辮子的模樣,看清朝人清洗頭發的步驟有何不同之時,一股強烈的酸臭味撲面而來,這一下子可就把他熏到了,這一臭味襲擊可是令他無處可逃,令人聞之作嘔之極,散發的臭味彌留于空中久久未能散去。

清朝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的一位傳教士回憶:想吐

傳教士早已是不堪酸臭味的重擊,他迅速用手捂住鼻子,下定決心鼓起勇氣去觀察男子辮子的情況。湊近一看,此人的辮子反射着肉眼可見的粗糙啞光,發絲粗糙偏黃,混雜其中的不乏有虱子活物,日積月累的油膩形成了辮子發絲油光發亮的畫面。

這一親眼目睹的境況着實讓傳教士詫異不已,深感難受又驚訝于此的他當下在日記本上記錄下了清朝人洗頭解辮的這一幕,幾行字迹卻也道盡了清朝人洗頭的困難與窘境,更是打破了世人對清朝人辮子的美好印象。

其實清朝的辮子剛開始不是這種發型,清朝的辮子也有自己的發展曆史,并非一次定型。

走進清朝民生,了解清朝男子的大辮子發型演變

最初清朝人的辮子并不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的樣子,锃亮的腦門,又粗又長的辮子。其實最初的辮子叫作“金錢鼠尾”,整個頭部幾乎全部剃光,隻是在頭頂的位置留下金錢大小的一小片頭發,然後将頭發編織成一小绺的小辮子。這樣的發型确實太醜,每個人的腦袋都像是一個大蘋果一樣,在光溜溜地頭頂上留着蘋果的果柄,關鍵這個果柄又細又長,像個老鼠的尾巴。

清朝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的一位傳教士回憶:想吐

也許是真的太醜了,在清朝中期,辮子的位置向下移動,到了後腦勺的位置,而且辮子也不再豎起,而是順着向下。

但到了清朝後期,這個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清朝後期的辮子已經演變到了我們在影視劇中的樣子,隻會剃掉腦門前面的頭發。此時大清朝的統治已經相當穩固,對于頭發的要求并沒有之前嚴格,既然覺得冷,那就多留一點頭發,辮子也編得粗一點。雖然辮子又粗又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但清洗起來就很困難。

清朝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的一位傳教士回憶:想吐

在清朝洗頭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即便是有錢人,也不會經常洗頭,一般也是半個月才會清洗一次。不過有錢人清洗之後會使用護理油,來保證頭發可以持久的芳香。

可窮人就慘了,尤其是那些飯都吃不上的窮人,他們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注重自己的儀表,能吃飽就不錯了。這就造成了清朝頭發奇臭無比。

繼續閱讀